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十六大以來中國改革發展歷程述評:奮進十年中國品格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5日 09:0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張芳曼製作

  偉大的國家自有偉大的品格,偉大的品格源自偉大的實踐。

  偉大的品格,是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的內生動力,需要在長期奮進中積澱而成。富強與文明,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為之不懈奮鬥的重要目標。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不僅使國家走向富強,也使社會文明邁向新高。在追求物質文明的道路上,當代中國人從未忘記品格的鍛造、道德的提升,崇德向善、知禮守義、開放包容……文明之風華夏勁吹,道德之花神州盛開。

  從30多年前封閉已久的國門緩緩打開,世界風撲面而來的那一刻起,我們黨就把思想道德建設作為攸關現代化命運的戰略任務,從“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到“以德治國”,再到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前20多年堅持不懈、奠定基礎,後10年接力奮進、成就卓然。可以説,黨的十六大以來的這十年,是英雄模範層出不窮的十年,是文明素養顯著提升的十年,是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十年。

  ——十年來,我國精神文明建設,一步一個腳印,楷模輩出、群星璀璨,僅這十年間就涌現了成千上萬的道德模範。文明素養的提高、高尚品格的塑造、文化胸襟的展示,激勵國人、打動世界。

  ——十年來,我們堅持以人為本、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思想不迷航,行事有依託,追求有方向,社會揚起愛國奉獻、誠實守信、團結協作、開拓創新的風帆。

  ——十年來,改革發展的精神大廈越壘越高,當代中國的精神品格日益彰顯,傳統倫理道德賦予新內涵,成為中國人心目中的“最美”追求。

  儘管面臨風險和挑戰,但30多年改革開放所奠定的雄厚物質基礎、所凝聚的廣泛社會共識、所形成的強大精神力量,使中華民族在面對社會轉型期的道德陣痛時,贏得了道德尊嚴。

  泱泱我中華,巍巍禮儀邦。改革開放特別是十六大以來的偉大實踐,已經並將反復證明:我們不僅能夠建設一個繁榮昌盛的經濟強國,而且能夠建設一個和諧奮進的文明大國。

  “最美”之花,遍地盛開

  ——中國絕不是一個冷漠自私的國度,中華民族歷來是一個崇德尚義的民族。在我們的血液中,有五千年禮儀之邦的基因;在我們的心底裏,有新時代公民的社會責任;在我們的靈魂裏,有不可動搖的道德原則

  6月的中國,張麗莉、吳斌、高鐵成、彭偉平、周玉蘭、張文華,他們的事跡如同一曲曲頌歌,在億萬人的耳畔回蕩;7月的中國,周江疆、鄧錦傑,一個個響亮的名字傳遍大江南北。

  何止是7月、6月,何止是今年、去年,一年年,一月月,有多少英雄模範、多少平凡好人,在神州大地不斷涌現。

  剛剛經歷了61年來最大暴雨的北京,更是集中展現了普通人崇德尚義、守望相助的精神品格。素不相識的私家車組成車隊到機場接送滯留乘客,一些商家打開店門為回不了家的人提供食宿,幾十個路人和救援人員一起奮力搶救被淹的車主,一位青年幾個小時擋在沒了井蓋的下水道口……

  無數人在暴雨的洗禮中,用自己的愛心和友善,呈現“最美”的道德風尚,詮釋了可貴的中國品格。他們無論何等身份,不管何种經歷,他們身上凝聚的當代中國的道德精髓,讓我們對中國的道德建設充滿信心。

  “最美媽媽”、“最美護士”、“最美教師”、“最美司機”……有人想寫一篇文章,考證一個個“最美”的稱呼是誰的發明,起自何時,緣何成為當今社會高尚道德的代名詞,何以如井噴般從四面八方涌現出來。其實,寫出這篇文章並非易事。因為“最美”沒有最初,不算發明,而是來自千千萬萬人心底的共鳴,是人們積蓄已久的精神呼喚。在經濟高速增長、物質不斷豐富的時代,國家的精神文明、公民的道德素養、民族的文化襟懷,日益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因此,當這些代表中國品格的平民英雄出現時,他們就成為“最美”的化身。

  只有富強沒有文明的國度,是一個沒有恒久生命力的國度;只有物質富足沒有精神境界的民族,不可能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更不會有多少影響力。追求品質,是經濟快速增長的時代需要;追求品格,是社會文明和諧的急切召喚。而這一切,都基於人們道德水平的提升。

