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汪洋:幸福之花只能綻放在安全和諧的土壤上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7日 09: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南方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南方日報訊 繼2011年省委十屆八次全會上提出並清晰、完整地闡釋“幸福廣東”,2011年3月18日在《南方日報》撰文再論“幸福廣東”,昨日的建設幸福廣東現場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省委書記汪洋又一次對建設幸福廣東的科學內涵進行了闡述。

  他指出,建設幸福廣東的內涵應該包括六個方面:

  一是廣泛認同積極向上的社會價值觀。這是建設幸福廣東的精神支柱。沒有共同的社會價值觀引領,就無法凝聚社會共識,難以培育共同的理想信念、廣泛接受的基本道德規範和良好的社會心態,建設幸福廣東也就無從談起。

  二是適應開放條件下的科學的社會治理模式。這是建設幸福廣東的重要基礎。特別是面對網絡化信息化加快發展的局面,面對開放、多元、充滿活力的社會格局,面對依然突出的城鄉二元結構,面對數量龐大的異地務工人員,如果不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改變計劃經濟條件下政府包攬社會治理的傳統方式,形成科學的社會治理模式,我們就不能解決好社會領域的矛盾和問題,無法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建設幸福廣東就會成為好看卻難以企及的海市蜃樓。

  三是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基本公共服務保障體系。這是建設幸福廣東的主體工程。強調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就是既要盡力而為,最大限度地解決人民群眾的實際困難,滿足人民群眾的現實需求;又要量力而行,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經濟發展水平和可持續承受能力,循序漸進地提升民生福祉,防止不切實際地吊高公眾“胃口”,搞“疾風驟雨”式的“透支”行為。

  四是安定、和諧的社會秩序。這是建設幸福廣東的題中應有之義。一個充滿衝突、公義不彰、誠信缺失的社會,必然壓縮人民群眾生存和發展的預期空間,導致安全感和幸福感缺失。幸福之花只能綻放在安全和諧的社會土壤之上。

  五是國際化、法制化的營商環境。這是建設幸福廣東的必然要求。建立國際化、法制化的營商環境,就是要建立開放公平的市場環境、透明高效的政務環境、嚴格規範的法制環境,為社會全面進步、企業長遠發展、群眾持續幸福提供制度保障。

  六是宜居宜業的城鄉環境。這是建設幸福廣東的重要載體。當前國家地區之間的競爭,説到底是城鄉發展環境的競爭。優化創業條件、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鄉品質,既能提高城鄉居民的幸福指數,又能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就業創業,在推動生態環境、人口結構、文明素質協調發展的同時,有效刺激和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社會加快轉型。

  會議

  講話

  書記時時強調民生

  □“領導幹部去黨代表工作室接訪,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

  □“要確保不能有人因為貧困上不起大學。”

  昨日下午,汪洋書記在建設幸福廣東現場會上作重要講話。他講話時多次脫稿、妙語連珠,其中,探索建立黨員領導幹部在黨代表工作室定期接訪制度、“發展的方式要轉變,但還是要發展”等精彩觀點引發熱議。

  領導幹部到黨代表工作室接訪

  汪洋説,適應開放條件下的科學的社會治理模式,是建設幸福廣東的重要基礎。經過市場體制改革,企業已經成為經濟領域的主體,黨委政府只是“裁判員”。但在社會領域,仍缺少社會治理的主體。如果落實好基層治理制度,培育一批社會治理的主體,社會就更有彈性。“我留意到省裏工青婦組織正在整合社會服務組織,這是發揮我國政治優勢、制度優勢的一種方式,既可淡化工青婦的行政色彩,又可以加強社會治理,值得重視。”

  汪洋表示,下一步要探索建立黨員領導幹部在黨代表工作室定期接訪制度,以及基層代表工作為輔助人員做好有關配合工作的制度,妥善排查化解調處各種矛盾糾紛。“一般黨代表去接訪群眾,不一定能幫助群眾解決問題,群眾就沒信心,不願意去找他們。領導幹部去黨代表工作室接訪,一方面可以提升黨和政府的形象,另一方面,可以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

  建立為民辦事問民意機制

  在談到搞好“基本民生”、“底線民生”、“熱點民生”時,汪洋説,高考錄取工作即將結束,有些孩子因為沒錢上不起大學。“廣東應該解決這個問題。無論是通過財政資助,還是慈善捐贈或其他辦法,都要確保不能有人因為貧困上不起大學。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大家都要把這件事做好。”

  汪洋説,要建立為民辦事問民意機制,努力花好民生資金,辦好民生項目。“開放社會條件下,通常不是政府直接拿主意,而是社會組織提出一種意見,其他組織和人民進行討論,政府掌握各方面意見後再來決策。”他舉例説,比如廣州有一項交通決策,不一定得先由交委拿意見,可以先由廣州市社科院提出意見,讓各方面充分討論,最後再由政府部門決策。

