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圖文 >

美媒稱解放軍25天內能在中印邊境調動萬人部隊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0日 15: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環球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據美國“歐亞評論”網站6月15日刊文稱,中國近幾個月對日本和東南亞採取咄咄逼人的態度,引發了世界各國的注意;印度卻不感到吃驚,畢竟新德里一直在盡力應對中國快速崛起帶來的挑戰。

  文章稱,中印雙邊關係在2009年急劇轉冷,印度一些戰略家們當時甚至預測中國會進攻印度。據稱,中國到2012年可能攻擊印度,主要是為了轉移國內對不斷出現問題的注意力。對此,印度媒體進行了廣泛的報道。相比于審視這些消息的真實性,印度媒體更喜歡炒作。同時,中國官方媒體報道這些新聞,並突出了印度的相關炒作。中國官方媒體稱,中國完全不可能攻擊印度。這個令人感到奇怪的交流反映了,隨著亞洲的兩個大國在全球地位的不斷上升,它們之間對彼此的不安也在增加。即使,它們年復一年簽署許多措辭良好的文件,但雙方的不信任實際上仍以驚人的速度增長。確實,兩國的經濟合作、雙邊政治,以及社會文化交流是所有時期最好的;中國是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然而,這個合作無助於緩解雙方對彼此意圖的擔心。雙方陷入了經典的安全兩難境地,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方所採取的任何行動都會立即被另一方理解為對自己利益的威脅。

  美媒稱,在全球範圍內,外交辭令全都關於合作;而且,兩國在氣候變化、全球貿易談判,以及全球經濟中心轉移下全球金融體系重組上展開了合作。美印可能的親密軍事關係引發了北京對被包圍策略的擔憂,印度地跨中國海上通道的兩邊,這使得華盛頓-印度軸心的前景尤其讓它感到擔心。當然,巴基斯坦一直是中國重要的外交政策資源;但是,隨著印度的崛起和美印友好,巴基斯坦在中國“大周邊戰略”中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並不讓人感到奇怪的是,中國最近改變了過去三十年對查謨和克什米爾的謹慎立場,加強了在巴基斯坦的軍事存在;並計劃修建連接新疆和瓜達爾港的基礎設施,還向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居民發放特殊簽證,以及向巴基斯坦提供核反應堆。這體現了,中國長期以來利用巴基斯坦確保它在本地區利益的相關戰略。中國在定義克什米爾問題上,甚至比巴基斯坦走的更遠;儘管,印度政治領導人一直認為北京並非是其短期威脅,需要長期的關注。印度國防官員明確表示,一直對兩個亞洲大國之間不斷增加的分歧感到警惕。印度海軍司令警告稱,“印度沒有與中國軍事力量匹敵的能力,也沒有那樣的意圖”。而前印度空軍司令表示,中國對印度構成的威脅,要大於巴基斯坦帶來的威脅。

  中國經濟的轉變為它成為主要軍事大國奠定了基礎,其每年國防支出達到650億美元。未來幾年,中國軍事力量也許能夠趕上美國,或許不能,但它肯定將成為亞洲的主導力量。由於其不斷增長的軍事能力,中國已經開始比以前更多的展示自己的軍事力量。在2009年,中國軍艦開始打擊中東地區的索馬裏海盜,這是中國軍艦第一次在亞洲以外開展行動。北京也正在考慮向外國派遣戰鬥部隊,支持聯合國的維和努力。中國軍官公開談論建設世界最強軍事力量,取代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還提到,必要時可以使用戰爭方式。這可能有點言過其實,因為美國軍事力量仍然遠遠領先中國,它還不具備在遠離自己海岸的地方挑戰美國的能力。

