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軍事視頻 >

神奇的內科“刀客”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8日 23: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f46ad8b376724e44b1054785e76fa08f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進入[和平年代]>>

       李兆申(中)在指導科研。

       “無論是軍人,還是醫生,我們都是為了人民生活得更幸福。”

    從食物的攝入、消化、吸收到排泄,在人體內長達6米多的消化道,擔負著為機體新陳代謝輸送能量的重任。然而,這條“生命線”有時卻顯得異常的脆弱。各種消化道腫瘤、消化道出血以及膽胰等疾病不時地向人們發起“偷襲”。有統計數據顯示,在各大醫院就診人群中,約有一半係消化系統疾病患者。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作為一名消化內科醫生,我們所能做的卻十分有限:在胃鏡、腸鏡等內鏡下明確診斷後,將病人轉診至外科進行手術。”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兆申教授説。
   
    在通往醫學高峰的荊棘路中,經過無數次的探索,在幾十年如一日的全心付出中,李兆申在消化領域特別是消化內鏡領域開拓一個嶄新天地,近五年裏榮摘四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一項軍隊科技進步獎等10多個獎項。2010年12月,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簽署通令,給在科學研究和本職崗位上作出突出貢獻的李兆申記一等功。

    主攻目標:內鏡微創技術
   
    在國際上首創5項內鏡新技術,創造了內鏡診治年齡最小(出生12小時嬰兒)、內鏡取出異物最多兩項世界紀錄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在國外剛起步的內鏡微創技術,讓李兆申敏銳地意識到診治消化系統疾病的新趨勢。在導師、長海醫院教授許國銘的支持下,他果斷地將發展內鏡微創技術作為科研的主攻目標。
   
    沒有符合內鏡手術需求的器械是當年起步時遇到的最強勁的“攔路虎”。李兆申帶領課題組埋頭攻關,先後自主研發出一系列內鏡手術新器械:內鏡附加器,可同時插入兩三個器械;“多用途異物籃”,能將患者胃中直徑10厘米以上的柿石粉碎;內鏡粘膜切除器,實現了早期胃癌內鏡切除技術的突破。
   
    臨床、科研、創新,李兆申始終在思考,“新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要求有新學科來進行理論支撐,否則就沒有發展後勁。”在導師的支持下,李兆申開始將臨床經驗提升為新的醫學理論,在國內率先創建了一門新興學科——消化內鏡治療學,並在此引領下開始了新的探索。

       膽石症患者告別開腹
   
    在內鏡下15分鐘便可輕鬆取石,術後住院時間僅需1-2天
   
    在全球,亞洲是膽道疾病的高發地區,而中國則是膽石症的“重災區”。説起這一消化系統的常見病,讓李兆申和他的團隊們感到揪心的是,在胃腸良性腫瘤、消化道大出血、早期胃癌變患者相繼告別了開腹手術之後,膽管結石患者卻遲遲難以從消化內鏡治療學中受益。患者不僅需要手術取石,而且術後要挂3個月的引流袋。手術創傷大不説,“挂袋”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李兆申創建的十二指腸乳頭擴張、切開取石、機械碎石及支架引流等多種膽總管結石內鏡治療方法,讓長海醫院95%的膽總管結石患者告別了傳統的開腹手術,在內鏡下15分鐘便可輕鬆取石,術後住院時間僅需1-2天。而有統計顯示,目前在全國約每年100萬膽總管結石患者中,僅10-15%接受了內鏡治療。
   
    目前,長海醫院內鏡中心已成為國內最早開展內鏡取石(ERCP)、治療例數最多(年近2000例)的醫療機構之一。

        內鏡涉足胰腺癌禁區
   
    “碘-125粒子支架”徹底改變了長期以來中晚期胰腺癌患者放置支架術,僅能引流膽汁而無治療功能的狀況
   
    “為什麼胰腺癌剛明確診斷,就已是中晚期,而且生存期僅三四個月?難道真的沒有一點辦法了嗎?”在門診,這是李兆申被患者家屬追問的最多的一個問題。
   
    患者及家屬期盼的眼光,讓從不言放棄的李兆申心有不甘,不能開刀,化療又不敏感,放療又對周圍組織損傷大……難道我們對於胰腺癌真的就束手無策了嗎?
   
