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河北省 >

唐山大地震35週年紀念日市民紛赴遺址哀悼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8日 17: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石家莊7月28日專電(記者 李俊義)7月28日,唐山地震遺址公園地震墻前,手持鮮花、面容哀戚的人們絡繹不絕,493米長的地震墻上,正反兩面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名字。24萬個名字,24萬個人,35年前,他們在一瞬間成為亡靈。35年過去了,一座新的唐山拔地而起,但印刻在人們心上的創傷卻遠遠沒有抹去。

  1976年7月28日,北京時間3時42分53.8秒,唐山大地震。23秒鐘內,這座年産值約佔全國百分之一,擁有百萬人口的華北著名的工業城市,在一瞬間被夷為平地。24萬人罹難,16萬人重傷,其中7000多戶家庭絕戶。

  年逾古稀的韓樹山老人費力地將一束鮮花放在地震墻下,鮮花的上方,鐫刻著他兩個兒子的名字。“要是沒有那場地震,我現在也能抱上孫子了”,老人抹了一把眼淚,顫顫巍巍地返身回家,孤單的背景讓很多人心裏很酸。

  2008年8月,唐山市動工建設唐山地震遺址公園,主體建築是一座長達493米長的地震紀念墻,上面鐫刻了大地震中24萬名罹難者的姓名。但是,民間更願意將這道墻稱為唐山的“哭墻”,每年的7月28日和傳統的祭奠節日,整個唐山都會來看望他們的父母,或者兄妹,或者兒女,或者朋友……哭聲不斷,令過往者心有慼慼。

  張福來帶著兒子,站在地震墻前,抬頭凝視著兩個名字,在他的眼裏,那並不是6個方塊字,那是他的父親和哥哥,他們的音容笑貌,在35年後不僅沒有褪色,反而更加新鮮。“地震那年,我才11歲,現在我的兒子都21歲了。雖然過去了很多年,但地震就像一塊心病,平時不痛不癢,一犯病就特別難受。”

  在張福來的左右,很多人也在抹眼淚。近500米的地震墻下,擺滿了鮮花和小花圈。花圈的輓聯上,有給嚴父的,有給慈母的,有給子女的,有給丈夫或者妻子的……7月28日是整個唐山的公祭日,每一個土生土長的唐山人都會有關於地震的故事,大多是悲慘的。

  在地震墻還不存在時,唐山有一個獨特的現象。這種現象被導演馮小剛捕捉到,並在他的電影中《唐山大地震》中表現了出來。電影中的一個鏡頭中,夜色中的整個街道,瀰漫著火光和煙霧,實際上還有哭聲。這曾經是唐山7月28日一種真實寫照,按照風俗,這天夜間,生者在為死者燒紙錢。有了地震墻後,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了這種方式,改用鮮花來寄託哀思。

  目前,唐山市35年前的地震遺址共有5處,位於地震遺址公園的唐山機車廠遺址是最大的一處,那這一片遺址中,處處是殘垣斷壁,一座原來35米高的煙囪,被地震震成3截,留到現在的,只有19米高了。35年前的7月28日夜裏,這裡埋葬了11個工人的生命。他們現在和其他24萬人一樣,靜靜地躺在地震墻上,他們的親人,也會來看他們。

  5處地震對一個城市來説顯得微不足道,今天的唐山已經很難看到地震留下的痕跡,不了解歷史的人來到唐山,也不會想到35年前那場慘絕人寰的大災難。但這只是浮于表面的一種現象,災難帶來的傷痛實際上隱藏在每個人的心底,也許再過35年也不會被撫平,它已經成為這個城市的一部分,永遠不會被忘記。

責任編輯:王慶娟

熱詞:

  • 唐山大地震
  • 遺址公園
  • 哭墻
  • 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