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大眾調查一汽專利侵權 “市場換技術”遭質疑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2日 07: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儘管3個月前剛剛續簽了25年的合作協議,但德國大眾還是在“蜜月期”沒結束的時候,提出對一汽的專利侵權案進行調查。由於事件的敏感性,這個消息傳出後就引發熱議,不少媒體和業內人士認為,該事件是中國汽車“市場換技術”徹底失敗的一個明證,也有不少人認為,自主品牌的整體研發實力太差,才會授人以柄。

  近日,德國媒體報道稱,大眾汽車匿名高管透露,已經就一汽集團侵權行為著手展開調查。大眾指控一汽至少正在模倣拷貝4項大眾專利技術,包括MQ 200變速箱和EA111發動機用於自主品牌車型,從而對大眾集團旗下車型形成壓力。大眾表示,一汽在未獲得技術許可的前提下“山寨”了MQ 200變速箱,該變速箱或將用於奔騰B50車型,並出口至俄羅斯市場,與大眾旗下斯柯達展開競爭,大眾可能因此將直面來源於自身技術的威脅。

  此外,大眾還表示一汽倣造了EA111發動機,並將其搭載在本土開發的車型上。EA111發動機涵蓋1.4TSI和1.6MPI兩種子型號,配備于大眾Polo、高爾夫等車型,是目前大眾小型車動力總成的主力。大眾強調,一汽大眾獲得了EA111發動機的生産許可,並得到技術藍本,但一汽本身將該發動機在長春發動機廠投産並配備本土車型,並未經過大眾同意。

  當事雙方均低調回應“家醜”

  由於一汽和大眾之間的合作關係,因此,事件走勢及雙方態度就備受關注,而且雙方對於該事件的回應上也極為謹慎和低調。一汽集團新聞中心主任邵昕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7月中下旬,剛好是一汽集團夏季設備檢修時期,因此公司都放假了,本週一才剛剛上班。“早在27日,我們就看到了相關的報道。週一一上班,我們就向領導做了彙報。但是,目前上面領導還沒給官方回復,我們這個層面也不敢表態。集團領導對此事也非常重視,會儘快給大家一個正式回應。”

  大眾中國也不願對此事做太多評價。大眾中國副總裁楊美虹剛好也在休假中,她告訴記者,由於此事源於德國媒體爆料,大眾中國方面目前也還不太了解情況,只有和總部商量決定後才能給出回應。記者了解到,德國大眾新聞發言人在對此事作出回應時表態:首先,大眾確實正在對此事進行調查;其次,大眾與一汽的合作一直很愉快,以後也還將繼續合作。

  “一汽是否承認侵權並不是問題的關鍵,此事的最終結果一定是不了了之,或者私下簽訂什麼協議,不會最終鬧到法庭上,更不會有一個明確的結果。”業內資深媒體人士認為,無論對於一汽還是大眾來説,此事都可謂“家醜”,雙方都不可能從中獲益。因此,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為什麼偏偏是一汽,而不是其他自主品牌企業。

  汽車分析師鐘師也認為,因此事指責大眾對中國實施技術封鎖是有失偏頗的,這事跟“市場換技術”也沒有必然聯絡。從法律角度上看,知識産權就是應該受到保護,即便是合作雙方,如果超出合作協議的範圍,也是一種違規行為,突破了邊界。“從技術來源上看,我覺得上汽的模式更值得推薦。上汽榮威先是吸收羅孚的技術,為我所用,然後在高端車型的核心技術上,又是跟通用購買,在世界汽車技術已經完全融合的情況下,購買也是一種技術路徑。”

  鐘師認為,如果該事件最終調查屬實,那麼對一汽的副作用還是相當明顯的。首先,雙方雖然不至於交惡,但芥蒂很難消除,大眾甚至有可能因此減少在一汽大眾的産品投放,轉投上海大眾;其次,此事也暴露出一汽集團在技術路徑和技術儲備方面捉襟見肘,這與一汽“不顧一切幹自主”的口號並不吻合。

  據汽車分析師賈新光透露,事實上,大眾與一汽的專利糾紛由來已久。早在2010年,大眾就關注到一汽在EA111發動機上的侵權行為。2010年12月,大眾汽車CEO文德恩就此與一汽集團董事長徐建一對話,後者允諾將進行調查。然而,此事並未就此了結。去年年底,大眾懷疑一汽盜用至少四項專利技術(包括MQ200變速箱和EA111發動機)用於自主品牌車型,而當時一汽的回應是,拷貝EA111發動機乃是一名研發人員的過失,一汽會對此徹查並嚴厲批評。“從全球範圍來看,知識産權是應該受到保護的,也有法律依據,一汽在這方面確實比較被動。”

  自主研發實力不能一棒子打死

  無論最終結果如何,一汽都不可避免地再次站到風口浪尖。作為共和國的長子,一汽從徐建一上任之後,便提出了“不顧一切幹自主”的口號,特別是今年來,隨著紅旗品牌的發佈和下線,一汽在自主方面的投入和成績更是備受外界關注。

  然而,6月1日國家審計署發佈的審計結果卻讓人倒吸了一口涼氣。在審計署對一汽提出的多項問題中,有一條特別引人關注,就是“一汽集團自主生産研發投入比例偏低”,該問題也被審計署列為了一汽“重大經濟決策事項存在的問題”中的頭號問題。報告指出:“2008年至2010年,一汽集團自主産品研發投入比例偏低,自主品牌汽車盈利能力不強,整車業務利潤主要來自合資合作子公司。”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證實了這一點。今年上半年,一汽自主品牌的銷量持續下滑,市場佔有率也不斷萎縮。其中,奔騰B50的銷量僅為3.7萬輛,較去年上半年的7萬輛減少了46%,市場佔有率也由去年的2.6%下降至1.7%,同時,上市僅3個月的歐朗,銷量也一直在三位數徘徊,與預期目標相去甚遠。在一汽轎車日前發佈的業績快報中也顯示,公司由去年同期的盈利8億元,轉為上半年的虧損超過4500萬元。

  在目前的情況下,自主品牌的技術路徑越來越多元化,而且在核心動力總成上也有突破,包括長城、上汽、華晨和比亞迪等企業都推出了自己的渦輪增壓系統和車型,比亞迪還推出了雙離合變速器。擅長“走出去”的長城汽車,因為過硬的産品品質,已在歐盟和泛歐市場很多區域站穩了腳跟;比亞迪雖然一度遭遇發展困境,但也確立了回歸“質量第一”的品牌理念,剛上市不久的G6,就是一款配備了渦輪增壓發動機和雙離合變速器的車型,可謂是國內第一家掌握此技術的自主品牌。

  “這幾年來,自主品牌的研發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不能因為一汽遭遇專利門事件,就對整個自主品牌的研發和技術水平一棒子打死。”鐘師告訴記者,作為一家國有大型車企,一汽確實需要從該事件中吸取教訓,真正踏踏實實搞研究,加大自主研發的力度,才能改變目前銷量下滑和技術匱乏的窘境。

熱詞:

  • 一汽集團
  • 大眾中國
  • 自主品牌企業
  • 業績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