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共中央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

發佈時間:2012年09月02日 10: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編者注:本文原載於人民網,轉載僅為提供資料。

  中國共産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根據黨的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關於在建設物質文明的同時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戰略決策,以及1985年黨的全國代表會議的精神,根據我國全面改革發展的要求,回顧和討論了幾年來精神文明建設的成就和面臨的問題。全會認為,適應新的形勢,進一步明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指導方針,加強這方面的工作,對於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順利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

      一、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

  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佈局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定不移地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堅定不移地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堅定不移地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並且使這幾個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進。全黨同志必須從這個總體佈局的高度,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特徵。在社會主義時期,物質文明為精神文明的發展提供物質條件和實踐經驗,精神文明又為物質文明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為它的正確發展方向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關係社會主義興衰成敗的大事。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著撥亂反正的勝利和全面改革的展開,隨著物質文明建設的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我們黨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發揮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精神和創造活力,對社會主義的認識突破一系列僵化觀念而提高到新的水平;全國安定團結,民主法制逐步健全,廣大幹部和群眾的積極性顯著提高;群眾性的精神文明建設活動廣泛展開,積累了許多新鮮經驗;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風尚開始樹立,教育科學文化日趨繁榮;黨的優良傳統在發揚,黨風和社會風氣在好轉。這是主流。同時必須看到,精神文明建設在許多方面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同改革和開放的形勢不相適應,對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還缺乏足夠的認識,實際工作中指導方針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黨內和社會上一些嚴重的消極現象還有待我們用很大努力去消除。全面地估計精神文明建設的現狀,充分地認識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緊迫性和長期性,才能堅持不懈地把這方面工作抓上去,否則就會貽誤全局。

  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它的全面展開,是近幾年來我國形勢發生巨大變化的一個重要標誌。全面改革和對外開放給社會主義事業帶來強大活力,對精神文明建設是巨大的促進。隨著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完善,人們的思想意識、精神狀態發生深刻的變化,同時也對精神文明建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能不能適應這種要求,形成有利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全面改革的輿論力量、價值觀念、文化條件和社會環境,有力地抵制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的腐朽思想,防止種種迷失方向的危險,振奮起全國各族人民的巨大熱情和創造精神,用幾代人的努力建設起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重大考驗。應當相信,我們有黨的正確領導,有馬克思主義的指引,有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基本經濟政策,有人民民主政權和社會主義法制,尤其是有廣大人民對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的堅決擁護,只要在大力推進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不斷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就一定能夠達到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的。

  總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決定了它必須是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精神文明建設,必須是促進全面改革和實行對外開放的精神文明建設,必須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精神文明建設。這就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本指導方針。

      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是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人的素質是歷史的産物,又給歷史以巨大影響。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努力改善全體公民的素質,必將使社會勞動生産率不斷提高,使人和人之間在公有制基礎上的新型關係不斷發展,使整個社會的面貌發生深刻的變化。這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獲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精神文明建設,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兩個方面,滲透在整個物質文明建設之中,體現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不單是思想文教部門的任務,而且是各條戰線和一切部門的任務,是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勞動者、愛國者的共同的長期的任務。

  在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黨在長時期內的重大失誤,就是沒有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仍然堅持以階級鬥爭為綱,輕視教育科學文化建設,極端誇大意識形態領域的階級鬥爭,直到發生“文化大革命”那場內亂。我們黨總結歷史經驗,明確指出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階級鬥爭在一定範圍內仍將長期存在,但已經不是主要矛盾,我國社會存在的矛盾大多數不具有階級鬥爭的性質。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就要牢記歷史教訓,正確處理社會主義社會的各種矛盾,堅持對思想性質的問題採取討論的方法、説理的方法、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就是説,用教育和疏導的方法去解決;堅持一切著眼于建設,把注意力集中到團結人民、充分發揮人民的社會主義積極性和創造精神上來,集中到滿足人民的文化和精神需要上來,集中到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上來,歸根到底,集中到促進社會生産力的發展上來。