  美媒稱,中國在未來幾年將繼續進行可持續的軍事建設,這將對印度的軍事規劃者帶來挑戰;因為,印度的現代化項目正快速失去動力;印度迫切需要重新評估自己對中國的軍事準備。正如孟買爆炸後顯示的政策癱瘓,印度似乎失去了對巴基斯坦的常規優勢。然而,印度面臨的真正挑戰是,中國作為一個軍事大國的崛起。印度正在加快自己的軍購,但因為官僚體制和缺乏戰略方向感,這一過程仍然陷入困境。從2010到2016年,印度有望在軍購上花費1120億美元,這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一個軍購週期”。印度陸軍在阿魯納恰爾邦增加了兩個特殊山地步兵師(3萬5千人)和一個炮兵旅,用於改變中印邊境實力不平衡的狀況;它還在修改自己的常規戰理論,加強對中國的威懾而非勸阻;然而,該理論在作戰方面卻非常不明確。目前,印度軍隊在完善自己的同時,抵禦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兩線作戰”理論。

  美媒稱,據印度政府中國研究團體的一項估計,中國目前能夠在20-25天的時間裏在中印邊境調動1萬人的部隊,而十年之前這個過程需要三到六個月。這可能是因為中國高效的邊境管理,它迫使印度緊急修建邊境公路。通過進行不斷但有限的挑釁,中國軍隊正謹慎試探它能向印度推進多深。中印邊境地區的軍事喧囂對印度來説並不是什麼好兆頭,因為沿有爭議邊境地區的軍事平衡正朝著有利於中國的方向快速改變;中國升級它在新疆和西藏的軍用及民用基礎設施並非沒有原因。

  美媒稱,隨著中國軍事實力的增強,它更多的使用強硬手段來宣稱自己的利益,這反過來影響了印度的利益。由於,中國的經濟發展越來越依靠石油進口,它將發展和使用軍事力量投送能力來保護自己從波斯灣駛向本國的油輪。力量投送能力需要能夠沿海上交通線使用先進的海軍基地,這需要具備能夠獲得持續海上和空中優勢的部隊。

  美媒稱,中國正在沿印度洋上的重要瓶頸點獲得海軍設施,這不僅可以為它的經濟利益服務,還可以加強它在本地區的戰略存在。有證據顯示,中國正從各個方面全面建設海上力量。考慮到印度洋遠離自己的作戰區域帶來的後勤保障限制,它越來越依靠印度洋地區的基地來彌補自己在這方面的脆弱。然而,中國正在針對印度鞏固自己在南中國海和印度洋上的實力。解放軍不會再接受印度洋只是“印度的海洋”。

  美媒稱,中國于2008年在海南島南端的三亞部署了晉級潛艇,這使印度提高了警惕;因為該基地距馬六甲海峽僅1200海裏,這一基地將是中國進入印度洋最近的點。這裡還擁有隱藏潛艇活動的地下設施。海軍戰略部隊在三亞集中將進一步鞏固中國對印度洋周邊地區的控制,深水基地通道口的存在尤其讓印度感到棘手。因為這個戰略暗示,能夠讓中國在印度洋上的三個關鍵瓶頸點封鎖航運。海南島並不是很好的選擇,但是它沒有更好的地方可以替代;所以,中國的主要海軍核基地目前也是它的最南端。它還希望基地周圍的海域沒有外國軍事力量活動,其中之一就是沒有人跟蹤它的潛艇。

  美媒稱,隨著中國海軍在印度洋投送能力的增長,儘管佔據明顯地理優勢,印度也可能感到脆弱。中國在印度洋的存在對印度來説是個麻煩,因為這限制了印度在該地區的航行自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所謂的“珍珠鏈“戰略,這極大擴展了它在印度後院的戰略深度。該基地和外交關係戰略包括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緬甸的海軍前哨基地,孟加拉灣島上的電子情報蒐集設施,資助修建通過泰國克拉地峽的運河,與柬埔寨簽署的關於建設南中國海軍部隊的協議。這些消息中的一些被誇大了,正如中國海軍在緬甸的存在被誇大一樣。例如,印度政府不得不承認,2005年關於中國在緬甸可可島建海軍基地的報告並不正確,而且那裏確實沒有海軍基地。然而,關於中國涉足印度洋的消息越來越多。中國可能在緬甸不存在海軍基地,但他們幫助升級了可可島的基礎設施,可能向緬甸提供了有限的技術支持。

