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法治圖文 >

幹部進村強送錢要農民出讓土地續:錢款均已收回

發佈時間:2011年03月28日 09: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廣播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問真相:萬畝良田遭遇強行流轉,吉林前郭縣上演農民“被扔錢”鬧劇,“利民舉措”為何無法贏得民心?

  中廣網前郭3月28日消息(記者陳俊傑)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吉林省前郭縣為提高糧食産量,在2010年年底遠赴甘肅請來龍頭企業跨省搞起了農業示範區,並徵收農民的耕地集中經營。

  但是2011年3月9日,前郭縣政府部門的數十名幹部來到項目區的青龍山村往農民家裏送錢,並強行讓沒有流轉土地的農民在出讓土地協議上簽字。這種做法遭到了農民的質疑,並造成了不好的社會影響。

  前郭縣委有關負責人昨天深夜表態,已經對這種過激不當行為進行了糾正,並尊重農民的意願流轉土地,切實保護農民的權益。

  3月9日一大早,村民丁紅娟突然聽到院子裏的狗狂叫起來,院子闖進了幾個陌生人。

  丁紅娟:我家的狗不是好聲的叫,我就下床了。等我穿鞋下床,人家就進屋了。有八、九個人,説是滴灌地送錢的,669元錢。那個男的高個,歲數不大。他讓我簽字,我沒簽。他説你查查錢,我也沒查。他説你接著,我也沒接。(他們把錢)放炕上就往外走。

  丁紅娟不敢接對方送來的錢,她拿著錢就追了出去,但是錢退給誰誰都不接,她索性把錢扔在了大門口。

  丁紅娟:他們説“我們是送錢的”,我們不能接這錢,有的是把手插進兜裏,有的是把手背身後,我就把錢撂到大門外了。

  而送錢的人又把錢撿起來,繞到前門,壓在了丁家的窗臺上,丁紅娟又追了出去。

  丁紅娟:我就把開車那人拽住了,他還和我急了,問我“你要幹啥”。我説“你把錢拿走,我就撒開你”。他不幹(答應)。另外一個人上車開車門,我就把錢扔車裏了。

  當天上午,一共有10戶人家被送了錢。

  村民呂志家也被送去了8000余元錢,呂志的愛人因為和送錢的人發生爭執,犯了心臟病被送進了醫院。

  呂志愛人:一個男的推了我一下,我磕在了窗臺上心臟病犯了。

  記者:人都跑了?

  呂志:跑啥啊,沒跑!錢擱炕上了,後來讓我們家人揚出去了,揚在門口了,100元錢滿地飛。我就把門口的錢劃拉劃拉往外揚,“趕緊把你這些錢拿走”。

  村民告訴記者,送錢的是王府站鎮和前郭縣政府部門的幹部,幹部們來送錢,是為了要他們手裏的地。

  2010年11月,前郭縣與甘肅農墾集團簽訂協議,在王府站鎮建立現代化農業示範區。按照規劃,王府站鎮下轄5個村的1374農民要把承包的1500公頃、合計2萬餘畝的基本農田,轉讓給王府站鎮農業生産合作社,再由合作社把土地轉給甘肅農墾集團經營。當地部分農民不願出讓土地,這才上演了幹部上門送錢的一幕。

  縣政府幹部集體上門強行送錢在當地造成了不好的影響。中國之聲昨天對這件事進行了報道,社會反響強烈。

  昨天(27日)深夜,前郭縣縣委副書記包瑞明接受採訪時表示,縣委縣政府的確是為了農民增收才上馬這個項目的,出發點是好的,沒有逼迫農民的意思,但他也承認部分工作人員在推進土地流轉過程中存在不當行為。

  包瑞明:我們馬上就糾正了,不要這麼弄了。幹部反復做群眾工作,群眾不接受,有些急躁。不排除有方法的問題,有點過激,我們已經對幹部進行批評教育了。

  包瑞明説,縣委縣政府當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送出去的錢當天就已經全部收回。

  吉林省前郭縣位於吉林省西部,由於地處東北“黃金玉米帶”之上,每年可以為國家貢獻30億斤的糧食,是全國十大商品糧基地之一。據報道稱,“現代化農業示範區項目”採用膜下滴灌技術可以使每公頃玉米的産量提高上萬斤,促進農民增收。

