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城市發展成果顯著 一線工作者參與見證城市成長

發佈時間:2012年08月01日 05: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人物左起分別為佟家棟、孟祥飛、劉文闖。

  資料圖片

  ●他們是普通的勞動者,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事跡,兢兢業業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揮灑汗水,貢獻智慧。

  ●他們是城市歷史的書寫者,從夏季達沃斯論壇、“天河一號”,到中新生態城,親歷輝煌歷史,見證城市成長。

  最自豪——

  達沃斯論壇落戶天津

  人 物:佟家棟,南開大學副校長

  夏季達沃斯論壇自2008年起,每兩年在天津舉行。每次,南開大學副校長佟家棟都會參加。2012年,他成為這一屆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籌備辦公室議題組組長。

  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天津的成功召開,和近年來天津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大背景分不開。2008年,夏季達沃斯論壇首次落戶天津之前,世界經濟論壇考察組曾多次考察天津的籌備情況。“他們對天津的工作非常滿意。”佟家棟説。

  很多第一次到天津的參會者説,沒想到天津這樣美麗,沒想到天津人如此熱情好客。2006年,曾有外媒評價説:“與北京近在咫尺的北方港口城市天津似乎一直都在沉睡之中。”夏季達沃斯論壇卻讓世界見識了一個騰飛的天津。

  身處其中,佟家棟更能感受到天津的變化與成長。“夏季達沃斯論壇是世界500強企業同最有發展潛力的增長型企業的對話,是同各國和地區政府間的交流。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必然要走向全球化,天津要成為新領軍者城市、成為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排頭兵,就必須借助國際性的平臺走向世界。”佟家棟説。

  依託達沃斯論壇這一平臺,天津更深入地了解了世界,世界也更多地了解了天津,很多國際交流、經貿合作、投資融資,都借助這一平臺得以實現。

  “天津舉辦夏季達沃斯論壇,不只是單純的辦會。”佟家棟説,作為夏季達沃斯論壇的參與者,他感到幸運和自豪,親歷全球高端企業聚會,見證一座城市的成長。

  最驕傲——

  加入“天河一號”團隊

  人 物:孟祥飛,天津超算中心應用研發部部長

  在讀物理學博士的時候,天津超算中心應用研發部部長孟祥飛就接觸過超級計算機,特別是在美國唸書時使用對方的超級計算機進行模擬試驗,超級計算機的優越性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9年,孟祥飛博士畢業,得知天津建立了國家超級計算機中心後,就迫不及待地加入了這個團隊,成為超算中心成立之後的第一名正式員工。

  天津超算中心是科技部2009年5月正式批准,由天津市濱海新區和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共同建設,它以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項目“千萬億次高效能計算機系統”研製成果為基礎,構建起國家級超級計算中心。這裡有著名的“天河一號”,它由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研製,它的問世標誌著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能夠研製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的國家。

  讓孟祥飛備感驕傲的是,在2010年最新全球超級計算機前500強排行榜上,“天河一號”以每秒2570萬億次測運算速度首次登頂,其運算速度超過美國“美洲虎”超級計算機1.4倍。“它計算一天,相當於一台家用電腦計算800年,他的存儲量相當於4個國家圖書館(國圖藏書量為2700萬冊)之和,能夠為全國每人儲存一張1寸照片。”孟祥飛説。

  目前,世界各大國都在積極投身於超級計算機領域的競爭。“現在,我們中國人自主研發的‘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已經在氣象、石油勘探等重要領域,以及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雲計算、生物醫藥倣真計算和動漫設計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孟祥飛説,“希望未來我們能在‘天河二號'、‘天河三號'等超級計算機的研製上取得更大的突破,為國家增輝,為百姓造福!”

  最幸福——      

  成為“生態城市實踐者”

  人 物:劉文闖,中新生態城建設局公用署署長

  中新天津生態城是中國、新加坡兩國政府戰略性合作項目,是繼蘇州工業園之後兩國合作的新亮點。2007年11月18日,溫家寶總理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簽署框架協議,兩國共同建設一個“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經濟蓬勃、社會和諧”的新型城市。

  中新生態城選址濱海新區。“這一決定,曾讓不少人捏了一把汗。”中新生態城建設局公用署署長劉文闖説,“1/3是鹽鹼荒地,1/3是廢棄的鹽田,1/3是有污染的水面,在這樣一塊荒蕪貧瘠的土地上,如何建立能實施、能複製、能推廣的生態宜居示範新城?”

  為了將生態城標準科學細化,中新生態城管委會邀請國內外眾多專家研究論證,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確定了22項控制性指標和4項引導性指標。

  從2008年1月加入中新生態城的建設團隊,4年來,讓劉文闖感到最幸福的是,“看見這塊土地像一個新生的嬰兒,每天都在變化。我們的同事都非常年輕和敬業,就像這座生態城,就像這濱海新區”。他們的努力,讓這片鹽鹼荒灘、密布曬鹽池的野地變身樹木扶疏、溪流潺潺的大園林。

  今年年底前,生態城將實現1萬名居民入住。到2015年,將全面完成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治理,地區生産總值達到200億元,常住人口達到8萬人。

  “幾年的建設,最大的收穫就是‘生態環保'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而成了包括我們建設者在內很多人實實在在的生活實踐。”劉文闖説,“現在,我們發的郵件都會提醒一句,如果不是特別需要就不必打印,很多同事都會選擇步行出行。希望未來生態城的建設一切順利,居民安居樂業,真正成為‘生態城市實踐者'。”

熱詞:

  • 城市
  • 發展
  • 成果
  • 工作者
  • 城市
  • 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