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人民日報:關於沿海地區統籌城鄉發展的思考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20日 05:1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當前,我國正處在城鎮化發展的關鍵時期,解決好城鄉二元結構問題,關鍵在於實現城鄉統籌發展。在這方面,東部沿海地區應解放思想、先行先試,為全國發展作出示範。

  沿海地區統籌城鄉發展必須破解的難題

  改革開放以來,沿海地區面對著兩個二元結構問題,一個是本地區城市與農村的傳統二元結構問題,另一個是本地人口與外來人口的新二元結構問題。為破解這兩個二元結構問題,很多地區進行了積極探索,但仍有一些矛盾和問題未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人口城鎮化滯後於土地城鎮化。在城市快速發展中,城市範圍快速擴大,但人口城鎮化相對較慢。據統計,沿海城市建成區面積年均增長6%左右,但城鎮化率每年僅提高1.2個百分點。

  城市服務功能滯後於人口集聚。人口快速集聚為沿海地區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也對城市服務功能提出了新需求。研究表明,我國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三個城市群普遍存在城市公共産品和服務供給能力不足、與經濟發展不匹配的現象。大量進入城市的外來人口並沒有享受到與城市居民平等的公共服務,突出表現在子女就學、公共衛生、住房租購和社會保障等方面。

  資源能源供給滯後於城市發展。沿海地區不斷加快的工業化、城鎮化以及過去粗放型的開發模式,造成很多城市出現土地、環境、能源和水等資源的透支。人多地少、資源匱乏、環境脆弱的現狀,決定了沿海城市發展必須由速度擴張向質量提升轉型。

  管理創新滯後於城鎮化進程。農民從農村轉移到城市,不是簡單的戶籍改變,還涉及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等權益的變化。同時,城鎮化對城市的規劃佈局、社區治理和社會服務等提出了新要求。

  沿海地區統籌城鄉發展的路徑

  破解沿海地區統籌城鄉發展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必須堅持改革創新。天津濱海新區作為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應在這方面進行積極探索。

  有序開發,合理引導人口流向。沿海地區快速發展,離不開農村轉移勞動力的貢獻。為吸納勞動力資源集聚,必須堅持城區與産業園區建設並舉。城區建設不盲目“攤大餅”,而應根據産業功能區需求,著力建設衛星城,強化公共服務功能。産業功能區建設不盲目求大求快,而應重點突破,確保每個地塊的投資效益和産出效益,避免資源浪費。這樣既提供了就業創業的平臺,也為農村轉移勞動力創造了條件。

  實事求是,多途徑階梯式推進。沿海地區可根據實際情況,將城鄉統籌細化為城市化、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三條路徑。城市化路徑是對納入城市和産業發展規劃、靠近核心城區周邊的農村區域,鼓勵農民逐步轉為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市民待遇。城鎮化路徑是對納入農業發展規劃並且條件成熟的區域,按照居住園區、産業園區、農業特色産業園區“三區聯動”的思路,推進小城鎮建設,尊重和保護農民以土地為核心的財産權利,鼓勵農村經濟股份化改革,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建立打工薪金、房屋租金、社會保障金、土地流轉金、集體經濟股金“五金”保障體系。新農村建設路徑是對條件尚不具備的農村區域,實施舊村改造,實現村內道路硬化、街道亮化、飲水安全化、能源清潔化、垃圾污水處理無害化和村莊綠化美化,發展特色經濟,徹底改變農村落後面貌。

  先行先試,全力推進一元化並軌。統籌城鄉發展的目標是努力實現農村居民、外來建設者享有與本地市民同等的發展權,這需要全力推進一元化改革。一是社會保障體系的一元化並軌。將本地農民、外來建設者與城市居民納入統一的城鄉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體系,實現社會救助、老齡人口服務和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鄉統籌。同時探索建立醫療、就業、養老等保險的異地結轉機制。二是社會事業發展的一元化並軌。小城鎮社區的社會事業在標準、功能、質量等方面,與城市居住社區實現統一;逐步實現城鄉公共事業投入與公共服務的均等化。三是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元化並軌。改變基礎設施建設與城鄉管理分割的格局,實現城鄉土地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開發。四是城鄉勞動力資源配置的一元化並軌。打破城鄉就業體系與就業服務制度的二元體制,全面推行農村勞動力就業培訓與引導,形成城鄉統籌的就業服務網絡。五是外來人口融入新區的一元化體制並軌。引導符合條件的農民工有序融入城市,形成以戶籍改革、住房保障本地化改革、社會保障和社區管理為重點的外來人口融入機制。

  (作者為中共天津濱海新區區委副書記、區長)

熱詞:

  • 統籌城鄉發展
  • 發展特色
  • 城鄉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