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兩岸學者談“政治互信” 指互動走入“深水區”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9日 15: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7月28日

  中新社哈爾濱7月29日電 (記者 劉舒淩)在29日繼續于哈爾濱舉行的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政治互信”是兩岸政治學者討論“和平發展回顧與前瞻”時頻頻論述的重要議題。

  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教授認為,今年3月2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與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會談的重要成果,在於國共兩黨就“兩岸同屬一中”産生交集;作為兩岸關係發展的最新突破,它比“九二共識”帶有更高的意涵。

  李義虎指出,促成“兩岸同屬一中”新共識,是提升兩岸政治互信水平的最佳選擇。

  他説,“兩岸同屬一中”與“九二共識”相比,是“強共識”。它排除了模糊性,使一個中國框架的內涵清晰化;它可以包容和兼顧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兩岸、尤其是台灣方面提出的各種統一(整合)模式及方案;以其指導處理兩岸事務擁有較大的空間和餘地。

  目前,台灣方面既希望兩岸間在“國際空間”、“安全顧慮”等方面能解決一些具體問題,但又不願意走進政治協商的過程。對此,李義虎指出,從某種意義上看,兩岸關係的再發展,所依賴的是解決問題的強烈需求,這種需求在一定條件下將轉化成一種倒逼機制。屆時,“兩岸同屬一中”將能顯示出其打通任督二脈的重要價值。

  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趙春山認為,分享經濟利益並不必然導致深化兩岸互信。

  趙春山提出,兩岸和解必須運用新思維,在其他政治、社會和文化等不同領域,建立更多的共同價值,制定更具體的規範,並建立可行的機制。他建議,兩岸應溝通“和平發展共同理念”,研商“和平發展行動準則”,以及建立“和平發展保障機制”。

  全國台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周志懷指出,兩岸關係經濟熱、政治冷,學者熱、官方冷,大陸熱、台灣冷,這“三熱三冷”現象目前未改觀,但構建長效和平機制的問題難以回避。

  他就構建該機制提出若干建議。其中第一條,就是“深化政治互信,積極探討兩岸現行規定在兩岸關係性質定位上的連結”。他具體闡釋,兩岸雙方應從各自現行規定出發,努力尋找共同點,探索出共同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有效方法。

  中國國民黨“國政研究基金會”內政組顧問周繼祥認為,馬英九當局應在第二任期就深化互信提出具體規劃,以免淪為口號。

  他指出,兩岸協商互動逐步走入“深水區”,雙方有必要強調共通之點、擴大利益共用、善用共同機會、淡化政治分歧,採取堆積木的方法,培養兩岸政治互信。(完)

熱詞:

  • 政治互信
  • 深水區
  • 兩岸關係
  • 政治分歧
  • 兩岸經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