  農民莊金祥跟記者算了筆賬:如果同意流轉,每年每公頃土地可以獲得7500元,但是如果自己種地,每公頃的收益遠遠超過這個數字。

  莊金祥:現在糧食價格好,(每坰)兩萬斤按照現在玉米市值9角錢一斤,下來就是1.8萬元。成本非常有限,大約4000元錢就一大關了,能掙到1.2-1.3萬元不成問題。

  農民孟憲峰説,加上自己承包的別人的土地,一年下來可以純收入3-4萬元。因此他們不願意出讓土地。

  然而,縣委副書記包瑞明的算法卻與農民的不一樣。

  包瑞明:今年苞米價格是9角錢,以前是糧食保護價是7.5角錢,今年是特殊年份,拿今年糧價計算是不科學的,應該按三年的平均糧價計算是科學的。

  包瑞明説,除去生産成本,每公頃土地純收入僅為7500元,如遇自然災害就得賠錢。如果同意流轉就可以直接得到7500元,加上糧食直補等收入,每公頃可以坐收1萬元左右。

  在包瑞明看來,土地流轉不僅能讓農民增收,而且還能規避風險。

  包瑞明:流轉土地的農民就規避了兩個風險,一個是自然災害的風險,旱澇都和他沒關係,再一個就是市場經濟的風險。

  對於解放出來的2500余名勞動力,政府又是如何考慮的呢?包瑞明説,一種安置方案就是組織農民外出打工。

  包瑞明:農村婦女家裏有實際困難,不能去外面打工。我們馬上投資1個億建一個編織園,項目已經落地了。老百姓沒有看到實際的廠子,心理不托底。

  然而在農民們看來,這並不現實。

  莊金祥:現在出去打工都有年齡限制,年齡稍微大點的人家不要你,掙不了多少錢。現在我們都是40多歲、50歲的了,沒有一技之長。

  孟憲峰:(不能)外出打工,我家有困難,上有老下有小,遠點上深圳,家扔不開。

  包瑞明説,如果願意繼續種地,政府也出臺了置換土地耕種的方案。

  包瑞明:你要是想種地,我們在項目區外給你包地種。你要是想多種地,可以上其他鄉鎮給你多包地,如果你想種十坰二十坰,我們都給你解決。

  儘管有了安置方案,但還是有農民表示不理解,為什麼非要把幾萬畝的良田轉包給一家企業,為什麼增收帶來的好處不留給農民。

  前郭縣縣委副書記包瑞明説,滴灌項目雖然增收明顯,但是技術要求非常高,傳統的“一家一戶”耕種模式不適用滴灌技術。

  包瑞明:搞大壟雙行膜下滴灌項目完全是自動化的,是現代農業經營方式,只有甘肅農墾掌握現代農業技術的人來做,增産糧食才有可能,靠我們一家一戶單打獨鬥,傳統方式增産不了糧食的,滴灌給他做不了,什麼時候需要滴?而且這是水肥一體化的,水肥一起滴進去,如果配方搞不好,把苗燒死了,這種損失太大了,這種風險不讓農民承擔。

  包瑞明強調,甘肅農墾集團是前郭縣“三顧茅廬”請來的,因為這家企業掌握著世界頂級的滴灌技術。

  針對農民永久告別土地的擔憂,包瑞明強調,這次徵地不是永久把農民從土地上趕走,這僅是示範區,五年之後,農民可以繼續耕種。

  包瑞明:讓甘肅農墾做示範,成功了,教會農民了,地逐漸給農民了,我們不是把土地拿走完事,不是這樣的。

  對於青龍山村群眾不願意離開土地的矛盾,包瑞明説,下一步還將繼續做農民的思想工作,但縣委將充分尊重沒有簽訂流轉協議的農民的意願,不強迫流轉耕地。

  包瑞明:讓農民看一年,觀察一年,看看現代化的土地經營怎麼,自己感受一下,他們覺得好了,我們明年再讓他們做,我們沒有逼群眾的意思。

  作者:陳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