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馬英九:通盤修正兩岸條例 儘快推動互設辦事機構

發佈時間:2012年10月11日 05: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10月10日,台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表示,將通盤檢討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並儘速推動兩岸互設辦事機構。馬英九還表示,未來仍會持續擴大兩岸交流。在台灣和大陸的互動過程中,經濟可以互補、文化可以交流,而民主法治也可以對話。

  在兩岸關係步入“深水區”的今日今時,兩岸民眾對於馬英九可能在大陸政策上邁出的實質步伐都有了更多的期待。加之,近來民進黨內反思兩岸政策的呼聲又起,謝長廷等重量級人士“登陸”,雖然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到底會不會有調整還有待觀察,但這無疑提高了島內民眾對國民黨未來兩岸政策步伐的預期值。馬英九的此番言論,到底是臺當局兩岸政策將邁開新步的信號,還是僅僅為受到民進黨“大陸熱”氣壓影響的暫時回應?

  “歷史定位”的猜想

  觀察馬英九的此番言論,無論是儘速推動兩岸互設辦事機構,還是持續推動兩岸交流,都不是一時興起。

  2008年馬英九上任伊始即大手筆著墨于兩岸關係,兩會復談,通航、通郵、大陸游客赴臺,兩岸民眾期盼許久的夢想接連實現。馬英九的兩岸政策不僅給台灣帶來了利好,也被認為是其2012年成功連任的“法寶”。他在2012“大選”初選獲勝時曾經表述“沒有連任壓力,但有歷史評價的壓力”,被島內學者解讀為想要擺脫選票和反對黨的影響,尋求兩岸關係更大的突破。

  而近來,馬英九更有系列動作,也被媒體視為積極信號。

  台灣兩岸事務主管部門已在修改“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相關內容,將大陸學生來臺“停留”改為“居留”,在臺陸生有望納入台灣健保;除了陸生議題,馬英九還高調指示相關部門全面檢討大陸配偶政策,重新調整“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所有兩岸政策;不久前,台灣涉兩岸事務的機構人事變動,“陸委會主委”由王鬱琦接任,海基會董事長在江丙坤辭職後由國民黨秘書長林中森接任,王鬱琦和林中森都具備紮實的專業背景,外界對馬英九在兩岸政策的新動作頗有猜想。

  心存猶豫 邁不開大步

  謝長廷大陸行在島內持續發酵,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9日透露,他已要求海基會同仁“儘速安排”赴大陸。林中森在接受島內媒體採訪時還透露,馬英九告訴他“到海基會要經常去大陸”。

  兩岸政策本來是馬當局在島內的優勢所在,但近期也被媒體批評為“縮手縮腳”。臺當局的種種限制,包括陸資赴臺、兩岸文教交流等方面,實際上影響了兩岸交流利好的充分呈現。在第二個任期的就職宣誓中,馬英九的發言也被學者認為是保守。4年前就提過的“兩岸和平協議”被刻意回避。有島內學者指出,如果不能克服在兩岸政策上的障礙心態,兩岸政策恐怕將成為馬當局未來施政的短板。有鋻於此,有島內媒體質疑馬英九10月10日的表態,在民進黨“大陸熱”氣壓散去後能有多少最終兌現。

  每一小步都值得期待

  在兩岸政策上,民進黨的壓力在於“變與不變”,國民黨的壓力在於“快與慢”。除了民進黨的壓力,民意的壓力也讓馬英九有了緊迫感。除了全面檢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馬英九表示,自2009年開放陸資赴臺以來,3年多僅3億美元,實在太難看,陸資赴臺投資政策應趕快調整,朝更開放的方向走……

  10月10日,馬英九表示,未來會持續擴大兩岸交流,包括經濟、文化,甚至是民主法治都可以對話。

  經過4年兩岸和平發展的初級階段,如今再談兩岸政策,每一小步都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時間,每一小步也都值得有更多的期待和讚賞。

  經濟方面,兩岸ECFA後續協商仍待繼續,會涉及更多技術和法律層面的溝通;文教方面,商簽文教交流協議也非朝夕之功;進而,兩岸路線向前邁進,必然需要面對“深水區”難題,比如政治軍事議題,包括兩岸和平協議、軍事互信機制、共同維護中華民族領土主權等等,都需要逐步創造和累積條件。

  過去,在兩岸政策上裹足,臺當局其中一部分的壓力來自民進黨和綠色媒體的“抹紅”,任何與大陸接觸交流的言行輕則被稱“抱中國大腿”,重則被罵“賣臺”,如今,民進黨都在反思兩岸政策,都在忙著到大陸來看看,國民黨是不是可以放下包袱,甩開步子向前邁了呢?

熱詞:

  • 兩岸政策
  • 馬英九
  • ECFA
  • 民進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