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香港特別行政區 >

香港影人江志強:中國武俠還沒有做大(圖)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23日 06: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江志強

  在華語電影圈裏甚至好萊塢的圈子內,香港電影人江志強都有著響噹噹的地位。他不僅以私人的名義搭建起了國內和海外電影交流的平臺,引進了幾百部海外電影,而且他還是電影源頭——電影院的最大擁有者。他的百老匯電影院線,在香港有14家影院,內地發展更快,不長的時間裏屬於江志強的影院就有18家,且走的都是高端路線。江志強還投資拍攝電影,最著名的《臥虎藏龍》敲開了中國電影進入好萊塢主流市場的大門,《英雄》刷新了中國電影至今還沒有打破的海外票房紀錄。但是,江志強從來不把自己看成是一個成功的電影生意人,他説,我願做一個電影的記錄者。因為我迷戀電影。

  江志強很善談,小小的個頭,炯炯的眼神裏藏著對電影的熱愛。他引進《三傻大鬧寶萊塢》的時候,特意囑託我多説説這部電影,讓孩子家長老師都來看看,他眼睛濕濕地説,他朋友上小學的孩子,因為和老師衝突三年不肯去學校,看了這部電影,突然開口要求重新上學。“這是電影的力量,這個孩子從電影中獲得了一份堅強,心理上有了承載的能力。”江志強説,我都願意為教育工作者開免費場,看看令人心痛的教育現狀,為孩子們做點什麼,這比賺錢更重要。

  江志強是一個擁有財富的人,可他活得是一份平常。他下了飛機,常常直奔地鐵,他説,北京交通太堵,這樣可以節約時間。帶演員出去首映,他把演員安排在頭等艙,自己做經濟艙。他的觀點是,反正沒有人認識他,不如把錢節省下來,讓明星為電影做宣傳。

  江志強很會賺電影錢,可他又不以賺錢為目標。他説,別人只看到我成功的一面,其實很多電影我都是賠錢的。或者説,很多電影我知道不會賺錢,但我還是投資。這就是江志強不同凡響的一面。做生意的同時,還能保持住一份對電影的熱愛。或者説,他寧願賠進去的是錢,收穫的是錢買不來的東西,這個體驗在他心裏彌足珍貴。

  營造電影文化高檔影院是方向

  記者:你從新東安影城開始,在內地11個城市建造了18家多廳影院,但也不是每家影院都賺錢,你這樣快速的擴張影院是出於什麼考慮?

  江志強:從生意上來説,我很看重內地的電影市場。但我並不想爭第一,現在影院競爭很大,大家搶得太厲害,如果我們的經濟下滑,我們的一些影院會垮,但是這並不妨礙我要建立一個長遠的眼光。現在深圳每一個地鐵口都有兩家影院,會有一些撐不住的。越在關口上我們越要有自己堅強的理念,才能在中國市場上生存。在中國有10000塊銀幕,每天面對的對手多得是,但是我不怕,因為我有堅強的理念,我覺得爭第幾名是沒有用的,關鍵要做好每一件事情。

  記者:你建造的電影院是品質最好的影院,你想給中國電影觀眾營造什麼樣的電影氛圍?

  江志強:把影院做好是我的一個目標,而不是最賺錢,我看的是未來。現在別人蓋的影院沒有我的好,但我要做到最好。我做的影院要拿獎,因為觀眾來影院不僅僅是為了看電影,他們是來享受的,要走進夢裏的。看電影是一個享受的過程,要給觀眾帶來享受感,這是我要做的。我在香港、內地各做了一家藝術影院,專放一些文藝電影,我做高端影院不是為了急功近利地賺錢,我的藝術影院當代MOMA就是年年賠錢啊,我是為未來考慮,為觀眾創作一個觀影氛圍,觀眾來到影院可以看書、喝咖啡,讓觀眾在影院裏有享受感。

  記者:現在影院越開越多,銀幕速度每天都在增長,和海外比,你認為中國電影院缺少什麼?

