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專家:中國維護海洋權益並非要“稱霸海洋”

發佈時間:2012年11月09日 21: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新社北京11月9日電 題:中國維護海洋權益並非要“稱霸海洋”

  中新社記者 曾嘉

  在釣魚島、南海主權爭端持續背景下,中共十八大報告中有關中國對外政策的表述格外引人關注。專家解讀,報告中對維護海洋權益的表述,並非是要“稱霸海洋”,中國未來仍將走和平發展之路。

  十八大報告中提出:“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9日接受中新社專訪時表示,這和近年來中國周邊海上形勢有關係。

  日本媒體解讀這是對釣魚島問題的回應,金燦榮表示,中日釣魚島爭端持續,外界對這個問題的關注度上升,日本媒體認為十八大的表述與釣魚島問題有關可以理解。“但另一方面,這也反映出中國發展到現階段,需要強調自己的海洋權益。原本我們注重內陸發展,開放內陸市場,吸引外資,現在我們的經濟發展已經到了新階段,應該強調應有的海洋權益。”

  他同時強調,還需要注意的是,維護的是中國的合理權益,並不是要“稱霸海洋”。“國外對中國成為新的海洋國家還不習慣,擔心中國超越合理的權益需要,覬覦傳統海洋強國的地位。中國現在要強調維護海洋權益,但是並不稱霸。”

  十八大報告將這一表述放置第八部分“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而並未在對外關係部分闡明,金燦榮認為,這裡有微妙區別,有戰略上的考慮。放在生態文明部分敏感性會降低一些。“如果放在對外關係部分,就成為我們的外交戰略,要謀求什麼。放在對內,就是告訴外界,這是我們國內發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馬小軍告訴中新社記者,十八大報告對國際問題的判斷與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以來的認識是一脈相承的,有很強的連續性,並未因為近期的釣魚島爭議、南海主權問題等而發生改變。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也表示,報告不囿于短期形勢判斷,而是從更長遠的視角指明中國未來五至十年的對外發展方向,具有歷史性意義。

  胡錦濤在十八大報告中強調:“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歷史昭示我們,弱肉強食不是人類共存之道,窮兵黷武無法帶來美好世界。要和平不要戰爭,要發展不要貧窮,要合作不要對抗,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是各國人民共同願望。”

  馬小軍解讀,報告並非拘泥在雙邊關係、中國外交政策等方面,而是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增進人類共同利益。世界和平的潮流不會改變,縱觀報告對中國未來戰略規劃,可以預計中國將持續平穩發展,不會出現劇烈變化。時殷弘也認為,雖然當前國際對抗性因素較多,但中國未來仍將堅持獨立自主、睦鄰友好、互利共贏等對外政策不動搖。

  十八大報告還提出,中國將堅持把中國人民利益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結合起來,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報告強調,中國將努力使自身發展更好惠及周邊國家。

  對此,馬小軍分析,十八大報告對中國國內外戰略局勢的判斷更加自信從容。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將為國際社會作出更多建設性貢獻,承擔更多大國責任。

熱詞:

  • 海洋權益
  • 共同體意識
  • 中國對外政策
  • 海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