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北京寸草春暉養老院:探索社區居家養老新模式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20日 12:1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ed7c27173c1641278a0d15610aea0433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央視網消息:“我們辦養老院的宗旨,就是想為中國特別是北京日益嚴重的老齡化問題摸索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尤其對社區養老及失能老人等養老問題,進行一些有意義的探索,同時也對如何緩解社會老齡化壓力做些積極的思考和實踐。”

  ——北京市寸草春暉養老院院長王小龍

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和平家園10區甲16號院的寸草春暉養老院

  2011年底,在北京市朝陽區和平家園10區16號院內,由王小龍和幾個同學投資1000萬元建成的佔地2500多平米擁有100張床位的寸草春暉民營養老院正式開業,由於其未開業便擁有了近九成預定,使得養老院在開業之初,便招來了媒體及社會各界的關注。

  紮根社區居家養老 解決老人後顧之憂 

養老院90後海歸護理員陪老人聊天 

93歲的趙獻春老人對養老院的環境和服務讚不絕口

  如今,開業不足一年,這家隱藏于北京市北三環居民小區中並不起眼的小養老院,入住率已近80%,據院長王小龍介紹,養老院招收對象主要是需要長期照料的失能老人,實現他們及子女就近養老的願望。王小龍説,將養老院選址于社區之中,是建院之前將近一年調研的結果。“因為和平家園社區,是中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社區之一,將近30%的老齡率,一個小區內60歲以上老人就5000多,80歲以上老人700多名,周圍還有9個類似的小區,將近半數是空巢,所以我們這個社區養老院還兼顧起對社區和居家養老的服務職能。” 王小龍説。

  寸草春暉養老院外的電子顯示屏上,每天準時公示養老院三餐的菜譜,跟入住的老人一樣,小區的老人也可以根據個人喜愛按照15元每頓的標準自行選擇來養老院就餐。記者在養老院的前臺看到,一張小紙條上詳細地記錄著小區前來用餐老人的喜好及吃飯時間。和平裏小區的魯大爺説,自己跟老伴幾乎每天都會來養老院用餐,在小區裏吃完飯散步就可回家,子女可以安心工作,完全不用為他們在家吃飯而擔憂。

  今年93歲的趙獻春老人是首批入住寸草春暉養老院的老人之一,趙獻春感嘆説,跟之前住在香山附近的養老院相比,住在春暉養老院的最大好處就是離老朋友近,“以前在香山,他們幾個月見不了我一次,現在住在家附近,半個月見一次是最少的。”記者見到趙獻春時,她剛在家人陪同下回家收拾完屋子返回養老院,當天,也恰逢趙獻春老人的孩子從國外回來探望她。談及將老人送到寸草春暉這邊的初衷,趙獻春女兒説,社區養老院離老人常年生活的居所近,除此之外,春暉養老院還為每個房間配備了網絡和監控設備,既方便遠在國外的他們和老人時時溝通見面,也能夠隨時通過網絡了解老人在養老院的生活狀況。

  與趙獻春的選擇理由相比,72歲的冷書貞選擇這裡的原因卻有些特殊。冷書貞介紹説,自己是癌症晚期,需要經常到醫院化療和復查,這裡離醫院近,非常方便。“雖然附近也有公立養老院,但要排號才能入住,輪到自己需要很長時間。由於沒有子女,我只能依靠養老院。”冷書貞告訴記者,相比她待過的其它養老院,她最看重的是這裡環境好,伙食好,工作人員服務態度好。

  據了解,目前寸草春暉養老院入住的老人中,社區及周邊老人佔了近50%。紮根社區,子女看望父母十分方便,使社區內的老人不出小區就能養老。院長王小龍也希望憑藉這一優勢,與周邊的大醫院形成“綠色通道”,為生病就醫的老人提供便利。

       以人為本拉手傳愛 營造全院家庭氛圍

21歲的實習生丁軍輝悉心護理101歲高齡老人

  “拿張紙,再拿一張,還要一張,再給……”

  11日上午,12點午飯剛過,21歲的實習生丁軍輝一邊極力辨別著101歲高齡的杜詳林老人含糊不清的發音,一邊不厭其煩地按照老人的指令給老人抽拿紙巾。“爺爺並不是真的需要使用那麼多紙巾,他失明了,聽力也不好,行動又不便,老人是故意使性子,但我們把這當作和老人之間的遊戲,你看他多開心,” 丁軍輝笑著説。

  在寸草春暉養老院裏,記者見到的每一個老人,在被問及入住的感受時,幾乎都滿臉笑容點頭稱好,趙獻春老人説,護理人員每天一口一個“奶奶”,比自己的孫子叫得還親。

  老人和護工之間的關係之所以會如此融洽,院長王小龍介紹,這都緣自養老院一貫堅持的手拉手傳遞愛,把這個作為員工工作的第一理念。王小龍解釋説,“我們養老院參照日本社區養老機構軟硬體規範標準,力圖給老人一個良好的室內和室外環境。從培養護理員對機構及老人的‘家庭認同感’出發,變‘服務老人’為‘為了老人’,讓護理員與老人逐漸建立起超越服務關係、更加穩定的精神訴求關係。”