    內鏡家族的新成員——超聲內鏡的出現,讓李兆申教授突發奇想:憑藉超聲對腫瘤進行精準定位,再借助內鏡,通過穿刺針直接將米粒大小的放射粒子“碘-125”種植在腫瘤部位,豈不是可以避免放療可能給周圍組織帶來的損傷?無數次的實驗,終於讓這一奇思妙想獲得了驗證。
   
    2008年初,一位身患胰腺癌晚期的老先生在子女的陪同下,治療前簽下了知情同意書,成為李兆申用內鏡治療的第一個中晚期胰腺癌患者。老人接受“超聲內鏡下放射粒子種植術”後生存了一年半。
   
    次年,這一在胰腺癌內鏡治療領域的新探索,在國際頂尖內鏡雜誌《Endoscopy》上發表後,立即引起了國際同道們的高度關注,發郵件甚至上門取經的國內外同行絡繹不絕。目前,在該院已有近200名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從中受益。
   
    然而,李兆申沒有就此止步。2009年,他帶領團隊,在國際上首次自主研發出“碘-125粒子支架”,徹底改變了長期以來中晚期胰腺癌患者放置支架術,僅能引流膽汁而無治療功能的狀況,在支架表面開槽放入全衰期為400天、放射劑量為0.7毫西伏、放射距離僅17毫米的碘-125粒子。目前,植入“碘-125粒子支架”的患者已持續2年半未出現黃疸等症狀。
   
    這一創新成果發表在美國胃腸內鏡雜誌上。目前,“碘-125粒子支架”已獲國際發明專利,而今年10月有望獲准進入臨床應用。
   
    近年來,李兆申帶領的團隊在國際上首創5項內鏡新技術,在國內率先開展消化內鏡診治新技術30余項。創造了內鏡診治年齡最小(出生12小時嬰兒)、內鏡取出異物最多兩項世界紀錄,而李兆申本人也被上海市列為“醫學領軍人物”。

        一顆內鏡膠囊的設想
   
    患者只要將一粒內置攝像頭的智慧膠囊吞服下去,然後背上一個接收信號的馬甲就能接受檢查
   
    隨著內鏡技術的發展,“鏡子”直徑變得越來越細,管子也越來越軟,而無痛胃腸鏡的出現更是讓患者對內鏡檢查減少恐懼感。
   
    但美中不足的是,傳統的插入式小腸鏡幾乎讓患者難以耐受,而長5-6米的小腸屬中消化道,又是胃鏡、腸鏡所無法涉足的“地界”,成為“盲區”。
   
    無奈之下,為了明確診斷,剖腹探查似乎成為診斷小腸疾病的“華山一條道”。正因為此,長期以來,小腸疾病的診斷率僅為10%。
   
    對於消化道中這一內鏡的“盲區”,李兆申的腦海中有著這樣一個設想:有沒有可能像膠囊一樣,讓患者在檢查中一次性吞下,成為一顆體內衛星,邊拍照邊傳圖片?有沒有一種小設備能讓患者在零痛苦的環境下接受檢查?這種小內鏡能不能實現進入小腸的可能?
   
    一連串的問題促使李兆申堅定了加快科研創新的信念。2003年,李兆申帶著廖專等一些年輕骨幹向“一顆膠囊的設想”發起了挑戰。在長達數年的時間裏,他們幾乎查遍了國內外所有相關資料文獻,採用醫工合作,與重慶發展公司一起,邊臨床、邊研究、邊設計、邊探討,終於將夢想化為現實。
   
    現在,患者只要將一粒內置帶有攝像頭的智慧膠囊吞服下去,然後背上一個接收信號的馬甲就能開始接受檢查,消化道裏的情況經過這個“特製馬甲”全都顯現在醫生的影像工作站上。這一發明在李兆申挑戰自我的科研創新道路上又添上了驚人的一筆。
   
    如今,這套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膠囊內鏡,成為全球第二套國際領先膠囊內鏡系統,已在60多個國家1000家醫院廣泛應用,多次被國家領導人作為國禮贈予外國友人。美國、英國和意大利的著名消化內鏡專家分別在國際權威雜誌上發表述評,對李兆申教授在膠囊內鏡領域所取得的成就給予高度讚許。2010年,聯合申報的“消化道智慧膠囊內鏡系統的研製與臨床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儘管這顆膠囊內鏡較以色列的晚了一年多,但對於去年同在上海世博會上展出的兩顆膠囊內鏡,李兆申説,我們的優勢很明顯:可以體外遙控,讓其在進入體內2小時後,即進入小腸部位時,將拍照速度調整為每秒2幅,以確保在6-7小時電池量的時間內,對小腸徹底掃盲,而價格僅同類産品的一半,讓更多的患者從中受益。
   