  近代世界和中國的歷史都表明,拒絕接受外國的先進科學文化,任何國家任何民族要發展進步都是不可能的。閉關自守只能停滯落後。我們堅決摒棄維護剝削和壓迫的資本主義思想體系和社會制度,摒棄資本主義的一切醜惡腐朽的東西,但是必須下大決心用大力氣,把當代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先進的科學技術、具有普遍適用性的經濟行政管理經驗和其他有益文化學到手,並在實踐中加以檢驗和發展。不這樣做就是愚昧,就不能實現現代化。對外開放作為一項不可動搖的基本國策,不僅適用於物質文明建設,而且適用於精神文明建設。

  中華民族是有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偉大民族,在古代文明史上長期處於世界的前列。在近代,由於封建制度的腐朽和帝國主義的侵略而落後了。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人民大革命,帶來中國歷史的巨大變化。新中國的成立,在社會主義基礎上開始了偉大的中國文明的復興。自從我們國家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時期,更賦予這個復興以新的強大生機和活力。這個復興,不但將創造出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而且將創造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批判繼承歷史傳統而又充分體現時代精神的,立足本國而又面向世界的,這樣一種高度發達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三、用共同理想動員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把我國建設成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就是現階段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到本世紀末,要使我國經濟達到小康水平;到下世紀中葉,接近世界發達國家水平。這個共同理想,集中了我國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勞動者、愛國者的利益和願望,是保證全體人民在政治上、道義上和精神上團結一致,克服任何困難,爭取勝利的強大的精神武器。為了實現這個共同理想,一切有利於建設四化、振興中華、統一祖國的積極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於民族團結、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積極思想和精神,一切用誠實勞動爭取美好生活的積極思想和精神,都應當加以尊重、保護和發揚。這樣,才能在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來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上,真正克服長期造成嚴重危害的狹隘觀點,使共産黨員和非共産黨員,馬克思主義者和非馬克思主義者,無神論者和宗教信仰者,國內同胞和國外僑胞,總之,使全體勞動者和愛國者,都緊密地團結起來,積極地行動起來,為實現共同理想而奮鬥。

  我們黨的最高理想是建立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共産主義社會。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這個最高理想都是我們共産黨人和先進分子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則是實現最高理想的必經階段。對於我們共産黨人來説,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奮鬥,也就是為黨的最高理想而奮鬥。如果在這個現實鬥爭中不忠誠、不熱情,那就是有意無意地背離黨的最高理想,就不是一個自覺的共産主義者。因此,共産黨員、共青團員和先進分子都要同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一道,把共同理想同各行各業、各個地方、各個集體的發展目標和建設任務結合起來,同各自的崗位職責和人生追求結合起來,立志建設,立志改革,艱苦奮鬥,勤儉建國,腳踏實地幹事業。在我們時代,榮譽屬於為建設祖國、保衛祖國而堅韌不拔,壓倒一切困難,做出卓越貢獻和光輝榜樣的人們。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就越大,廣大人民群眾對實現共同理想的信念就越堅定。要善於運用建設和改革的現實成就和群眾的切身經驗,進行生動的理想教育。同時要採取多種形式,幫助廣大幹部和群眾特別是青年逐步深入地理解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社會發展規律,理解我們民族的光輝歷史和革命傳統,理解百多年來我們民族的深重災難和反帝反封建的英勇鬥爭,理解當代世界的進步、矛盾和人類的前途,以提高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把理想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

  我們的愛國主義是和國際主義緊密聯絡在一起的。中國的發展進步是世界發展進步的一部分。我國人民在同世界各國人民的交往中,要堅持和平友好、平等互利、互相支持、互相學習。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勝利,是對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爭取人類進步事業的貢獻。

      四、樹立和發揚社會主義的道德風尚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要求,是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要使“五愛”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體現出來,在全國各民族之間,工人農民知識分子之間,軍民之間,幹部群眾之間,家庭內部和鄰里之間,以至人民內部的一切相互關繫上,建立和發展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關係。

