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北京市 >

北京停車收費10年之變 從1元/4小時到15元/小時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31日 05: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京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專題:北京重點地區停車費大幅上漲

  為保障停車新政實施效果,北京將於4月1日起開展停車專項治理行動,重點治理群眾反映強烈的10大停車違法行為。停車難、停車亂已經成為城市的頑疾。追溯這個行業10多年的發展,停車位配建長期得不到重視、停車收費公司良莠不齊、管理混亂等因素釀成了目前的停車亂局。而4月1日起將執行的停車收費新政希望在停車收費領域實現由“亂”到“治”的跨越。

  沒車位?沒關係,放在路邊就行,20塊錢隨便停。

  什剎海附近一停車場

  不要票,能便宜點嗎?行,一小時5塊。

  北京站附近一停車場

  5塊錢,隨便停。

  龍潭湖附近一停車場

  這是記者近期遇到的不同類型停車亂收費的案例,這樣的例子發生在很多市民身上。“私自打折”、亂收費、佔道亂停車;收費人員未持證上崗等服務不規範行為;停車費稅票違規使用……

  在北京市發改委價格舉報熱線接到的投訴中,停車收費一直高居榜首。

  溯源 10年前停車1元/4小時

  10多年前何女士買車時,她沒想到今天這個城市的停車和收費亂象。

  “那時候私人轎車很少,停車也不會困難,停車收費的更少。何女士表示,經常是哪有空地就停哪,事實上很多地方都有空地兒,”停車根本不需要“見縫插針”。

  北京停車行業協會秘書長王殿東表示,上世紀90年代末期,北京市和區縣的交通管理部門,紛紛將其所屬的停車收費業務剝離出來,成立專業公司。公眾熟知的公聯安達、海安、金地等停車公司,就是北京停車行業最早“吃螃蟹的人”。

  公聯安達公司副總經理李繼剛表示,當時的停車費為1元/4小時,但各種費用少,工資低,公司利潤也是最高的。

  停車公司收費模式也漸漸固定,如劃分佔道停車、露天停車等,並一直延續至今。

  發展 配建滯後停車漸難

  2003年“非典”之後,何女士開始感受到了停車難。有時候出去辦事找停車場要兜幾圈才能停下。

  2002年,北京有了統一的停車收費標準。四環路以內,佔道和露天停車場等路面停車1元/半小時。王殿東認為,當時的停車收費政策,只是為了規範停車,但沒有考慮到停車費調節小汽車出行的作用。

  這一收費標準,一直延續到了2009年。

  停車成本低廉,汽車快速增長,而停車位配套卻遠遠滯後於汽車增長。

  業內人士介紹,北京1989年之前的大型公建沒有停車配建指標;此後的公建配備指標長期偏低。

  同時,居住小區停車配建指標經兩次調整,但對小汽車增長速度估計不足,指標也偏低。

  政府在停車位建設方面也建樹頗微。統計數據顯示,“十五”期間規劃建設8.8萬個停車位,實際建成1萬個車位。

  多位業內人士分析,停車配建指標偏低、停車車位總量短缺是停車的難首要原因。

  亂局 群雄紛起收費混亂

  機動車的激增,停車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應運而生。公聯安達公司副總李繼剛表示,截至2006年,包括公司物業在內,北京有停車資質的企業大約已經達到2000多家。

  停車公司門檻低,這為今後停車收費屢遭投訴、詬病埋下了伏筆。據介紹,只要有10萬元,就可以到工商註冊一個停車公司。

  人員流動大也是停車公司的普遍特徵。記者採訪幾個停車公司發現,停車收費人員流動率每年普遍達到100%,有的公司甚至達到130%。如此高的流動率,給管理帶來了難題。

  一方面是機動車的猛增,一方面是停車位建設緩慢,停車矛盾開始突出,亂停車現象比比皆是。而一些停車公司或者個別停車人員亂收費現象也逐步出現,“劃地而治”、擅自收費等行為屢遭投訴。來自北京市發改委的統計顯示,連續幾年來,撥打12358電話投訴中,停車亂收費一直高居榜首。