  美媒稱,考慮到中國80%的石油運輸通過馬六甲海峽,它不願意依靠美國海軍保障能源通道暢通無阻。因此,中國決定沿波斯灣到南中國海海上通道的瓶頸點建設自己的海軍力量。通過在孟加拉國的吉大港和斯裏蘭卡的漢班托港修建集裝箱碼頭,中國正在與其它南亞國家修好。為了鞏固自己的印度洋通道,中國和斯裏蘭卡簽署協議資助漢班托發展區的開發,這包括一個集裝箱碼頭、一個燃料庫系統和一個煉油廠。中國在這些印度周邊建設港口和設施或許完全是因為經濟和商業目的,但是印度認為這是包圍政策。另外,中國參與建設瓜達爾深水港極大吸引了人們對該港口戰略位置的關注。這一港口距巴基斯坦和伊朗邊境僅70公里,位於霍爾木茲海峽(霍爾木茲海峽是重要的石油供應路線)以東400公里。一些人表示,這將給中國提供“聽音哨”,使得中國可以從這裡監控美國海軍在波斯灣、印度海軍在阿拉伯海的活動。儘管,巴基斯坦海軍自身並不對印度構成任何挑戰,中巴兩國海軍聯合起來確實讓印度難以應付。

  美媒稱,就近期來看,中國想要實現統治印度洋的雄心仍然有些牽強。中國當然會在該地區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保護和促進自己的利益,尤其是自己的商業利益;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應對印度。但是,考慮到印度在印度洋享有的巨大地理優勢,中國想要像印度那樣在印度洋施加影響存在巨大困難。但是,中國海軍實力的增長引出了關於印度海軍在印度洋角色這個惱人的問題。印度和中國海軍正在不斷發展,逐步獲得遠程作戰能力。由於印度海軍試圖將自己的足跡擴大到南中國海和西太平洋,以及中國海軍在印度洋存在的增加,兩國的海上摩擦可能進一步升級。

  美媒稱,印度海軍計劃未來十年將軍艦總數擴大到140至145艘,其中包括兩個航母戰鬥群:“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該航母將於2013年交付給印度;本國製造、排水量37500噸的短距起飛/攔阻降落防空航母(STOBAR Air Defense Ship ),可能于2015年完成。印度還準備在未來十年增加兩艘或更多航母,同時在2009年決定建造國産核潛艇,這被視為力量投送的關鍵,貌似能夠取得戰略自主。印度擁有將航母任務部隊投送到遠達南中國海和波斯灣的能力,這提升了印度海軍的藍水雄心。它還希望到2017年服役第三艘航母,以確保印度在任何指定的點都能有兩艘作戰航母。中國在海南部署晉級潛艇也迫使印度加速國産核潛艇項目。印度的胃口相當大,準備服役五艘國産“先進技術”核潛艇。印度戰略家認為,水下核武庫對保持二次打擊能力非常重要。關注擴大平臺、系統和武器的同時,印度海軍還以相對緩慢的速度修改作戰理論和軍隊編制。

  美媒稱,印度正在使用海軍促進外交活動,尤其是在塑造印度洋及其周邊的戰略環境方面。印美的利益在印度洋存在重疊,儘管歷史上一直對美軍在印度洋的存在敏感,它正試圖利用目前和美國的良好關係,在該地區創造更有利於自己的戰略環境。美國也承認,印度在該地區扮演的重要角色,認為它是維持印度洋及其廣泛周邊和平與穩定的關鍵力量。美印海軍已經提升了聯合演習,美國向印海軍出售了美海軍的“特林頓”(Trenton)號兩棲船塢運輸艦(印度命名為“加拉希瓦”(Jalashwa)號),這也是印海軍服役的首艘該級軍艦。美國希望印度加入它的集裝箱安全計劃和擴散安全計劃,但印度卻不願意。擴散安全計劃被視為由美國主導,游離于聯合國法令之外;集裝箱安全計劃可能導致美國檢查人員出現在印度的港口,引發政治輻射。然而印度暗示,考慮到該安排的非正式性質,為了打擊海上非法活動,它願意加入美國提出的“千艦計劃”。