  道德是經濟基礎的反映,而不是脫離歷史發展的抽象觀念。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不但必須實行按勞分配,發展社會主義的商品經濟和競爭,而且在相當長歷史時期內,還要在公有制為主體的前提下發展多种經濟成份,在共同富裕的目標下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全民範圍的道德建設,就應當肯定由此而來的人們在分配方面的合理差別,同時鼓勵人們發揚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相結合的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發揚顧全大局、誠實守信、互助友愛和扶貧濟困的精神。社會主義道德所要反對的,是一切損人利己、損公肥私、金錢至上、以權謀私、欺詐勒索的思想和行為,而決不是否定按勞分配和商品經濟,決不能把平均主義當作我們社會的道德準則。同時必須指出,社會主義是向共産主義高級階段前進的歷史運動。我們社會的先進分子,為了人民的利益和幸福,為了共産主義理想,站在時代潮流前面,奮力開拓,公而忘私,勇於獻身,必要時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這種崇高的共産主義道德,應當在全社會認真提倡。共産黨員首先是領導幹部,尤其是堅定不移地身體力行。總之,在道德建設上,一定要從實際出發,鼓勵先進,照顧多數,把先進性的要求同廣泛性的要求結合起來,這樣才能連接和引導不同覺悟程度的人們一起向上,形成凝聚億萬人民的強大精神力量。

  在我們社會的各行各業,都要大力加強職業道德建設。首先是黨和國家機關的幹部,要公正廉潔,忠誠積極,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反對官僚主義、弄虛作假、利用職權謀取私利。還要加強那些直接為廣大群眾日常生活服務的部門的職業道德建設,反對和糾正帶有行業特點的不正之風。在我們社會裏,人人都是服務對象,人人又都為他人服務。我們社會對人的關心,社會的安寧和人們之間關係的和諧,是同各個崗位上的服務態度、服務質量密切相關的。

  在社會公共生活中,要大力發揚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尊重人,關心人,特別要注意保護兒童,尊重婦女,尊敬老人,尊敬烈軍屬和榮譽軍人,關心幫助鰥寡孤獨和殘疾人。要遵守公共秩序,講文明禮貌。要提倡人人愛護公共財物,保護環境和資源,自覺履行對國家和社會的義務。在國家安全受到威脅,社會公共安全受到危害的時候,要挺身而出,英勇鬥爭。

  在廣大城鄉要積極開展移風易俗的活動,提倡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克服社會風俗習慣中還存在的愚昧落後的東西。婚嫁喪葬中的陋習要改革,封建迷信要破除。這種改革,要在尊重健康民俗的前提下,在自願基礎上,由群眾自己來進行,共産黨員、共青團員要率先倡導。

  社會主義道德作為人類文明中道德發展的新境界,它必然要批判地繼承人類歷史上一切優良道德傳統,並要同各種腐朽思想道德作鬥爭。封建道德在我國影響很深,今天我們社會關係中殘存的宗法觀念、特權思想、專製作風、拉幫結夥、男尊女卑等,本質上都是封建遺毒的反映。由於半殖民地社會歷史條件而産生的奴化思想,以及資本主義的腐朽思想,在我國也有很深影響,並且往往同封建腐朽思想相結合。因此,從社會生活各方面克服這些腐朽思想道德的影響,是艱巨的長期的工作。

      五、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紀律的教育

  高度民主是社會主義的偉大目標之一,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體現。在人類歷史上,在新興資産階級和勞動人民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鬥爭中,形成民主和自由、平等、博愛的觀念,是人類精神的一次大解放。馬克思主義批判地繼承資産階級的這些觀念,又同它們有原則的區別。從根本上説,資産階級民主是為維護資本主義制度服務的。社會主義在消滅階級壓迫和剝削的基礎上,為充分實現人民當家做主,把民主推向新的歷史高度開闢了道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中的主要歷史教訓,一是沒有集中力量發展經濟,二是沒有切實建設民主政治。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強調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強調民主要制度化法律化,強調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活動,切實推進黨和國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經濟管理的民主化、整個社會生活的民主化。近來中央著重提出政治體制改革,就是要在堅持黨的領導和人民民主專政的基礎上,改革和完善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進一步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這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作,中央將經過充分調查研究,作出部署,有領導有步驟地進行。

