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西藏自治區 >

“西藏糧倉”打造高原特色農牧産業基地和産業帶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2日 16: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西藏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西藏糧倉”良田萬頃攝影:王昕秀

崗巴羊攝影:王昕秀

  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的日喀則地區地處河谷地帶,日照充足,農牧業發達,素有“西藏糧倉”之美譽,糧食産量約佔全西藏的40%。近年來,糧食生産更是屢創新高,為了進一步優化農牧業産業結構,不斷壯大特色農牧業,“西藏糧倉”在未來五年將發展十大高原特色農牧産品生産基地和産業帶。

  據了解,和平解放以前,日喀則地區的農業生産基本上是使用“二牛抬杠”的木犁耕地,牦牛踩場脫粒。在個別地方,還保持著“刀耕火種”、“燒荒肥田”的原始耕作方式。民主改革前,日喀則地區畝産糧食平均只有60公斤,人均佔有糧食155公斤。牧業則基本上是靠天養畜,自然災害經常造成牲畜大批死亡,1952年日喀則僅有牲畜總頭數197.85萬頭,人均佔有不到7頭。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受惠于中央實施的“土地歸戶使用,自主經營,長期不變”、“牲畜歸戶,私有私養,自主經營,長期不變”和“草場歸戶,自主經營,長期不變”的“三個長期不變”政策,極大地調動了農牧民的生産積極性,農牧區經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2010年,日喀則地區農牧業總産值達28億余元,比1952年的3662.6萬元,增長了11倍。特別是“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達到8.4%。

  由於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的實施,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種植的積極性,“西藏糧倉”實現了由缺糧到解決溫飽再到富足有餘的轉變。近年來,由於種植業內部結構調整,糧食播種面積雖然有所減少,但糧食生産能力仍然保持在較高水平。2010年,僅日喀則地區糧食總産量就達到35.21萬噸,比1959年的5.5萬噸增長5.4倍。

  不僅如此,日喀則地區的畜牧業總産量也排在西藏第二,2010年,全地區牧業産值11.2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59年的0.43億元增長10倍。

美麗的西藏糧倉攝影:王昕秀

傳統的耕地方式“二牛抬杠” 攝影:王昕秀

  如今,為了進一步有序推進農牧業産業結構調整,不斷發展壯大特色農牧業,提高集中度,防止同質化和內部競爭,作為農牧業大區的日喀則提出發展壯大優質糧油、優質馬鈴薯、無公害蔬菜、林下資源、江孜大蒜、藏係綿羊繁育、白絨山羊、奶源、藏雞養殖和亞東鮭魚等十大高原特色農牧産品生産基地和産業帶。

  在日喀則、江孜、白朗、拉孜、薩迦、南木林、謝通門、昂仁、定日、康馬10縣市建設50萬畝優質青稞生産基地。積極推進“江當萬畝生態園”、“年河農業科技示範園”等現代農業“大園區”建設。進一步加大標準化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力度,建設標準化無公害蔬菜大棚1萬座。在亞東、崗巴、康馬、定結等4縣,加快建設以帕裏牦牛為主的沿邊山地型牦牛産業帶。在仲巴、薩嘎、昂仁、謝通門、南木林等縣,加快建設以吉拉牦牛為主的沿江羌塘型牦牛産業帶。在崗巴、定結、薩迦、江孜、白朗等縣,加快建設以崗巴羊為主的河谷型藏係綿羊産業帶。在仲巴、薩嘎、昂仁、吉隆、薩迦等縣,加快建設絨山羊産業帶。在仲巴、薩嘎、定結、昂仁、謝通門等縣,加快建設以霍爾巴羊為主的草地型藏係綿羊産業帶。在腹心農區,加快建設良種奶牛和豬禽養殖基地。

  在依託十大産業基地和産業帶建設的同時,日喀則提出要從農牧業“大區”向“強區”跨越的目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通過引進、培育優勢企業,著力推進農畜産品精深加工業發展。

  重點培育發展青稞系列食品、青稞β-葡聚糖、馬鈴薯系列加工産品、牦牛和綿羊肉骨加工、藏雞和亞東魚加工産品、高原無污染蔬菜包裝和深加工産品、“一毛兩絨”精深加工産品、奶製品,在優質開發上做文章,在産品生産、精深加工、産品營銷等環節拓展上下功夫,努力形成農工貿一體化經營、産加銷一條龍服務的産業化格局,最終使“西藏糧倉”成為西藏高原農畜特色産品的加工基地和産業集聚區。(王昕秀)

責任編輯:汪蛟龍

熱詞:

  • 西藏糧倉
  • 惠農政策
  • 農牧業
  • 牦牛
  • 藏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