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大學校長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應務虛收斂淡定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17日 04: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9月,大學紛紛進入開學季。北大、清華、上海交大、復旦、武大等知名大學的校長在開學典禮上的演講稿逐漸出現在公眾視野中。

  開學典禮上的校長演講被譽為新生的“大學第一課”,他們講話的內容、風格、氣勢、風度,都會直接影響新生們對大學的觀感,其價值觀、理念也會輻射到社會,正如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在今年開學典禮上所言:“在我看來,開學與畢業是一所大學最具魅力的時刻,它充滿了無窮的可能,孕育著各種希望。所以,大學校長在開學、畢業典禮上的發言,也好像變成了一件具有新聞價值的事情。”

  今年,這些校長在開學典禮上講了什麼,講得怎麼樣,喚起了學生的心靈共鳴嗎,有什麼新的想法和觀念?最近,這些校長的開學演講在網絡上流傳的同時,也在接受著社會輿論的審視和議論。

  比起畢業致辭,開學演講有點平淡

  華中科技大學在9月10日舉行了開學典禮,但這一次,校長李培根的演講辭令人意外地沒能迅速傳播到網絡上。

  自2010年那次被掌聲打斷30多次的16分鐘畢業典禮演講後,“根叔”幾乎成了有特點的校長講話的代名詞,其他高校校長講得有新意或産生轟動,外界往往會評價説這位校長的講話“很根叔”。

  這一次,“根叔”的演講稿雖沒有流傳出來,但他演講時仍有眾多媒體前往現場採訪報道。據稱,“根叔”這次講的是“自由發展”,講稿中44次提到了“自由”,並先後引用溫家寶、馬克思、康德、盧梭等人的經典表述,闡釋學子們自由發展的重要性。

  不過,這一回,“根叔”在演講中沒有一處使用到網絡熱詞,新生們也沒有掌聲不斷,更沒有學子起立高呼“根叔!”

  媒體因此評價道:“根叔和同學們今年都淡定了。”

  “淡定”是今年大學校長開學演講的主旋律。就記者所見,鮮有大學校長使用什麼特別的表述,也鮮有人使用網絡熱詞。正因如此,煙臺大學校長房紹坤在開學演講中表示希望同學們“做一個‘高在人品'、‘富在才學'、‘帥在行為'的‘高富帥',做一個‘“甜在學知'、‘素在舉止'、‘純在心靈'的‘甜素純'”後,引起了小小的轟動。

  事實上,跟畢業典禮比,開學演講的尺度會收斂很多。近年來流傳較廣的校長講話,大多出自畢業典禮。像“根叔”在今年7月的華中科大畢業典禮上談到了中國模式、腐敗現象等現實問題,而開學典禮的演講明顯要“務虛”得多。

  也許這正符合了社會交往原則:跟相處了幾年的人講話,總會比跟剛來的人講話放得開。更何況大學生剛畢業時,激情滿懷,鬥志昂揚,如果還是四平八穩的“老八股”、“老三樣”,只會讓人覺得沒勁。相反,那種既談現實又論理想、既接地氣又鼓士氣,沒有官話套話,全是新話、心裏話、日常話的表達,很快能引起共鳴。

  不過,開學演講的相對“平淡”,也使得有人抱怨“根叔們過於把注意力放在畢業典禮上了”,“這些風趣的能讓學生們有感覺的導師性演説,如果能在開學典禮上呈現,或許對學生們的影響完全不一樣,開學典禮上更需要傾聽一場難忘的演講。”

  開學演講少不了勵志主題

  面對數千青蔥少年,大學校長們都急於要讓這群剛剛脫離高中生涯的新人樹立對大學和大學生活的認識,所以,介紹校園、校史和傑出校友,經常會佔據開學演講的很大一部分。

  有中國最美大學校園之譽的武漢大學,校長李曉紅就在演講中用了約四分之一的篇幅稱頌“珞珈之山,東湖之水,山高水長,流風甚美”。坐擁“一塔湖圖”的北大校長周其鳳則自創了一句流傳頗廣的“大美北大,無由不愛”。擁有“荷塘月色”等勝景的清華校長陳吉寧,也用了兩長段闡述“的確清華是最美的”。

  傑出校友是每個校長都喜歡在演講中列舉的,除了舉出公認的博學鴻儒或功成名就之士外,記者發現,為加強“貼近性”,校長們也開始注重講述在校生的故事。

  像陳吉寧,在講述一眾名人校友故事時,也特意告訴新生,航天航空學院的楊錦同學在參加本科生研究訓練計劃時,用微納米顆粒做出了一種“永久的泡泡”。武大李曉紅校長列舉的好幾位在校生,甚至不是在學習或科研上表示突出的,他稱頌他們在社團活動中表現卓越。

