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內地與香港的“融合之痛”:港人害怕競爭力減弱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25日 13: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一度向內地人敞開的赴港産子大門如今已徐徐閉上。合成圖片

  香港與內地的融合越來越深廣。隨著融合全方位推進,兩地合作進入一個全新的“蜜月期”。但“蜜月期”也並非都是甜蜜,會有磨擦。近日香港媒體關注的一件事是:自由行拉動香港經濟的同時,也衍生了“走水貨”問題。有人為此發起抗議活動,少數人在抗議期間舉起了港英時期的旗幟,甚至有人喊出“中國人滾回中國”的口號,引起香港輿論的批評。

  聯絡之前剛剛平息的“國民教育風波”,不少香港學者認為,民眾和媒體真正關注的是內地與香港深度融合會伴隨怎樣的“融合之痛”?如何看待差異,彌合歧見?

  港人之憂

  香港特首梁振英曾表示,香港與內地的融合,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近日接受採訪時也認為,多數港人對融合應無異議。

  香港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則直言,回歸前,在與內地的融合問題上,部分港人心存疑慮。“‘一國兩制'是全新事物,擔心‘一國兩制'能否成功、擔心回歸後香港生活方式被改變,也怕港人引以為傲的法治、民主會失去。”

  回歸後,香港的變與不變塑造了港人對融合的認同和信心。中銀香港高級經濟研究員王春新解讀説,未來,加快與內地的融合,香港經濟必將更上一層樓,系列惠港新政會讓兩地在金融、旅遊、教育以及服務業等領域擁有更多合作空間。

  兩地的深度融合正在演進,“融合之痛”也隨之而來。

  港人似乎有了新的憂慮。例如擔心內地人到香港生孩子會佔用醫療資源、內地人到香港買樓購物會推高香港樓價和物價、內地遊客不文明的行為會對香港文化造成負面影響……近日,隨著近千名香港孕婦及市民上街遊行,抗議內地孕婦赴港産子,數百港人連續圍堵港鐵上水站,抗議內地水客嚴重影響港人生活,加之“國民教育風波”等,融合過程中出現的爭議和衝突多次成為焦點。

  不應“剎車”

  對這些事情的原因,兩地人士都有觀察。

  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陳麗君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兩地的合作過去是單向發展,主要是港人到內地,因此還不存在對香港的負面作用。隨著兩地雙向交往的深入,儘管兩地融合的正面效應很大,但畢竟香港與內地是狹小的供應市場與龐大的需求市場的融合。以自由行為例,內地訪港遊客每年以兩位數字增長,2011年已達到2500多萬人次。香港從基礎設施、相關制度機制,到港人的思維,都需要一個調適過程,在此之前,有負面情緒也難免。

  “港人的焦慮某種程度上也會影響對內地的看法。”香港資深媒體人黃啟聰認為,內地的經濟接上高速發展的火車頭,呼嘯向前,而香港産業卻面臨轉型升級的難題,於是香港人産生了一種焦慮,害怕競爭力減弱,由一顆東方之珠變為一個平凡都市。

  融合走到深處,兩地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會碰撞,人們認識並接受差異還需要時間。怎麼看待“融合之痛”?曾鈺成認為,不應“剎車”。“深度融合會讓內地和香港的關係日益密切,一些摩擦會慢慢顯現,這是很難避免的。我認為處理的方法絕不是延慢融合的過程,隨著進一步的融合,相信這些矛盾和問題都會逐漸消除。”

  有所作為

  香港《明報》近日發表社評指出,兩地融合逐漸浮現出的矛盾和衝突,要認真面對,否則不會有贏家。

  “香港與內地經濟融合可使資源更合理配置,應該讓更多港人享受融合帶來的好處。”王春新建議,今後,香港特區政府應當採取更積極措施,包括興建居屋、穩定樓價和租金、盡力緩解通脹、縮小貧富差距,讓各階層都能分享到經濟融合與發展帶來的利益,以盡可能減輕香港與內地交流中所産生的負面影響。

  曾鈺成認為,港人要擺脫焦慮,更應在融合上多思考。他説,過去當國家開始改革開放時,國家實行“請進來”的方針,香港起到十分重要的橋梁作用,現在國家實行“走出去”,香港也要改變自己的角色,充當更為積極的角色。

  破解“融合之痛”,內地也該有作為。陳麗君認為,已經發生的一些摩擦中,內地對香港缺乏了解的因素不能排除。“不了解就可能會導致在香港問題上表現出激烈情緒,港人或許只是對個別內地人的個別行為不滿,卻有可能會被放大到排斥所有內地人,繼而引發衝突。”因此,香港需要加強國民教育及與內地的交流,而內地則應加強對香港基本法等的宣傳,使內地人能夠充分尊重香港的制度,包括尊重港人堅持的一些“核心價值”。本報記者 李煒娜

熱詞:

  • 香港文化
  • 香港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