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西部地區民間投資增速超過東部地區 成經濟加速器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31日 06: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注:根據29省(市、區)已公佈數據整理

  製圖:涂清軒

  今年1—6月,東部地區民間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2.9%,中部地區增長27.5%,西部地區增長31.2%。中西部地區民間投資增速超過東部地區,民間投資已成為經濟加速器。

  地方政府對經濟發展願望比較強烈,但穩增長政策要“因地制宜”,要防止投資衝動再次井噴。

  今年上半年,各省份GDP增速相繼公佈。以10%為分水嶺,大部分東部省份的GDP增速都在10%之下,廣大中西部省份則保持較高增速,西高東低已成為經濟發展常態。

  廣大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長期欠賬,如今固定資産投資保持了較高規模,從而帶動GDP保持較高增速。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6月,全國民間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5.8%,民間固定資産投資佔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為62.1%。分地區看,東部地區民間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2.9%,中部地區增長27.5%,西部地區增長31.2%。中西部地區民間投資增速超過東部地區,民間投資已成為經濟加速器。

  外需不振,經濟增長失去強力支撐

  半年報顯示,上海、北京以7.2%的增速墊底,廣東、浙江以7.4%的增速緊隨,遼寧、江蘇、山東等省份增速都沒有超過10%。

  東部省份增速放緩,一方面是為轉型升級作出的主動調整,一方面是受出口回落影響。歐債危機持續發酵、外需不振,一些側重外向型經濟的東部省份失去了一個經濟增長的強力支撐。

  外貿是廣東省經濟的一個重要風向標。上半年,廣東省進出口貿易總值為4572.2億美元,同比增長5%,明顯拉低了廣東的整體經濟增速。上半年該省GDP增速比年度預期目標(8.5%)低1.1個百分點,僅比國際金融危機全面爆發的2009年同期高0.3個百分點,為3年來新低。

  受歐債危機影響,廣東對歐盟進出口降幅繼續擴大,進出口下降5.3%,但對香港和美國進出口總值分別增長9.2%和4.5%。美國市場增長對廣東外貿回暖起了很大作用。另外,廣東對非洲進出口總值增長62.8%,增長水平遠好于同期廣東七大主要傳統市場。

  不過對於“反彈”的判斷,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經貿研究中心副主任肖鶴飛認為,廣東外貿的反彈主要集中在4、5月,6月份出口增速環比又再回落,外貿是否真回暖仍存不確定性。

  同處東部,天津上半年GDP卻增長了14.1%,位列全國第一。對此,天津市統計局副局長張強表示,實體經濟的快速增長是天津經濟保持較快增速的基礎。上半年,天津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增長18.0%,居全國第二位。“科技進步為經濟增長注入了新的活力,上半年高新技術産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的30%。”張強説,天津市近年來把發展科技型中小企業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今年上半年天津共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9304家。

  經濟下行壓力也是調結構的動力

  相比東部省份增速回調,中西部省份增速大都保持在10%以上。重慶、貴州同為14%,四川、陜西都是13%,安徽、吉林皆達12%。專家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承接了東部地區的産業轉移,投資和建設規模較大。此外,西部地區在能源上具有優勢,借此也拉動了當地經濟的增長。

  以青海省為例,上半年,GDP增長12.3%,增速位居全國前十位。受“大氣候”影響,青海工業生産增速回落,省裏出臺促進工業生産“60條”等措施,4月份開始回暖,上半年同比增長15%,高於全國增速4.5個百分點。其中輕工業加速明顯,增速是重工業的2倍多。與上年同比增速回落的主要是高能耗、資源型行業,其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回落74.6%。

  上半年青海高能耗工業增速、房地産投資等部分指標同比下滑,全省生産總值、工業增加值增幅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民生投入和收入等繼續快速增加。青海省統計局總經濟師徐學初表示,青海工業結構偏重,上半年下行壓力也是調結構的動力,一快一慢是調控帶來的效果,初步測算萬元GDP能耗降幅高於年初所定目標。

  上半年,西部省份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在於固定資産投資較快增長,其中民間投資發揮了重要的加速器作用。今年以來,青海固定資産投資各月累計均保持35%以上的高速增長,上半年500萬元以上投資增速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其中,民間投資增長54.9%,增速同比提高一倍多,佔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四成多,其增幅是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增幅的2倍多。

  地方穩增長政策要因地制宜

  面對經濟下行的壓力,許多省份把擴大投資當做“強心劑”。上半年西部省份依靠固定資産投資拉動經濟的比例很大。貴州固定資産投資增長高達58.1%,拉動經濟增長9.6個百分點。甘肅省也以44.7%的固定投資增幅緊隨其後。海南省表示,下半年海南經濟可望企穩回升。在投資方面,海南將推進226個1163億元重點項目的建設。

  廣東省也已經明確下半年投資會明顯提速,特別是省重點項目的投資要加快。廣東省發改委主任李春洪介紹,今年廣東共安排省重點項目280項,年度計劃投資4000億元,但上半年完成投資1548億元,僅為年度計劃的38.7%。

  “長遠來講,消費是主力,但就目前情況而言,大規模拉動消費不現實。”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宏皓説,“穩增長,有效的投資是目前較好的選擇。”尋找新增長模式的經濟轉型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不可能指望一夜之間就從投資驅動轉變為消費驅動。

  宏皓表示,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各地穩增長的序幕也隨之拉開,但要防止地方政府投資衝動再次井噴從而引發通貨膨脹。

  專家表示,地方穩增長政策要因地制宜,結合自身特點。比如貴州投資應主要用於旅遊項目,而東部地區的方向則應為調整産業結構、保民生、促消費。

熱詞:

  • 中西部地區
  • 民間投資
  • 增速
  • 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