  2011年10月,當“小悅悅”這個名字出現在媒體時,億萬中國人不禁為之焦慮、困惑、嘆息,大家不停地發問:我們的道德到底怎麼了?我們的身體裏是否還流淌著道德的血液?如此的逼問令人痛苦,但也足以激起人們的道德自覺。

  事實上,當醜陋現象引起人們公憤的時候,正是道德意識快速覺醒的時候。聚焦“小悅悅”現象,鞭撻“路人”冷漠,恰恰表明了社會對高尚道德的熱切期待,對新時代倫理價值的急切探求。每次關於社會不良現象的大討論,都是對公民倫理道德的一次考驗,而考驗的結果總讓人欣慰——呼喚良知、吁求正義的聲音在討論中成為時代的最強音。

  對失德敗德行為給予猛烈抨擊,對彰顯美德的善行義舉給予熱情讚美——當代中國人就是以這樣鮮明的態度表達著自己的道德追求。

  我們生長的這片土地,是孕育過無數英雄的土地;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更是一個楷模輩出的時代。十年來,以沈浩、楊善洲、王瑛等為代表的好幹部,以“當代雷鋒”郭明義為代表的普通共産黨人,以“最美媽媽”、“最美護士”等為代表的平民英雄,成千上萬,層出不窮。這是時代精神的深刻體現,是中國品格的有力表達。

  災難,是一個民族道德風尚的“試金石”。在大災大難面前,是各自為戰、袖手旁觀,還是萬眾一心、守望相助,不同的選擇,彰顯著不同的民族品格。在這自然災害頻發的十年,中國人民不僅沒有被災難所嚇倒,反而愈挫愈奮,眾志成城,其驚天地泣鬼神的救災壯舉體現了這個民族崇高的道德風貌和良好的公民素質——當非典肆虐,白衣天使捨生忘死衝在最前;當汶川和玉樹遭遇強烈地震,獻血的人潮擠爆各地醫院;當舟曲暴發特大泥石流,運送捐獻物資的車輛一眼望不到邊;當冰凍封鎖了交通,一根火腿腸、一杯熱水能在旅客手中傳遞良久……

  與美國卡特裏娜颶風災害相比、與海地地震相比、與法國夏季酷熱災害相比,中國人在自然災難面前的表現,讓即使是戴著有色眼鏡的西方媒體也不得不肅然起敬,“這是一個偉大的不可戰勝的民族。”一家美國媒體如是説。

  《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發佈後的十年裏,道德模範層出不窮,僅三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中,就有162位道德模範榜上有名,而他們的身後是更多全國各地評選出的道德模範候選人;與此同時,各省市地區的道德模範也在推選中被不斷發現,形成巨大的傳播熱潮,各單位的道德模範推舉,更讓人們身邊的感動轉變為社會的表率。一次次全國道德模範的基層巡講、“全國道德模範故事匯”巡演,讓模範事跡迅速化做社會進步的內生動力;堅持不懈的“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更讓英雄模範可親可敬可學;公民道德宣傳日、公民道德論壇,使公民的權利義務、公民的社會責任深入人心。

  道德模範的評選,把平凡生活中的善行義舉一個個發掘出來,贏得各界群眾和網民的熱烈回應、激情傳播;而在評選的同時,一大批民間選出的最美典型也交相呼應,對那些民間推舉的模範,各級黨政部門總是及時表彰,熱情獎勵。公民道德建設,已經成為黨和人民、政府與百姓共同的使命。

  “那天,杭州城只有一名司機”,杭州人民為吳斌送行的壯觀情景,讓我們深信,對新時代道德模範的推崇、熱愛,真誠地來自億萬人的內心深處。

  “最近世界上的新聞以負面為主,能在這個時候看到這樣一條好消息,令人備感溫暖”,一個美國網友看到世界各主要媒體相繼報道的中國“最美媽媽”吳菊萍後,感慨地説。“道德的奇跡來自中國,世界的好消息來自一位普通中國人”,此言此理,讓我們相信,崇德向善的當代中國品格也在影響著世界、感動著世界。

  時代命題,出色答卷

  ——在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社會轉型不斷加快的今天,中國能否在經濟騰飛的同時,避免一些國家曾經出現的“道德滑坡”,擺脫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所造成的惡劣影響,這是時代給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提出的一道嚴峻命題

  人無品不正,國無品不立。作為社會文明的基礎與核心,道德如同陽光空氣一樣須臾不可或缺。良好的道德風尚不僅是社會文明程度的“指示器”,也是社會正常運轉的“潤滑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能缺少道德的支撐。

  經濟突飛猛進,社會急速轉型,給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提出的一道嚴峻命題——中國能否避免西方發達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曾經出現的“道德滑坡”,擺脫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所造成的惡劣影響?

