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從“逃離家鄉”到“固守家鄉”

──記華潤希望小鎮的創業女將田秋香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29日 10:5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001年,當田秋香穿著高跟鞋一路顛簸輾轉汽車、船舶跟著準丈夫第一次走進泥濘不堪的廣西百色永樂鄉時,時年21歲的她,作為外來媳婦,對這個小鄉村的第一印象並不好,“當時路上都是泥,穿著高跟鞋一腳踩下去,你就別想再走動第二步,當時我就下定決心,結完婚外出打工,遠離這裡。”

    田秋香在自己的林下雞一號養殖棚外

    然而11年後的今天,還是站在當初的那個村頭,已經32歲的田秋香指著更名為“希望小鎮”的村子,卻向記者説出了這樣一番話:“現在,無論如何,我也不會離開這裡,不會進城買房,也不再外出打工。我們,過得要遠比城裏人幸福。”

    11年的時間,是什麼,改變了這個立志遠離農村的打工妹,又因何,讓她決心紮根于這個曾經並不喜歡的小鄉村?

    一個夢想 外來媳攜夫離村打工

    對於百色永樂鄉的第一印象,儘管11年過去了,田秋香依然記憶深刻,“我清楚地記得來這個村子沒有公路,下了汽車還得坐船,船到岸還得走一段山路,路上都是泥漿”。那次回鄉,是田秋香跟著在東莞打工認識的準丈夫回鄉結婚,雖然和丈夫同為百色人,但那確是田秋香第一次來到永樂鄉。當時,田秋香即將嫁進來的這個小鄉村,並沒有給她留下好印象,“村子給我的感覺好窮,連路都沒有”。

    於是,結完婚,田秋香便跟著丈夫再次外出赴深圳打工,而這一走,就是8年。8年時間裏,夫妻倆每年能掙下兩三萬,然而在深圳打工8年,田秋香卻始終感覺無法融入這個大都市,“深圳好是好,可沒有家的感覺,為了掙錢,孩子也只能扔在家裏當留守兒童,學習生活都照看不了。”

    原本想遠離村寨的田秋香説,那段日子,自己一直在回鄉與繼續留在外面打工之間糾結。

    一次機遇 打工妹決意返鄉創業

田秋香接受網絡媒體走進央企記者採訪

    就在田秋香糾結徘徊之時,2008年6月,一個從家鄉傳來的消息讓她看到了希望。“當時聽家人説華潤集團要來百色幫扶,建希望小鎮,村裏人都不知道華潤是幹什麼的,但我在深圳打工經常看到華潤萬家超市,我知道有這麼個公司,就覺得這是個大好機遇。”沒有多想,田秋香就坐火車回到了家。

    而當時,華潤在百色的幫扶還沒有正式開始。

    回家後的田秋香花了4000多元,買了第一批20頭豬苗,開始養殖生豬。可沒想到,生豬出欄時,這20多頭豬的銷路卻成了問題。“當時價格太低,養的豬根本沒有人要。”就在田秋香焦頭爛額之際,華潤集團百色幫扶項目組的援助,讓田秋香的20頭豬順利出欄,並全部直供給華潤五豐。“每公斤大約可賺2元,這比以前一天一跌價的收入要穩定、有保障。”這一次,田秋香嘗到了甜頭,也因為華潤的幫扶篤定了創業信心。

    “用華潤項目人員專業的話説,他們是通過産業幫扶為我們輸入‘造血’細胞,改變傳統的農村經濟模式,從而提高農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通過華潤萬家、華潤五豐等利潤中心的銷售網絡,幫我們把産品賣出去。”田秋香説,當時自己養殖的豬都由華潤五豐包銷,並給予技術指導,甚至還以“保護價”獲取了穩定的收益,於是,她決定加大養殖規模,不僅養豬還開辦養雞場。

    當時由於本錢不夠,華潤承諾養殖戶每養一隻雞便借給他們10塊錢,2008年田秋香養了300隻雞,2009年增加到了7000隻, “最開始大家都不敢養,一怕賣不出去,二沒有本錢,三也沒有技術。華潤正好在這三個方面打消了我們的顧慮。”

    一個決定 農民工變身養殖專家

田秋香在自己的林下雞一號養殖棚喂雞

    在華潤産業幫扶的幾年時間裏,田秋香的養殖規模成倍增長,從當初的300隻雞發展到2011年的60000隻,每只雞實現最低利潤2元,每年收入10多萬元。田秋香説,2012年,自己所培養的林下雞養殖規模將達到10萬隻,申請註冊屬於自己的品牌,並把養殖規模擴展到20萬隻,是近兩年的目標。

    而在田秋香由一個返鄉打工妹變成養殖大戶、做起老闆娘的同時,她的另外一個角色也在華潤産業幫扶的過程中凸顯。

    2012年初,在華潤集團的産業幫扶下,希望小鎮成立了林下雞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田秋香因為養殖技術過硬,經驗豐富,被合作社成員推舉擔任合作社技術總監,並成為了華潤五豐行的一名正式員工。田秋香一邊擴大自家養殖廠的經營規模,一邊給村裏其他養殖戶做技術指導。截止目前,合作社擁有希望小鎮以及周邊鄉鎮共80多家養殖戶,每年實現林下雞銷售近50萬隻。

    談起回鄉創業的最大感受,田秋香説,如果沒有華潤,沒有希望小鎮的産業幫扶,也就沒有自己的今天。田秋香指著煥然一新的村子向記者介紹説,經過華潤集團三年來不斷的投資改造,整個村子已經煥然一新,建了小學、幼兒園、文化站、敬老院、衛生院等一系列市政設施,寬敞的水泥路通到了村子的每家每戶。“今天的希望小鎮,已經不是當年的那個小村子了。很多人問我搞養殖賺錢了會不會去城裏買房,我肯定不會去,而且也不會再外出打工了,生活在今天的希望小鎮,遠比城裏生活得幸福。”田秋香感慨道。

    一種模式 能否被返鄉農民工複製?

    華潤百色希望小鎮是央企華潤集團利用自身資源優勢探索解決“三農”問題,實施“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發展戰略,在國內捐建的首個“希望小鎮”,旨在通過産業幫扶,積極引導和培養當地農民的市場意識,大力扶持富有地方特色、能與華潤産業發展相結合的種養業,運用創新、改革、科學的方法提高農業産出效益,推動當地農業發展模式向可循環發展的生態農業方向轉變,從而改變傳統的農村經濟模式,增加農民收入,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生活質量。

    而作為希望小鎮返鄉創業的“第一人”,田秋香在回顧自己的返鄉創業之路時坦言,自己之所以會成功,一方面源於華潤的産業幫扶,另一方面在於自己膽大,敢於走出這一步。田秋香説,希望小鎮建立後,雖然一些年輕人因為村裏生活環境的改善而選擇回鄉,但真正創業的仍在少數;自己也希望能通過自身經歷,影響和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合作社,鼓勵更多的人回鄉創業。

    對於“華潤希望小鎮”這種産業幫扶模式,華潤集團慈善基金秘書長魏耀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華潤希望小鎮的建設,是對“三農”問題的探索和實驗,並希望以此引起和帶動其他企業的關注和跟進,為中國“三農”面貌改觀提供一些可資借鑒的經驗,這種産業幫扶,也是希望將這一模式發展得長久一點。

熱詞:

  • 田秋香
  • “逃離家鄉”
  • “固守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