  突圍 價格杠桿小試牛刀

  面對日益嚴重的形勢,2009年,北京改變了7年多的停車收費政策,東單等8個重點區域收費標準提高。希望將停車位作為經濟杠桿緩解擁堵,但小範圍調整的力量很快被消解,市民們發現,這些地區周邊停車更難更亂。

  2010年,北京將漲價範圍擴大到13個重點區域。市發改委解讀政策時表示,要真正實現“還路於人,還路于車”,把路側的車輛都趕到地下去。

  效果 私自打折政策消解

  但記者所了解到的情況是,在重點區域周邊或重點區域內部,都存在在未劃線區域停車的現象。同時,收費員擅自打折的情況,也在一定程度上消減了政策的影響力。

  此外,政府的監控力度和監控手段都無法實時監督,企業採取打折等手段盡可能增加收入,減少支出。在車流少、收費難的情況下,承包經營、降價收費已經成為普遍現象。

  這顯然與政策初衷背離。

  停車企業也並不認為漲價是好消息。市停車行業協會秘書長王殿東表示,停車費上漲,並非所有停車企業收入都會提高,部分路段甚至出現無人停車、車位取消。

  有業內人士透露,來自北京市交通研究中心的數據測算表示,2010年4月重點區域停車費上漲後,按照新的佔道費標準,一個路側停車位一天大約虧損1.6元。

  求變 全面提價緩解擁堵

  本輪的漲價面則大大擴展。4月1日起,北京三環內非居住區的停車費價格即將調整。其中最高的停車費為15元/小時。

  對何女士來説,這意味著開車購物、辦事的機會要大大減少,以前只有幾個地區收費高,一般都會把車放遠一點的小區或衚同,新政策執行後,三環內就“無處可逃”,所以,能不開車肯定就不開車了。

  對停車企業而言,這是一次機遇還是挑戰?一家路側停車公司有關人士表示,佔道停車位中,一個管理人員最多管理20個停車位,提價後企業上交佔道費同樣要上漲,每個車位的成本增加。而普遍預測新政實施之後,路側車流預計得減少三成。這樣路側停車管理“誰管誰虧”。在露天和地下停車位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趕走路側停車,停車難問題仍難以解決,還可能導致更多的亂停車。

  未來 停車公司應分級管理

  除了漲價,還有沒有其他路徑解決停車亂局,王殿東認為,智慧化發展不失為一種出路。

  2006年成立的北京某投資公司就開始探索這樣一條道路。其在安貞醫院、安定醫院、腫瘤醫院興建三個智慧化停車項目,其中安貞醫院的項目將於5月投入運營。該公司董事長郭虎亮表示,北京停車位缺口巨大是不爭的事實,土地資源稀缺顯而易見。在沒有更多的土地可以建設停車場的情況下,“上天入地”是唯一的選擇。他表示,測算表明,就倉儲式停車樓而言,一個傳統車位佔地35-40平方米,而智慧車庫則只需要8-10平米。

  不過這種方式也有其硬傷。郭虎亮表示,投資額高、成本收回週期長,是不少企業難以破解的難題。這就需要政府部門的推動以及相關的政策支持。

  王殿東認為,停車行業經過10多年的發展,目前還是良莠不齊。層次低、收入低、技術含量低是普遍現狀。在未來,借助停車收費新政規範其發展的趨勢不可避免。智慧化收費等新技術方式、建立靜態交通信息管理平臺等要多采用。停車企業也應該像物業公司一樣,設立分級制度,優勝劣汰。

  明日起非居住區停車收費新政

  ●一類地區為三環路(含)內及三環外的4個重點區域:CBD、燕莎地區、中關村西區和翠微商業區,路側停車首小時10元,第二小時起15元;露天停車場8元每小時;地下停車場6元每小時。

  ●二類地區為五環路(含)以內除一類地區以外的其他區域,路側佔道停車首小時6元,第二小時起9元;露天停車場5元每小時;地下停車場5元。

  ●三類地區為五環路以外區域,路側佔道停車第一小時2元,第二小時起3元;露天停車場2元每小時;地下停車場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