  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者,中國共産黨歷來高度重視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在內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併為此作出了不懈努力——

  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國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質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強調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江澤民同志提出:“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輔相成。要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

  胡錦濤同志進一步指出:“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實現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沒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沒有良好的道德規範,是無法實現社會和諧的。”

  自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十六屆五中全會,到黨的十七大、十七屆六中全會,包括思想道德建設在內的精神文明建設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戰略任務,在我國思想道德建設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鮮明地指出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應當堅持和提倡什麼、反對和抵制什麼,為全體社會成員判斷行為得失、作出道德選擇、確定價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準則和規範,引導著中國平穩度過社會的轉型期、社會矛盾的凸顯期、體制改革的深水區。

  十年來,中國的道德水準明顯提升。無論是遵規守法意識的增強還是公共秩序的改善,無論是敬業精神的自覺踐行還是文明禮儀的大力推廣,“謝謝”、“對不起”使用率的迅速提高,讓人感到,中國的道德建設這份出色的答卷來之不易。這是在克服眾多現實障礙、眾多日常積習和眾多歷史包袱的過程中取得的成績。

  從自然經濟到商品經濟,從計劃體制到市場體制,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從“熟人社會”到“陌生人社會”……中國正在以令人炫目的速度轉型。西方國家用了上百年才完成的經濟社會轉型,在中國被壓縮到了30年。

  昨天還是手握鋤頭的農民,今天就有可能是城裏做工的工人;昨天還在事業單位上班,今天就有可能變成企業職工;昨天還在自己家鄉,明天就有可能遠在千里之外……這其中,蘊含了多少悲喜交加的故事,包含著多少思想上的迷惘與困惑,不是親身經歷的人,是難以體會的。

  面對如此巨大的轉變,許多人的道德準備還遠不充分,一切都想嘗試,可底線卻不確定。舊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範不適應新的時代了,而新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範一時還沒有形成。一些誠信缺失、見死不救等失德敗德現象不斷拷問著社會良知。比如引起社會強烈反響的“毒奶粉”、“地溝油”、“蘇丹紅”,不僅對消費者身心健康造成了危害,而且破壞了社會互信和正常的經濟秩序。有人認為,這是市場經濟帶來的惡果。這種看法並不正確。與其説是市場經濟帶來了失德敗德現象,不如説是與市場經濟相配套的體制機制不健全不完善造成的。類似的混亂、敗德現象在西方發達國家也曾出現過,但隨著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嚴格執行,這樣的行為就漸漸減少了。因此,客觀地説,不是市場經濟而是市場經濟的不健全不完善,導致了中國社會轉型期道德狀況“感動與疼痛交織,憂慮與希望並存,主流進步與問題突出同在”的複雜圖景。

  處於如此複雜的大背景,處在這樣變革的大時代,中國思想道德建設,知難而上,全力推進。“三下鄉”、“心連心”、“三貼近”、“走轉改”,一次次沉向基層;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一批批創建出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年年在不斷加強。這一項項影響深遠的部署,一個個強勁有力的措施,讓精神文明的火炬照亮基層,照亮社區,照亮每一個群體的心靈。

  公民道德重在建設,國家品格重在塑造,十年來社會逐漸形成了這樣的共識。因為道德缺陷不屬於法律管轄的範圍,道德的失范不能用行政或法律手段加以解決,在社會的轉型期,在歷史的空白點,建設最需要的是耐心培育。十年來,我們沒有看到所謂的大批判,也很少見到政府部門的行政強制,我們靠樹立英雄模範、獎勵善行義舉,彰顯了榜樣的力量,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作為網民、身為大眾,也在一次次道德的交鋒中變得日益理性。今天,我國互聯網的上網人數達到5.13億,互聯網普及率已經達到38.3%。在國內事件和國際事件中,中國網民的討論激情空前高漲,隨著社會的進步、網絡道德的形成,每次討論都可以呈現理性的光芒,盲從宣泄、自負狹隘、簡單片面,逐漸被平和理性、自信自強、辯證客觀所取代。

  在國際盛會中,中國人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和志願服務的風采贏得了世界。《華盛頓郵報》報道説,北京的熱情和友好充分展示了當代中國人的精神風貌;《紐約時報》説,中國的志願者向世人傳達出了當代中國的形象:年輕、愛國,有激情並充滿自豪感。