  江志強:缺少一種文化氛圍,或者説電影氛圍。我建影院的時候,內地還沒有好的影院,我先建立了多廳的新東安影城,當時是條件最好的。現在建立的金寶街的百麗宮、國貿的百麗宮,都是最高端的影城,它裏面的觀影設備是一流的,從音響到銀幕到環境超過歐美影院了。將來有條件的話,影院也要分類,有動畫影院、有兒童影院、有藝術影院等等。就像電影要做分級一樣,不分級怎麼來保護青少年們。

  記者:中國是一個缺少電影文化教育的國家,在這方面,國外是怎樣培養電影文化的?

  江志強:電影是娛樂也是文化,不是沒有文化的人才看電影,這是一種誤讀。中國電影市場是開始發展起來了,但是到影院看電影的人還是少數,我在香港出生,在海外唸書,受的是西方教育,我記得我從13歲就開始跟著父親泡在電影院裏了。在國外看電影是一種常態,而我們至今還是少數人出來看電影,不少人過年才來影院,特別是現在不少年輕人泡在電腦上看電影,我敢説,那種對電影的享受大打折扣了。

  我只想做一個電影記錄者

  記者:你在內地投資了不少電影,有大製作的商業片,也有中小投資的文藝片,有賠有賺,你投資影片選擇的依據是什麼?

  江志強:我不是專拍大片的人,我也拍過很多小片。我拍過很多藝術電影,都賠了錢。但是我還是計劃在內地把一些另類的藝術電影引進來,我也會自己投資一些藝術性比較高的電影,這些東西即使賠錢,我也會覺得賠得很高興。我在香港、內地的兩家藝術影院都非常賠錢。當年拍《英雄》賺了,《小城之春》就賠慘了,《狼災記》也是我投的,也賠慘了,我投資電影,看劇本,不看導演是誰。我從沒有想過每一部電影都賺錢,還可以經營就可以了。

  記者:明明知道會賠錢,為什麼還會投資?

  江志強:有的是因為我個人的熱愛,比如《海洋天堂》,那些患自閉症的孩子深深地觸動了我,我為此説服了李連杰加盟,影片賠了,但我心裏還是很高心做了這樣一件事。我對成功和失敗從來都沒有看得很重,就是抱著平常心,把每件事情做好。所以拍了一個電影票房很失敗,我也不會受很大的打擊;拍了一個很成功的,我也不會高興到睡不著覺。

  記者:你做影院,投資電影、發行電影,在電影圈內都把你看成是一個成功的電影商人,你怎麼看待電影這門生意?

  江志強:電影不作為一個生意也不行,完全作為一個生意也不行。必須中間有一個平衡才可以,否則只做電影,很快就賠光了。只當它是做生意,肯定也不行,電影是一個特殊的商品,他不應該丟掉文化的內涵,這也是我堅持做藝術影院、投資藝術電影的想法,我知道現在會賠錢的。

  記者:你認為做電影成功的秘訣是什麼?體制的因素真的制約中國電影的發展嗎?

  江志強:政策上已經越來越開放了,我有這麼多年對電影累積的經驗。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我就花很多時間去買片,當時主要是做進口片在香港的發行,我看了很多老外的電影。這些累積的經驗很難一句話講清楚,什麼喜歡,什麼不喜歡,就是經驗。電影從來都是一個賭博,人家説有把握都是騙你的。因為觀眾每天在變,現在你拿《臥虎藏龍》出來,也不見得會很賣,所以人家説我做了很多很成功的例子,其實是運氣好,電影是不可能有百分百把握的。最好的演員、最好的劇本、最好的導演有時還是會不賣座,會不受歡迎的,這是經常會發生的事情。

  記者:作為電影的投資人、海外發行人,你怎樣評價自己?

  江志強:我投電影的原則完全是個人喜好。要拍留得住的電影,做快樂的事情,人不應該有錢才叫成功,應以幸福和快樂為標準,我追求一個東西做到最好,而不是最大。電影不單單是商品,電影是有夢幻能力的商品,可以改變人生。有時候我不覺得自己是老闆,我是一個電影的記錄者。

  對話

  中國電影的國際平臺還是動作片

  記者:今天是中國文化産業大發展的時代,發展就必然要有交流,作為中國電影拓展海外市場的先驅者,你認為需要什麼樣的本錢才能和人家公正地交流,而不是白送放映權來換取一種有海外市場的假象?

