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北京大霧致五級重污染 專家呼籲政府應急預案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27日 03: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京華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完整視頻 完整視頻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和去年我們對PM2.5濃度一無所知相比,今年遍佈在北京的35個監測點讓PM2.5無處遁形。截至10月6日,35個站點的監測數據都已實時在線發佈。昨天PM2.5的濃度值一路上躥,在如此重污染天氣之下,政府的應急預案亟待建立。為此,本報特別對話了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去了解重污染天氣下政府、公眾該如何規避,怎樣行動?

  本報訊昨天,京城遭遇今年入秋以來最大霧天,空氣質量急轉直下。據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監測顯示,截至昨天晚上6點,全市各地區的PM2.5日均(24小時)濃度值均超過200微克/立方米,超標3倍多,達到五級重污染。據了解,這也是繼10月2日、10月8日北京PM2.5濃度相繼嚴重超標後,北京遭遇的又一次重污染天氣。

  昨天早上,天空沒有像往常一樣大亮,濃霧籠罩不見太陽。早上5點半,市氣象臺發佈大霧黃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12小時內本市可能出現能見度低於1公里的大霧,平原地區能見度將小于500米。

  對此,氣象專家解釋,這幾天由於北京受弱氣壓場控制,近地面處於無風狀態,客氣中的塵埃和雜質無法驅散,再加上前天夜間的偏東風將東南部地區的水汽吹向北京,導致空氣中水汽充沛,入夜後受輻射降溫影響,凝結成霧。

  而霧氣的凝結也加重了空氣中污染物的累積。昨天上午9點,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的官方微博發佈一條提醒:受不利擴散條件影響,我市污染程度較重,目前全市各地區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均達到200微克/立方米以上。預計這種污染形勢短期沒有明顯改善。建議易感人群儘量不要外出,一般人群也建議減少外出時間,儘量待在室內。

  截至昨晚6點,市環保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全市35個PM2.5站點的日均(24小時)濃度值均在200微克/立方米以上,超標3倍多,達到五級重污染(日均超過150~250微克/立方米)。其中東城東四站,西城萬壽西宮站24小時濃度值分別為271微克/立方米和260微克/立方米,達到六級水平(日均濃度超過250微克/立方米)。而前門東大街、西直門北大街、南三環西路等5個交通站點的日均濃度值均超過250微克/立方米。

  昨晚6點,各PM2.5監測點的濃度值仍在上漲,部分站點小時濃度值已逼近300微克/立方米。氣象部門預計,隨著今天早晨一股冷空氣南下,大霧將散,空氣質量也將明顯好轉。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

  重污染天氣應有應急預案

  呼喚預案

  人為可干預重污染

  京華時報:去年10月、11月,北京的污染比較重,今年是不是又到了這樣的時候?

  柴發合:近幾年,每年一進入10月,總有幾段時間污染特別重。類似于去年10月,有三次重污染,看上去天昏地暗,對人的健康和情緒影響都很大。

  北京的污染季節性很強,以前是冬季重,現在冬季反而好點了。因為煤改電、煤改氣後有所改觀。現在讓大家刻骨銘心的是春秋兩季的重污染,這也是北京空氣質量達標必須逾越的障礙。

  京華時報:這種污染過程是我們可以干預的?

  柴發合:秋冬季的污染,像去年10月份三次重污染事件,都是從好的空氣質量向差的空氣質量過渡,有幾天是從藍天白雲突然轉向重污染。像這樣的重污染過程一年也就發生三五次,是人為可以干預的。

  就是説,在污染發生的時候,如果我們有應急預案,全社會都參與到應急預案裏來,可能會使重污染程度降低,持續的天數減少,使大家的健康盡可能得到保障,這就是提出要建立應急預案的初衷。

  京華時報:國外有重污染天應急預案的先例嗎?

  柴發合:現在少了,以前他們在發展階段時常有。美國、歐洲、日本都有過重污染的經歷,都建立了應對辦法。

  如何預警

  至少要提前36小時

  京華時報:提前預報這方面技術難實現嗎?

  柴發合:要實現提前預報,需要環保和氣象部門合作。預測預報一定要準確,因為預報後社會是要付出成本的,比如人們停駛車輛,減少社會活動,減少工業生産,減少電廠負荷,這都需要付出成本,所以一定要有個好的預測預報系統,並且要有個提前量,從目前的技術來説,至少要提前36小時。

  京華時報:能準確到什麼程度?

  柴發合:大氣靜穩多少時間,會導致幾級污染,持續時間,基本上都可以預測。

  京華時報:污染到什麼程度時應該進入預警?

  柴發合:可以分幾級進行預警,對應的預案也分級。環保行業現在有個很好的工具,比如AQI(空氣質量指數),按照這個劃分對應的濃度值,大概分為六級。只要超標,到了輕微污染或者中度污染以上,都應該進入應急預警,但是不能頻繁預警。每個城市都要對從哪個級別開始預警做好歷史分析。如果一個城市一年360多天或者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預警的話,肯定是不成功的。

  京華時報:那就北京狀況而言,到什麼污染程度應該發佈預警?

  柴發合:北京每年大概有3到5個污染過程,每個過程持續4到6天,達到中度或者重污染程度,這期間就應該發佈預警。一定要按照各地實際情況而定,不能按照統一的標準執行,要是那樣的話,烏魯木齊冬季就天天預警了。

  規避措施

  極端時學校可放假

  京華時報:發佈預警後,政府和企業應該採取哪些行動?

  柴發合:奧運會給我們一些很好的啟示,當時很多都是臨時性措施。現在遇上重污染天,還是可以借鑒那時的應急措施。比如從外地調來電力,減少本地電廠負荷,或者柴油車繞行。特別是現在的大的柴油車,很少加過濾器,對空氣污染還是很大的。

  還有一些污染企業,比如説現在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這部分,重污染期間這些企業要停止噴頭作業,建築工地停止動土方的活動,還有好多工業用煤大戶降低産量。

  京華時報:公眾應該怎樣做?

  對敏感人群,重污染期間要減少室外活動或者劇烈活動。在極端情況下,也可以採取學校臨時放假,讓孩子待在家裏,同時也能減少對社會交通的壓力,老人、孕婦更要這樣。

  京華時報:採取何種措施,何時採取,是否有一個原則?

  柴發合:措施一定要適當,要減少對社會正常運行秩序和公眾正常生活的干擾。我個人認為,有幾個原則可以把握,第一個就是政府&&,比如公車停駛,比如官員坐地鐵公交。第二要有措施保障公共交通,有儲備的公交能力,以保證不時之需。如果整體公交能力上不去的話,整個社會就處在很混亂的狀態。這個本來是好事,但是不要帶來民怨,不要干擾社會正常秩序,不要破壞百姓正常生活。

  另外,這些措施要細,要有可操作性,事先要把預案交給老百姓討論,公開徵求意見。大家都來參與,都來監督。

  京華時報:通過應急措施,我們能把空氣質量改善到什麼程度?

  柴發合:降低污染程度,甚至是把重污染轉為輕污染或者無污染。如果能把五級改善到四級,就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就。已有大量研究證明,PM2.5或者PM10降低到一定程度,確實對保障人類身體健康有顯著作用。

熱詞:

  • 北京大霧
  • 重污染
  • 專家
  • 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