  王小龍説,在員工、顧客于股東三者之間,員工永遠排在第一位,只有員工獲得了尊重、關愛,才懂得將關愛反饋給老人,讓員工快樂工作是團隊建設的關鍵所在。

  據了解,寸草春暉養老院目前吸納了50名員工,一半以上是年輕人。23歲的覃慶妹是一名涉外護理專業畢業的小海歸。覃慶妹説,這家養老院融洽的氛圍,健全的管理體制以及優越的環境,是她放棄海外高薪回國的主要原因。目前,覃慶妹已經成了養老院一名年輕的主管,她奮鬥的目標,是努力成為寸草春暉養老院首家分店的老闆。

  記者從養老院護理部主任賈金鳳的介紹中獲悉,從該院開業至今,養老院的人員流動一直控制在10%以內,養老院還借鑒了國外倡導的積極養老的理念,聘用了一些剛剛退休的相對較為年輕的老人,鼓勵她們發揮專業特長,為養老院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中青老三代人的搭配,人性化的管理,使得養老院家庭氛圍濃郁。

  2012年初,朝陽區民政局把寸草春暉養老院作為樣板工程向全區推薦,養老院前臺趙倩每週都會接待國外和國內慕名而來的客人參觀、考察,與此同時,養老院幾乎每天都會有義工志願者團隊和個人來寸草春暉養老院為老人服務。

  顧客滿意院長犯難 入不敷出前景堪憂

院長王小龍向記者介紹養老院的愛心公示欄

  儘管入住的老人、員工均對寸草春暉養老院讚不絕口,養老院的入住率也在逐日攀升,但身為院長的王小龍依然憂心忡忡。

  日前,一篇名為《民營養老院3年負債400萬 600老人還剩20人》的報道引起了廣泛關注。該報道指出,通過對許多地方的養老院進行調查發現,公立養老院人滿為患,民營養老院入住率卻並不高。根據全國老齡委的統計,目前民營養老院在整個養老機構中承擔的比重不足20%。北京的民辦養老機構普遍面臨床位不滿、風險大、成本高、虧本經營等現實的難題。

  草春暉養老院也面臨著上述問題。王小龍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養老院每年僅房租一項就需100萬元,房租和員工成本支出佔到了養老院每月固定支出的近80%。目前,寸草春暉養老院有100個床位,收費一般在2000~2500元/月。“除去各項開支,養老院現在每月虧損10萬元,”王小龍説,要實現收支平衡,養老院的入住老人需要達到85人左右,而在滿員的情況下,養老院也需要6—7年才能收回成本。

  此前,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閻青春曾公開指出:由於公立和民辦養老院不在一條起跑線上,長此下去,民辦養老機構必然舉步維艱。

  “寸草春暉雖然是‘公助民辦’,有政府補貼和政策支持,但政府每年10萬元左右的補貼對整個養老院的花費來説實在微不足道。民營養老院無法得到像公立養老院一樣的支持,卻承擔起了難度更大、風險更大、立養老院不願接收的失能老人的護理。希望政府能給予我們更多補助和支持,這樣才能讓更多的社會力量願意為養老事業服務。”王小龍説。

  儘管面臨著巨大的經營壓力,但對養老院的存在的意義和長遠發展,王小龍仍然抱有希望,他説,“我們希望寸草春暉養老院能堅持探索社區養老的新模式,在政府解決老齡化問題的過程中儘自己一份力量,並能夠朝著標準化、品牌化、連鎖化的方向發展。”

  專家:引民間資本“入市”, 推廣社區居家養老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1.78億,佔總人口的13.26%,其中失能老人有3300萬。據預測,到2015年中國老齡人口將達到總人口的16.55%,到2050年將達到三分之一。

  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我國有各類養老機構38060個,擁有床位266.2萬張,收養各類人員210.9萬人。但全國養老床位總數僅佔老年人口總數的1.59%,不僅低於發達國家5%至7%的比例,也低於一些發展中國家2%至3%的水平。

  此前,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照顧獨居失能老人,應引入社區的力量,推廣以社區服務為基礎的居家養老模式。對此,國內也有不少專家呼籲,我國機構養老未來應走“民資為主、政府托底”路子。應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減免稅費、給予補貼、提供免費職業培訓等措施,來吸引民間資本“入市”,帶動機構養老進入良性發展軌道。(記者 祝娟報道)

熱詞:

  • 寸草春暉養老院
  • 探索
  • 社區居家養老
  • 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