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法治圖文 >

達芬奇面臨超億索賠 傢具業誠信重建需要過程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9日 08:3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達芬奇家居造假事件觀察之十三

  達芬奇面臨超億索賠 傢具業誠信重建需要過程

  編者按:

  昨日,記者獲悉,媒體披露達芬奇家居部分産品存在造假行為後,目前已有消費者委託律師維權。達芬奇可能會遭到消費者的集體索賠,總索賠金額可能過億元,或創國內消費索賠金額最高紀錄。業內人士認為,達芬奇傢具事件對國內整個行業都造成了一定的衝擊,包括進口傢具市場和國産傢具市場,傢具行業或許需要一個重塑形象的過程。消費者要加強自我保護的意識,端正消費心理,對相關産品要有客觀認識,切勿盲目消費。

  60多消費者擬向達芬奇索賠超億

  廣州、上海、北京等地區的達芬奇消費者正在“集結”維權。記者昨天從該維權行動的發起者北京盈科(廣州)律師事務所獲悉,據初步統計,目前登記在冊的粵滬京三地達芬奇消費者有60多名,初步統計達芬奇傢具消費總金額為7000多萬元,若按雙倍索賠,索賠金額將超過億元,或將創下國內消費索賠的最高紀錄。

  “早前達芬奇公司負責人在新聞發佈會公開承諾,如果達芬奇傢具原産地有假,則假一賠十。消費者有權要求達芬奇家居按其承諾的賠償標準主張權利,按照貨款的10倍要求賠償,若是這樣,則索賠金額更高。”廣州律師陳北元如是説。

  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北京總部維權聯絡人蔣蘇華表示,由於達芬奇消費者分散在全國各地,而且各自的訴求也不盡相同,維權律師團目前正在積極與消費者聯絡蒐集相關材料和證據,之後會統一代表消費者與達芬奇協商。如果協商不成,再決定接下來的索賠方案,比如向法院提起集體訴訟。

  據上海方面律師李仁正介紹,部分來登記的消費者反映,所購買的達芬奇傢具存在不同程度的質量問題,如傢具散發的味道很重,櫃子的門常常關不嚴,經常需要修,沙發表皮輕微脫落,桌椅扶手油漆脫落等。

  廣州方面律師陳北元則聲稱,除了質量問題,達芬奇在銷售過程中還存在很多不規範的地方。據其介紹,在調查過程中,他發現達芬奇提供給消費者的購銷合同中,商品名一欄僅用編號代替,對商品的産地、品牌、商標、材質等産品的基本信息均沒有寫明。李仁正也表示,不少銷售協議不僅看不到品牌、商標,更沒有産品説明書、商品檢驗證書及貨物原産地證明等,“這致使一部分消費者到現在都不知道自己所購買的傢具品牌,只知道傢具是在達芬奇購買的。”

  針對消費者集體維權事件,昨天達芬奇家居有限公司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目前達芬奇公司開通了400服務電話,消費者的問題都會集中收集並加以解決。達芬奇公司將以最大的誠意與消費者協商解決相關問題。

  或創國內消費索賠額最高紀錄

  據悉,雖然達芬奇已于本月25日開通了顧客服務熱線,承諾受理後24小時內聯絡消費者並進行跟蹤處理。但是目前已有60余位消費者與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取得聯絡。由於達芬奇家居價格昂貴,如欲集體維權,索賠金額可能過億。

  據該律師事務所維權團律師介紹,目前達芬奇消費者所反映的主要問題有四種:一是認為其存在欺詐行為,達芬奇傢具原産地虛假,冒充進口傢具;二是認為傢具在使用中出現質量問題,比如脫膠、有異味等;三是消費者已付貨款下了訂單,但看到媒體報道之後要求解除合同;四是在消費者與達芬奇簽訂的購買合同中,達芬奇只在合同上寫下産品代碼,導致消費者直至現在都搞不清自己買到的是什麼品牌,原産地在哪兒。其中,最後一點無疑加大了辯護難度。

  “面子消費”讓達芬奇鑽空子

  承認宣傳失實、向消費者道歉、開通專線辦理退貨,自被曝光以來達芬奇儘管不斷在進行品牌危機公關,仍然難消人們心中的憤怒。達芬奇給傢具企業上了生動的一課,引發人們深刻反思和探討:達芬奇事件背後的無形推手究竟是誰?

  “消費者對奢侈品的盲目崇拜,對進口産品只買貴的不買對的,才讓達芬奇有空子可鑽,輕鬆用假冒的進口傢具矇騙消費者,獲取暴利。”7月22日,在全國工商聯傢具裝飾業商會舉辦的“中國家居産業的"奢侈品"之路”論壇上,DOMO NATVRE家居品牌創始人賴亞楠如此總結達芬奇事件的根源。

  在奢侈品消費上,中國不少消費者存在一個誤區,認為奢侈品的價格等於身份,價格越高,購買者的身份越尊貴。用七月工坊傢具掌門人周七月的話説,“奢侈品在中國是一種面子商品,遠遠不是像國外那樣是自己享用的”。他指出,購買達芬奇傢具的人,基本是把它放在家裏給別人看的,不是買來自己享受的,即使如今達芬奇出了事,也不會有太多客戶要求退款,試想誰會説我買了假貨?這就是中國面子文化的一個典型案例。

  購買達芬奇這類所謂奢侈品,消費者更看重價格帶給人的“面子”,而不講究使用價值,專做智慧家居的安捷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雷檳也有同感。在比利時生活過的他,曾坐在1815年生産的桌子上用有200年曆史的叉子進餐,這在中國簡直不敢想象。“在中國,如果價格與達芬奇傢具一樣夠奢侈級別,這叉子和桌子肯定會被供起來,根本別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了。”

  雷檳認為,在奢侈品消費上,中國消費者的理解和消費趨勢上和國外不一樣,中國消費者大多是根據價格和知名度消費的,對産品設計和使用功能等知識方面的關注缺乏,這就給達芬奇杜撰産地、虛高標價創造了生存空間。

  達芬奇事件衝擊傢具行業 重建行業誠信需要過程

  業內人士認為,達芬奇傢具事件對國內整個行業都造成了一定的衝擊,包括進口傢具市場和國産傢具市場,傢具行業或許需要一個重塑形象的過程。

  但有商家認為,達芬奇事件對整個傢具行業來説,是件好事。“因為它規範了市場,消費者因此受益。此次事件,應該成為整個傢具行業企業自省圖強的一面明鏡,也是消費者甄別進口品牌、增進維權意識和技能的學習機會。

  惠州市裝飾行業協會秘書長王惟森建議,消費者在購買傢具時應儘量簽訂規範的買賣合同,合同中清楚標明材質、産地等關鍵性問題,如果遇到維權問題具有法律效力。

  專家表示,信心體系的重建需要三方的共同努力來使得市場健康發展。一是完善相關部門的監管法律和政策,以及隨著行業權威認證機構發展擴大,增強影響力和執行力。二是傢具廠商自律,遵紀守法,對社會及消費者負責,加強對經銷商的管理,避免短期行為。三是消費者要加強自我保護的意識,端正消費心理,對相關産品要有客觀認識,切勿盲目消費。

責任編輯:王玉西

熱詞:

  • 達芬奇
  • 超億索賠
  • 傢具業
  • 誠信重建
  • 需要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