    據統計,由於膠囊內鏡的應用,小腸疾病的診斷率已由原來為10%提高到70%。
   
一台史無前例的手術
   
    “NOTES肝囊腫開窗術”,從內鏡進入食道至手術結束,只需2個半小時,無痛無疤痕
   
    “要想在國際社會具有話語權,就必須要有令人心服口服的前沿技術、數據和理論。”1996年,在英國舉行的一次全球性消化學病研討會上,各國專家都發表了本國流行病發病率的數據,唯獨中國沒有專家發佈數據,這讓民族自尊心很強的李兆申坐立不安。回國後,他立即著手進行“上海地區成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相關症狀流行病學調查”。
   
    每逢週末,李兆申就帶領科裏的同志,外出蒐集胃病病人的病症情況,並進行統計、分析、比較。整整3個月的時間,他們走遍了上海的大街小巷,先後蒐集病例5000余份,從上海最繁華的南京路,到寶山區最偏僻的農舍,都留下了他們的腳印。
   
    令人欣慰的是,調查結果不僅表明了中國無此病流行,病學數據更是被國內同行公認並廣泛引用。該課題還為國家節約醫療費用5000余萬元,直接經濟效益3000余萬元,榮獲軍隊醫療成果一等獎。
   
    “要讓中國登上世界舞臺,為中國人贏得世界話語權。”已然成為李兆申奮鬥不止的動力所在。
   
    2005年,長海醫院成立了一支由李兆申&&的特殊科研隊伍——“NOTES研究小組”,開始嘗試在不用腹腔鏡輔助的情況下,經人體自然腔道手術的方式。實驗室裏,他們一待就是幾天幾夜,日夜顛倒,潛心研究,在活體動物上把所有想象得到的假設都付諸於現實。
   
    2008年,一位82歲的老人患上巨大的肝囊腫,由於年齡大,身體狀況又欠佳,老人及家屬極力反對開刀。“如果有一種手術,沒有痛苦,就和做胃鏡一樣呢?”治療小組提出了NOTES手術的建議,經過患者和家屬的反復確認,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准,李兆申決定為他做首次“NOTES肝囊腫開窗術”。
   
    手術在全麻狀態下進行。由內鏡醫生將胃鏡插至胃腔,用直徑0.1毫米的針刀在胃體下部前壁部位扎出一個針眼似的小孔,憑藉擴張氣囊將小孔“放大”到直徑1.2厘米,通過這一“通道”,將內鏡插入和旋轉,“潛入”腹腔。鎖定目標後,靠內鏡左、右兩側的活檢管道分別插入內鏡穿刺針和圈套器,切下10cm的囊壁,最後將胃鏡退回胃腔,用5枚止血夾夾住胃壁上切口,原路退出。“從內鏡進入食道至手術結束,只有2個半小時,無痛無疤痕。”
   
    據文獻檢索,“NOTES肝囊腫開窗術”在國際上尚屬首例。這一突破性的成功,讓NOTES一躍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至今,李兆申和他的團隊已完成了15例NOTES手術,均獲成功。同期,美國《時代》週刊評出2008年十大醫學突破,“無疤痕手術”名列第三。
   
    去年10月,從醫30多年的李兆申出任中華醫學會NOTES學組首任組長,致力於集中全國相關人才,開展醫療安全、臨床路徑、診療共識與指南的制定等工作。

      從醫30多年,從不言放棄
   
    率領團隊完成上消化道內鏡診療20余萬例,完成國際最大樣本量臨床症狀與胃腸腫瘤相關性研究
   
內鏡檢查患者不再爭“第一”
   
    以往在各醫院內鏡中心的門口,一大早就有許多人排隊等候,不為別的,只是爭“第一”。而當年為爭“第一”而找熟人的也不是個別現象。理由很簡單:“鏡子浸了一晚上,肯定消毒徹底了,第一個做不會染病。”
   
    對於當年患者的擔憂,身兼“上海市內窺鏡質量控制中心”主任的李兆申,表示充分理解。
   
    他回憶道,10年前,內鏡作為一個新型學科尚處於“三無”狀態,即無標準、無質控、無規範。而內鏡的特點,讓它極易充當乙肝和丙肝、結核、腹瀉以及艾滋病傳播者的角色。“當時,內鏡質控中心便把建立嚴格的消毒制度,作為確保醫療安全的頭等大事來落實。”
   
    李兆申首創的三槽流水式胃鏡流消槽,研發了智慧化自動消洗系統,每個內鏡從沖洗、浸泡到消毒、吹乾各個程序都有規定時間,鎖定的程序使工作人員不得有絲毫的“偷工減料”,而每個內鏡上都會自動生成一一對應的條形碼,在做內鏡前,醫生將此條形碼掃描輸入患者的病史資料中,確保了可“追溯性”。
   
