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廣東省 >

廣州八成房屋排水管道設計標準不達標(圖)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3日 11:4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大洋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去年4月22日,廣州下起滂沱大雨,中山一路出現嚴重的水浸街,公交車上的乘客被困,需解救。(資料圖)

  昨日的報道《水浸下一站,會是廣州嗎?》引起了讀者的極大反響,巧的是,荔灣區逢源街華貴路沿線昨天就發生了內澇。據有關部門透露,目前八成房屋的排水管道還是按“一年一遇”的低標準設計。對有網友建議學巴黎的做法,專家認為,廣州的城市格局已成,重造城市排水系統不現實,但可“補鈣活絡”。

  排水系統標準早已過時?

  廣州市水務部門相關人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廣州83%房屋的排水管道設計標準仍是一年一遇(即每小時可排36毫米雨量),兩年一遇標準的只佔9%,即使新城區的排水管道建設也多按三年一遇標準,沿用蘇聯模式。然而蘇聯位於高寒地區,大部分地區降水較少,排水系統設計較為保守,並不適合多雨的廣州。

  “老城區排水管道的最大口徑只有1.2米,在當時都會來不及排水,造成水浸,何況現在?”廣州大學嶺南建築研究所所長湯國華如是説。

  其實據資料記載,早在西漢時期,廣州就有強大的排水系統。到了宋朝,已形成六脈渠和護城濠兩大系統,城內雨水、污水由街道小溝流入六條幹渠,然後排出河涌,城外的則排出護城濠,再流入珠江,使城內無水患之憂。新中國成立後,廣州市政府曾對六脈渠進行全面清疏及改造,以新建馬路幹渠替代。

  “當年廣州有六渠通往珠江,河涌多、河床寬,城區範圍不大,人口不多,而且民居有水井蓄水,大大減輕排水系統的壓力。可這個排水系統標準早已不適應現在的城市發展了。”湯國華表示。據了解,目前紐約採用的是“十至十五年一遇”的標準,東京採取“五至十年一遇”的標準,巴黎是“五年一遇”的標準。

  廣州地下處於亞健康狀態

  有資料顯示,1990年後,廣州市排水系統在原有的基礎上,劃分為雨水排水系統、污水排水系統、合流排水系統和防洪排澇系統,並仍然採用重力自排的方式,依靠地勢通過雨水管收集地面雨水,排入附近河涌。然而,這種自排方式弊端明顯,隨著城市建築物增多,地表地貌發生變化,加之原有地形限制,一些地勢低窪地帶便成了“鍋底”,城市水浸“黑點”隨之形成。

  “國外是先做排水系統,再搞地面建設,我們恰好是反過來的。”廣東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城市設計所所長李志指出,城市排水系統與城市規劃脫節,各部門對地下空間資源爭奪厲害,以致矛盾頻發。“地就這麼多,但‘婆婆’特別多,水務要地,市政要地,地鐵要地,商業也要地。”李志還指出,去年廣州治水一年投入300多億元,大多數都用在“看得到”的河涌整治,“有多少是用於改造地下水道的呢?”

  有規劃專家直言,正是地下空間的無序性,間接造成了國內多座城市的輪番內澇。廣州排水系統在長期的運行過程中一直處於“亞健康”的狀態。

責任編輯:劉禛

熱詞:

  • 排水管道
  • 房屋
  • 廣州大學
  • 設計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