  美媒稱,由於中國的崛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相對下降,印度則被看作是該地區的平衡力量。印度和日本的關係有了新的動力,因為有人提出“民主國家同盟”概念,認為亞太地區民主國家應該共同營造穩定的亞太地區。這個建議在近期還不可能發展成為具體的行動。印度決定和日本在安達曼海共同開發天然氣,以及美日印澳舉行的軍事演習讓印度感覺到自己受到重視。

  美媒稱,印度的“東向政策”最初是為了加強與東南亞鄰國的關係,現在已經促成了印度與新加坡、泰國和印尼的海軍軍事演習。東盟各國已經和印度海軍攜手共同管理印度洋地區,打擊海盜、綁架和其他海上通道威脅。印度也加速發展與波斯灣國家的海軍交流,進行了沿途到港停靠,並與科威特、阿曼、巴林、沙特阿拉伯、卡塔爾、阿聯酋和吉布提等國海軍進行了演習。為了更有效應對中國在印度洋的軍事存在,以及保護它的貿易航線,為了向前部署自己的海軍,印度將不得不尋求通往越南、台灣和日本港口的途徑。伴隨著經濟增長,東南亞和西亞的一些小國如越南、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卡塔爾和阿曼想要加強自己的軍事實力,印度則扮演著專門“軍事服務提供商”的角色;這些國家則為印度在沿阿拉伯海岸、印度洋和南中國海地區提供港口。

  美媒稱,中國仍然是唯一拒絕與印度討論核問題的大國,因為它害怕這表示承認印度的核大國地位。它繼續堅持聯合國1172號決議的效力,該決議要求印度(和巴基斯坦)放棄核武器項目,作為無核國家加入核不擴散條約。總之,中國已經拒絕同印度進行任何核對話;因為對話可能意味著承認印度的核大國地位。同樣的原因,中國拒絕與印度討論核信心建設和危險削減措施。有趣的是,很大一部分中國政治和軍事精英提到,印度1998年的核試驗不是為了表達他們的安全擔憂,而是認為美國允許印度有核,是因為到目前為止它在試圖包圍中國。

  美媒稱,美印民用核能源合作協議震驚了北京,中國盡一切可能力量破壞這個協議。它對這個協議感到不快,要求印度簽署核不擴散條約,銷毀核武器。由於美印協議在很多方面承認印度在全球的崛起,毫不吃驚的是,中國對這個結果感到不快,並迅速宣佈向巴基斯坦出售新的核反應堆。這明確向美國傳遞了這樣的信息,如果華盛頓決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中國也有同樣的權利。中國有關核協議的行動向印度傳遞了這樣一個信息:即使印度通過與美國發展戰略夥伴關係,努力打破南亞大國身份的約束,中國仍將通過與其敵對鄰國建立關係,包圍印度。為了應對美印核協議,中國已經決定向巴基斯坦提供兩座新的核反應堆。中國表示,向巴基斯坦出口核反應堆是為了南亞的穩定;巴基斯坦認為,美印核協議通過幫助印度戰略項目,擾亂了南亞地區平衡。

  美媒稱,印度帶來的挑戰仍然令人生畏,儘管它尚未取得中國在地區和全球享有的經濟和政治地位,印度正與中國一起成為崛起的新興大國,甚至是全球超級大國。60多年來,一直執迷于巴基斯坦的印度精英們突然發現了新的有魅力目標。印度主要的安全擔憂現在由沒落的巴基斯坦,轉向更自信的中國。印度國內認為,這個轉移能促進更好的戰略規劃。印度正在加速響應自己的外交和軍事主張,設定中印戰略對抗的階段。中印兩國正在通過尋找具有共同利益的問題,穩定雙邊關係;兩國在這方面有既定的利益。然而,尋求共同利益並不一定能找到戰略問題的滿意解決辦法。不快的歷史加上同時崛起帶來的結構不確定性,正促使兩個亞洲巨人進入可能在未來難以駕馭的軌道。中印關係進入了動蕩時期,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這一狀況可能不會發生太大變化。(斯年)

責任編輯:張冀文

熱詞:

  • 美媒
  • 解放軍
  • 中印邊境
  • 萬人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