    這一由上海市內窺鏡質量控制中心創建的內鏡消毒規範,得到了衛生部的認可,並於2004年在全國推廣實施。
   
    規範的建立,不但消除了患者的擔憂,而且,也正因為嚴格的消毒制度,在上海早已取消了內鏡檢查患者事先要查肝功能的規定,從而節約了大量的醫療費用。
   
專業培訓告別“自學成長”
   
    李兆申心中清楚地意識到,要發展消化內鏡治療學,必須要建立一個適合中國國情的消化內鏡專業人才的培訓體系。
   
    “現實並不容樂現。”李兆申反復強調説,作為一門新學科,消化內鏡在臨床上廣泛應用的時間僅三四十年。當初,消化內鏡的專業人員沒有明確的歸屬,人員培訓既不屬內科,也不是外科。許多地方的內鏡醫生是捧著書本,邊看邊幹。這種“自學成才”、“師傅帶徒”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僅醫療安全存隱患,而且也不利於學科的長期發展。
   
    於是,李兆申于1991年5月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內鏡培訓中心,並在23個省、市、自治區設立培訓基地。迄今為止,已培養了3000名具有“培訓師”資質的專業人才,作為“種子”對其所在地的基層專業人員進行專業培訓。
   
    2010年8月,亞太地區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消化內鏡診療中心在長海醫院正式落戶。許多國內外專家慕名而來參觀學習,並稱道,“這是我們見過最大、最好的內鏡中心。”此外,該中心還為包括美國、德國等歐美發達國家在內培養進修生800多名,成為我國內鏡學人才的培訓基地。
   
    這一獨特的培訓體系,榮獲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帶領團隊完成20余萬例內鏡診療
   
    2010年12月31日,在長海醫院消化內科又誕生了一個奇跡。一個名叫倪建萍的暴發性胰腺炎患者,被送到長海醫院時血壓已測不出,心跳每分鐘160次,已經瀕臨死亡線。當時接診的李兆申只説了一句話:“馬上救,全力救!”180天后,倪建萍在經歷近10次搶救後,終於康復出院。倪建萍的丈夫感慨道:“是你們的不放棄,才換來她的重生呀!”
   
    從醫30多年,李兆申的字典裏,沒有“放棄”這兩個字。“放棄就是對病人的生命不負責任。”李兆申經常這樣説。一個又一個生命奇跡正是在這永不放棄的堅守中誕生。
   
    作為一名軍醫,李兆申把自己的價值,時時定位在為患者除病痛、為官兵謀健康上。每一年,他都到基層部隊去為官兵巡診查體,為這些堅守在祖國邊疆的戰士們做好健康的保障。他先後到全國各地巡迴作專題報告100余場次,深入社區進行衛生宣教和義診40余次,赴部隊衛生宣教10余次,服務群眾和部隊官兵5萬餘人次。
   
    軍人的責任不斷鞭策著他傳承愛的使命,醫生的天職激勵著他努力譜寫新的華章。他説:“無論是軍人,還是醫生,我們都是人民的守護神,都是為了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2001年,李兆申親自挂帥承擔了全軍“2110工程”重點建設學科——野戰內科學學科建設工作。幾年中,李兆申和他的團隊走遍了陸、海、空等多兵種部隊,在42℃高溫和85%高溫條件下的驅逐艦上,在崇山峻嶺的二炮導彈發射場上,在硝煙瀰漫的演習場上,到處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和足跡。他研發的《心理訓練手冊》裝備一線部隊,大大提高了官兵對現代戰爭的承載能力,領銜的《東南沿海戰區野戰內科學相關關鍵技術研究》榮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在李兆申的帶領下,10年來,他率領團隊共完成上消化道內鏡診療20余萬例,完成國際最大樣本量臨床症狀與胃腸腫瘤相關性研究。李兆申在高起點上確定學科發展方向的同時,還根據科室每個人的不同特點,幫助他們選方向、定課題,10多名科室人員每人指定一個或多個研究課題,真正做到人用其才,才盡其用。
   
    如今,長海醫院消化內科英才濟濟、人才輩出:48歲的金震東副主任,是國內超聲介入領域的著名專家;46歲的鄒多武副主任,是內鏡和胃食管反流病學專家;38歲的杜奕奇副教授,主攻胃腸疾病,在胰腺癌早期診斷領域已聲名鵲起;30歲的廖專博士,主攻慢性胰腺炎和膠囊內鏡研究,已在消化學界嶄露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