  民主和法制、紀律不可分。社會主義法制,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的合法權利和利益,調節人們之間的關係,規範和約束人們的行動,制裁和打擊各種危害社會的不法行為。不要社會主義民主的法制,決不是社會主義法制;不要社會主義法制的民主,決不是社會主義民主。只有大力加強以憲法為根本的社會主義法制,加強勞動紀律和工作紀律,同實際生活中種種壓制和破壞民主的行為作鬥爭,才能推進並保證經濟建設和全面改革的順利發展,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搞資産階級自由化,即否定社會主義制度、主張資本主義制度,是根本違背人民利益和歷史潮流,為廣大人民所堅決反對的。

  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的建設,根本問題是教育人。要從小學開始,在進行理想、道德、文明禮貌等教育的同時,進行民主、法制和紀律的教育。要在全體人民中堅持不懈地普及法律常識,增強社會主義的公民意識,使人們懂得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懂得與自己工作和生活直接有關的法律和紀律,養成守法遵紀的良好習慣。公民都要遵守憲法,黨員還要遵守黨章。在法紀面前人人平等,絕不允許有任何超越法律和紀律的特殊人物,這應當成為我國政治和社會生活中不可動搖的準則。

  人民民主專政是保護人民、保衛四化的強有力武器。要依法打擊一切破壞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敵對分子,依法懲處經濟罪犯和其他刑事罪犯,依法禁止和取締賣淫、吸毒、賭博、傳播淫穢錄像書刊等危害人民的違法犯罪行為。

      六、普及和提高教育科學文化

  教育科學文化既是物質文明建設的重要條件,也是提高人民群眾思想道德覺悟水平的重要條件。當今世界,科學越來越成為推動歷史進步的革命力量,成為代表一個民族文明水平的重要標誌。我們進行現代化建設,應當更加自覺地依靠科學,發揚尊重科學、追求知識的精神,努力在全民族範圍扎紮實實地組織教育科學文化的普及和提高。

  教育、科學、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衛生、體育、文物、圖書館、博物館等各項文化事業,都有各自的重要作用。要從我國地域遼闊、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的實際出發,爭取使這些事業獲得一個大的發展。尤其是教育和科學,作為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戰略重點,如果得不到應有的發展,不但精神文明建設上不去,經濟建設也將沒有後勁。國家要從政策上、資金上保證這些事業的發展,並且鼓勵社會各方面力量支持這些事業。各地都要制訂文化事業發展的具體規劃,並象完成經濟建設任務一樣,確保完成文化建設任務。

  我國文化事業的社會主義性質,要求必須把社會效益作為最高標準。要努力提高精神産品質量以滿足群眾的廣泛需要,並且進行文化管理體制的改革,改善經營管理,促進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

  教育科學文化工作者在精神文明建設中擔負著光榮艱巨的使命,應當認識時代和人民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業務素質。各級領導機關,要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和組織知識分子同人民群眾創造新生活的豐富實踐結合起來,廣泛吸收他們參與各方面建設和改革工作的諮詢和決策;對有突出貢獻的人才和重點工作,從條件上給予有力支持;對優秀精神産品和優秀工作者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特別要辦好若干種代表我們民族科學文化水平的、被視為崇高榮譽的獎勵。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並在我們各方面實際工作中仍是有待進一步解決的重大課題。知識分子地位的真正提高和作用的充分發揮,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的親密團結和共同奮鬥,是現代化建設必定成功的可靠保證。

      七、馬克思主義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指導作用

  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根本,也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作為工人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全人類精神文明的偉大成果的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事業和黨的領導的理論基礎,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整個精神文明建設起著重大的指導作用。我們的理想建設、道德建設、文化建設、民主法制觀念建設,都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建設。

  馬克思主義是在歷史和科學的前進中不斷豐富和發展的科學,它並沒有結束真理,而是在實踐中不斷地開闢認識真理的道路。中國和世界已經和正在發生的巨大變化,一方面證明馬克思主義的偉大生命力,一方面要求我們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創造性地解決新問題。新時期我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的任務,就是要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方面,研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全面改革的新情況、新經驗、新問題,探索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規律;同時要研究當代世界的新變化,研究當代各種思潮,批判地吸取和概括各門科學發展的最新成果。只有從實際出發,以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勇於突破那些已被實踐證明是不正確的或不適合變化了的情況的判斷和結論,而不是用僵化觀念來裁判生活,馬克思主義才能隨著生活前進並指導生活前進。這既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又是發展馬克思主義,兩者統一在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之中。離開實踐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創造的觀點,就談不上堅持馬克思主義。把馬克思主義當作僵死的教條,是錯誤的;否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認為馬克思主義“過時”而盲目崇拜資産階級某些哲學和社會學説,也是錯誤的。