  江志強:必須要找到大家公認的一個平臺,你拍的電影人家看不懂,你怎麼走出去?比如馮小剛的電影,在國內有了不起的票房,但是他就走不進美國的主流市場,這是文化造成的,馮小剛很好笑的喜劇美國人不喜歡,這不僅僅是語言上的障礙,還有文化上的差異,所以我説雙方都能互通的平臺很重要。

  記者:你認為中國電影的國際平臺是什麼?

  江志強:我們看看好萊塢的什麼電影在中國最有票房?中國的哪類電影能打入好萊塢市場?都是動作片。動作片是交流的一個大平臺,從內容上,在中國最賣座的美國片也都是動作片,我們的電影也一樣,也是動作片最賣座,動作明星在美國有票房。因為,有共同文化點才有共鳴,吳宇森動作片拍得好,所以美國人請他,動作片是一個國際交流的平臺,我們必須找到文化上的共同點來發揮我們的能量。

  記者:你認為中國電影走向世界最需要的是什麼?

  江志強:我個人認為,中國的武俠片還沒做到最大。還有可以發掘的餘地和視角,我覺得中國的武俠電影將來一定可以把美國的漫畫電影打下來。因為中國人多,中國市場大,什麼都有可能。現在僅僅是剛開始,根本還沒到頭。從歷史上看美國人拍功夫片拍不過中國人,拍不過上世紀80年代的香港,再比如,張藝謀的《英雄》,就是這些年中國電影海外市場最好的影片。

  日本的動畫導演宮崎駿,美國人就非常推崇他。我們的文化領域要寬泛一些,要講究創意,不能閉門造車,中國人的創意不比老外差。《臥虎藏龍》、《黃金甲》、《十面埋伏》、《霍元甲》都是中國電影,但是《黃金甲》就很失敗,《狼災記》也很失敗,打不進海外的主流市場,中國電影要在國際平臺上多元化,現在張藝謀的《金陵十三釵》就是國際平臺上的多元化影片。對於海外市場,我們要先去了解,不要自以為是,現在中國電影市場起來了,未來是樂觀的。

  記者:除了中國特徵的武俠電影,你認為還有什麼樣的電影更適合國際市場?有題材和表現方式上的局限嗎?

  江志強:在欣賞方式上,我們看外片,我聽不少人説喜歡看帶字幕的,認為那是原汁原味。現在中國學英文的人加起來比全球都多,英語是國際語言,可是美國人不喜歡看字幕,覺得累,我們有字幕的話很難打進美國市場。我認為,我們的電影超過美國人很難,所以我們必須要在創意上下工夫,動畫片要搞創意,動作片如果沒有創新,也會在這個平臺上被踢下來。

  記者:什麼是中國電影發展國際市場的正確運作方式?曾經犯過的錯誤是什麼?經典成功的案例是什麼?

  江志強:張藝謀的《黃金甲》為什麼在國際上失敗?《黃金甲》雖然在視覺上拍得非常耀眼奪目,但是那是一個中國皇室爭權奪利的故事,美國人不感興趣,而《英雄》被國人批成沒有故事的武打炫技,但是美國人非常喜歡,張藝謀的創新武打把美國的電影人都看得目瞪口呆,所以中國電影既要適合國際市場,又要適合國人口味,兩條腿都要走得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記者:經常在媒體上看到一些國産電影在國際上如何賣出票房版權的報道,真假難辨,你認為現在中國電影在世界的位置是什麼?中國電影的自身定位是否準確?

  江志強:中國電影都是和最厲害的美國電影比,看美國的票房紀錄,而在好萊塢非英語電影的排行榜上,中國電影排第一位。但是,我們想辦法拿到海外市場上的大多數中國電影,還是不行,不是你能拿出去,就是受歡迎的電影,在數量上大部分中國電影還是賣不出去的。

  本報記者 陳濱 白繼開攝

熱詞:

  • 香港電影
  • 黃金甲
  • 臥虎藏龍
  • 英雄
  • 動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