  也有不講校史的,如上海交大校長張傑,他在這所以理工科見長的大學講了個很“文藝”的主題:《聞道 問道 悟道》,以此來闡釋他眼中的“大學之道”。

  復旦大學的校長楊玉良走的也是“文藝”路線,這位擔任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和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的中科院院士,一直都強調大學要堅守學術精神和學術傳統,他的演講題目叫《重溫關於大學的常識》,一看就知道他是想重新打撈已經被淡忘的大學精神,重申大學本質。

  對於孩子們怎麼上大學,校長們各有指導。南開大學校長龔克告誡新生們“大一”不是“高四”,要他們想一想大學與中小學到底有什麼不同,他給出的答案是“自主性”上的區別,大學要求同學們自主學習、獨立生活、全面發展。陳吉寧則在《如何讓大學生活更有意義》的主旨演講中,建議天之驕子們學會“做人”、學會“獨立”、學會“珍惜”。李曉紅則要求新生們做“心胸寬闊、昂揚向上,追求真知、求是拓新,情趣廣泛、智慧博雅,眺望世界、敢於擔當”的“四有”武大人。

  還有校長在演講中發表承諾,像北師大新任校長董奇就再次強調了“四不原則”:即:不申報新的科研課題,不招收新的研究生,不申報任何教學科研成果獎,個人不申報院士。

  強調自由發展和獨立思考

  在今年的開學典禮演講中,像“根叔”一樣,有多位校長都談到了自由發展和獨立思考的重要性。

  據報道,“根叔”對“自由發展”的表述是這樣的:在大學的自由發展意味著“成為你自己”。“但‘成為你自己'絕不只是有好的成績,這意味著你要有自由意志,要有獨立的人格和鮮明的個性。”他認為,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學生培養成某種工具,而是讓學生自由發展,“這樣你們才能成為有活力、有創造力、有鮮明個性的人。”

  他還在演講中引用了溫家寶總理的表述“大學就該有獨立之精神、自由之表達”稱,華中科大將創造條件讓學生們自由發展。

  教育部原新聞發言人王旭明曾在微博上感嘆道,在今年眾多的大學校長畢業演講中,唯有陳吉寧校長告誡學生要“不唯眾、不跟風,不在意在普通的道路上是否比別人走得更快,而是具有從容地行走在無人知曉的荒原上的勇氣”。王旭明説:“陳校長一席話值得所有大學生記住,當下稀缺幾無呵!”

  8月16日的開學典禮上,陳吉寧再次冀望新生們“學會‘獨立',能夠獨立生活,善於獨立思考,養成獨立人格。”這種表達與1個月前的演講內在精神相貫通。

  他説:“陳寅恪先生講‘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倡導的就是獨立思考、獨立人格……獨立生活是一種自主、自立的生活態度,讓大家能夠獨自面對和處理生活學習中的困難和選擇。獨立思考是一種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讓大家遇事不跟風、不盲從、不隨波逐流。獨立人格是一種不依附他人和權威,具有自我人性與追求的精神品格。只有學會了獨立思考、具備了獨立人格,才能幫助你們激發好奇心、啟迪想象力、建立批判性思維,才能促使你們真正走向成熟,也才意味著你們可以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

  孔子和蔡元培被校長們引用最多

  近年來,由於社會對大學校長演講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也有人在總結成功的校長演講所需要的技巧,比如加入動人的回憶,新潮的語句,善於引經據典,增強演講內容的時效性與針對性,等等。

  記者特意留意了校長們引經據典的情況。這一次,上海的兩所大學——復旦和上海交大又出現了相似性。

  以引用的文字數量論,復旦的楊玉良校長引用的最多,光引用蔡元培的表述就多達4處,最長的一處達300余字。楊校長自己也稱,他的演講“更主要是引用先賢們的話。我認為他們説得都很精闢,毋須太多的詮釋。”

  以引用來源論,上海交大張傑校長走在了前面,一共有11處,古今中外都有涉獵。比如,他從《易經泰卦》中的“天地交而萬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來闡釋校名的由來,以美國著名思想家艾倫布魯姆的“大學是一個以理智為基石的國家的神殿”來闡釋什麼是大學,演講末尾,他更是引用北宋大儒張橫渠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來描述他對大學教育的最高嚮往。

  陳吉寧也引述了多位名人的表達,如曹禺、陳岱孫、季羨林、朱鎔基、陳寅恪、楊絳、錢鐘書等,這些人有個共同的特點,全都是清華大學的校友,既無古人,也無外人,展現了清華人才之盛。

  從被引用的名人來看,孔子和蔡元培是被引用最多的。孔子被譽為“萬世師表”,是中國從古到今最被推重的大教育家。蔡元培因改革北大而奠定了中國現代新式教育的基礎,他對大學功能和定位的認識如“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大學以教授高深學術,養成碩學閎才,應國家需要為宗旨”等,經常被引用,可以説是對“大學是什麼”最經典的論述。

熱詞:

  • 開學典禮
  • 大學校長
  • 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