  揚善必須懲惡。對無良企業、腐敗分子、敗德現象的查處、懲罰、譴責,如果缺乏相應的機制、法規與環境,模範的作用就會降低,正風正氣就難以持久。十年來,懲治腐敗、掃黃打非堅決有力,打擊侵權、造假、欺詐持續不斷,道德領域突出問題的專項治理格外強勁,相關的司法體制和法規建設日趨完善,而社會輿論更是對敗德現象無情撻伐。十年來,從中央到地方還制定了一整套逐漸完善的獎勵英模、保護好人的政策措施,善行義舉受嘉獎正在成為社會常態,“好人有好報”已經是大眾共識。

  高尚品格,光耀神州

  ——道德建設最需要紮根在大眾之中,中國品格最需要體現在凡人小事裏。十年來,中國的道德模範已經變得平民化,善行義舉已經日益大眾化,對高尚品格的傳播和頌揚已經從媒體記者延伸到千千萬萬的網民

  “無名托舉哥”是誰?“良心油條哥”是誰?

  他們是普普通通的中國人,但當命運把他們推上抉擇的關頭,他們身上所閃耀的道德光輝,卻如燦爛星空一樣令人仰望,他們是我們這個時代當之無愧的驕傲。

  道德之美,美在平凡,卻光彩照人。身邊的英雄,不再是所謂的“高大全”,而是存在於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他們沒有豪言壯語,他們的善舉、義舉自然而然,但卻標誌著道德建設的走向和刻度。“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作為全國道德模範評選的五個大類,真切表達出了今天我們的道德需要什麼。

  “當代雷鋒”郭明義,與雷鋒一樣,都是普通人。在日常歲月裏,他積小善而成大愛,堅持20年無償獻血,累計獻血6萬毫升,相當於自身總血量的10倍;為希望工程、身邊工友和災區建設捐款12萬元,先後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8次發起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倡議,還發起成立了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俱樂部。人們推崇他,千萬粉絲關注他,因為他平凡、可親又可學。翻開中國版圖,雷鋒傳人已經遍佈大江南北,“雷鋒小組”、“雷鋒志願者”、“雷鋒服務公司”、“雷鋒團”,由老百姓、普通黨員組成的一支支隊伍,哪需要就出現在哪,哪有困難就在哪行動。

  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更需要關懷未成年人的成長,更需要關心大學生的思想建設。目前,我國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約有3億多,他們擔當的是中華民族的明天,擔負的是偉大祖國的未來,精神文明的大廈究竟能否牢牢矗立,關鍵在他們。十年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為了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從治理網絡內容到整頓校園環境,從加強少兒文藝創作到表彰先進模範,從加強專業隊伍建設到推動全社會的更多關懷,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嶄新局面。

  十年間,志願者隊伍在中國大地迅速崛起,如今已經遍及全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處處可以看到激情洋溢的青年,大學生更是其中的骨幹。他們活躍在各大國際盛會,奮戰在每次災難的救援現場,而在街頭巷尾、日常生活的關鍵時刻也總是少不了他們的身影,首都北京如今9個人中就有一位註冊志願者,各省市自治區也都有一支龐大的志願者群體。熱情、有禮、週到、微笑,是中國志願者的寫照,也是當代中國品格的表情。

  在不斷涌現出來的時代楷模行列中,80後、90後已然成為耀眼的一代。從誠實勤勞的農民工到誠信仁義的商販,從捨己救人的大學生到敬老愛親的少年,從事業有成的白領到一心為民的戰士和警察,各種行業,各種場合,年青一代的表現令人欣慰和自豪。不久前為救人而犧牲、負傷的周江疆、王俊旺、李博亞,再次讓全國人民感受到了他們身上巨大的道德力量;而從湖北孝感老家到廣州找工作的周衝毫不猶豫地托舉起身處危險的三歲女童,河北保定市財貿學校的大專畢業生劉洪安炸出的“良心油條”,讓千萬人又一次領悟到,高尚道德對年青一代而言同樣是做人的根本。

  十年,雖然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只是短暫的瞬間,但對於善於創造人間奇跡的中國人來説,在鑄造中國品格、成就道德高地方面,已然留下了具有人文厚度、歷史深度的精彩華章。愛國、奉獻、崇德、向善、開放、包容……所有的時代楷模、所有的平民英雄,還有無數秉持善行義舉的人們,他們的胸懷、他們的境界,都已深深地融入中國品格。

  十年科學發展,中國奇跡驚艷全球;十年文明進步,中國品格閃耀世界。

熱詞:

  •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 公民道德宣傳日
  • 科學發展
  • 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