  夯實建設幸福廣東的物質基礎

  汪洋説,必須以加快轉型升級為重點,夯實建設幸福廣東的物質基礎。“不要片面強調速度和總量,但也需要速度和總量。發展的方式要轉變,但還是要發展。”

  他表示,惠州民生工作之所以做得好,重要原因是有經濟發展作支撐。2011年,惠州生産總值2093.1億元,比2006年翻了一番。今年上半年,增長11.8%,經濟增速在珠三角排第一。最近,省政府公佈2011年群眾幸福感測評調查結果,惠州在珠三角城市中排名第一。

  現場

  參觀

  書記現場抽查 佈置多道“作業”

  □“(保障房建設)政府不能包打天下,可以採取多種模式。”

  □“將來有一天,電子商務可能要代替實體賣場,各市要抓緊建設電子商務平臺。”

  □“希望你們通過組織活動,增強先進性和凝聚力,為老百姓多做好事,讓老百姓擁護黨。”

  昨日,參加建設幸福廣東現場會的代表冒雨參觀了惠州市技師學院、博羅縣田牌村、惠祥花園、橋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惠城區東湖社區,深入了解了惠州市建設“惠民之州”的工作經驗。汪洋書記不僅現場抽查便民服務,還借惠州經驗,現場給各地書記、市長佈置了保障房和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等多道“作業”。

  借社會力量建設保障房

  “特困戶租住保障房,每平方米只付1元錢。雖然開發商每平方米收15元,但其餘14元由政府補貼。”在惠祥花園,工作人員介紹,惠州在建設保障房過程中,注重發揮市場力量,創新實施“代建制”模式,率先探索在房地産項目中按一定比例配建的方式建設保障性住房,既解決了中等偏下收入及低保家庭住房困難,又使保障房能夠共享大型社區的交通、就學、花園、公共設施等配套。

  這一做法得到了汪洋的肯定。他説,保障房建設如果光靠政府,財政壓力很大,但如果政府向開發商補貼租金,讓其微薄盈利,那麼,社會主體投資建設保障房就有積極性。此外,這種做法有利於動態管理保障房,“貧困戶脫貧以後,政府就可以停止補貼”。

  隨後,汪洋問佛山市市長劉悅倫:“佛山有沒有這麼做?”

  “沒有。我們保障房都是政府建的。”劉悅倫回答。

  “那你們要向惠州學習!開現場會,就是要你們現場學習好經驗、好做法。”汪洋又對廣州市市長陳建華説,“廣州特困戶租住保障房也是每平方米1元,但房子是政府建的。政府不能包打天下,可以採取多種模式。”

  汪洋對各地書記、市長説,省政府已經印發了《省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創新方案》,鼓勵創新保障房建設模式,各地都要積極探索經驗。

  抓緊建設電子商務平臺

  惠州市技師學院與阿裏巴巴合作,共建全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實訓基地,大力培養社會緊缺的電子商務人才。在網上購物體驗區,TCL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公司去年網上銷售額為5億元,今年達到20億元。”

  汪洋説:“我給你們做廣告,免費!”隨後,他將這番話向現場的各地書記、市長復述了一遍,並表示:“電子商務成本最低,範圍最廣,效果最大。金融危機帶來的問題就是産品賣不出去,各市都要高度重視電子商務。將來有一天,電子商務可能要代替實體賣場,各市要抓緊建設電子商務平臺。”

  技師學院與知名企業合作,實行“訂單式培養、菜單式教學、遞進式就業”,實現學生“畢業即就業”,既解決企業招工難,又解決學生就業難。汪洋給予肯定,並勉勵學校繼續努力:“你們要培養技術工人裏面的‘博士生'!只不過大學培養的博士生是搞理論的,而你們培養的‘博士生'是搞技術的。”

  基層黨組織多開展活動

  惠城區東湖社區樓梯口,張貼著社區工作人員職責分工及聯絡電話一覽表。社區負責人説:“居民有困難,可以直接給他們打電話。”

  汪洋説:“我們抽查一下,誰帶了手機,找一個人打過去試試。”結果,這名工作人員手機關機,但很快,她就出現在汪洋面前。原來,是撥錯了一個數字。

  黨員活動室內,社區黨員正在上黨課。汪洋問:“你們支部多久開展一次活動?”負責人答:“一個月一次。”汪洋接著問:“那我們數一數,從1月到7月,每次活動的主題分別是什麼?”負責人對答如流:“1月搞社區春晚,2月到社區送溫暖,3月組織婦女活動,4月植樹,5月在社區做義工,6月推廣家庭美德、教育下一代,7月唱紅歌獻給黨。”

  “看到基層黨組織活動很正常,我很高興。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希望你們通過組織活動,增強先進性和凝聚力,為老百姓多做好事,讓老百姓擁護黨。”汪洋語重心長地説。

  本版撰文:南方日報記者 雷輝 盧軼

熱詞:

  • 汪洋
  • 調研
  • 和諧穩定
  • 幸福指數
  • 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