  社會主義在實踐中,現代化建設和全面改革是極其複雜的創新事業,沒有也不可能有現成的答案,理論上和工作上的不同意見是會經常發生的。必須堅決執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支持和鼓勵以科學研究為基礎的大膽探索和自由爭論,使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研究大大活躍起來,使各項決策建立在更加民主和科學的基礎之上。政策和計劃的決定,要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則。學術和藝術問題,要遵守憲法規定的原則,實行學術自由,創作自由,討論自由,批評和反批評自由。這樣做的目的,是正確發揮馬克思主義對學術和藝術的指導作用,造成科學文化發展所必需的安定團結的環境和民主和諧的氣氛,使它們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

  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和從事意識形態工作的幹部,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沒有認真的學習,堅持和發展就無從談起。在群眾特別是青年中,也必須積極倡導學習馬克思主義。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教育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形勢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結合起來,同各種歷史文化科學知識的學習結合起來,同群眾的思想狀況結合起來,克服忽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的傾向,克服學習內容脫離實際和形式呆板單調的缺點。

      八、黨組織和黨員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責任

  工人階級是我國的領導階級。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産黨,是領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核心力量。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精神文明建設中的責任,一是加強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設,特別是搞好黨風;二是以模範行動和艱苦工作,組織和推動全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

  黨風問題是關係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我們黨作為領導全國政權的政黨,黨員幹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還是做官當老爺,以權謀私,淩駕於人民之上作威作福,成為黨風建設中一個特別重大的問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通過撥亂反正和全面整黨,在恢復和發揚黨的理論聯絡實際、密切聯絡群眾和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必須指出,反對不正之風的鬥爭是長期的,一定要堅決持久地進行下去,貫穿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全過程。建設好的黨風,思想教育很重要,制度建設也很重要。必須努力改革和完善黨的組織制度和工作制度,嚴格執行黨的紀律,建立和健全黨內監督制度和人民監督制度,使各級領導幹部得到有效的監督。

  共産黨員首先是領導幹部,應當隨時隨地在人民群眾中做模範:做努力工作、好學上進的模範,做不尚空談、多幹實事的模範,做堅持改革、勇於開拓的模範,做維護群眾利益、帶領群眾勤勞致富的模範,做遵紀守法、同不正之風和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的模範。一句話,做兩個文明建設的模範。黨組織應當經常討論和檢查黨員起模範作用的問題,表揚先進,督促後進。

  在新形勢下堅持兩個文明一起抓,是全黨面臨的新課題。從中央到基層的各級黨組織,必須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加強對精神文明建設的領導。要努力摸索規律,研究政策,組織和協調各方面力量,扎紮實實地做好工作,不搞形式主義。

  思想政治工作是經濟工作和其他工作的有力保證。要努力適應新時期的需要,開創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無論從事哪方面工作的幹部,都要做人的工作。領導幹部要經常到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中間去,同群眾一起商量解決人們普遍關心的各種思想問題和實際問題。要建設好一支精幹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關心和幫助他們的工作,鼓勵他們不斷提高思想和業務水平,以熱情為群眾服務的行動和卓有成效的工作來贏得群眾信任,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本決議著重解決新形勢下進一步明確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問題。各部門、各地方、各單位的黨組織應當把中央的指導方針同自己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作出具體實施的規劃和安排。中央將在這方面加強指導。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保衛祖國的鋼鐵長城和建設祖國的重要力量,是一支有高度思想覺悟、良好道德品質和嚴格組織紀律的軍隊,對全民族有巨大的精神影響。軍隊要加強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設,積極參加全國精神文明建設。有關這方面的工作,由中央軍委按照決議精神和軍隊的特點作出部署。

  全會號召黨的所有組織和全黨同志,認真學習討論這個決議,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切實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工作,把兩個文明建設和全面改革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熱詞:

  • 中共中央
  •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 指導方針
  • 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