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以生産性服務業引領現代農業發展 樹立農業示範典型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4日 09: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科技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科技專論

  賈敬敦 張虹 張玉璽 張鵬毅

  7月11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關於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産業發展的意見》,從加強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創新流通方式、完善支持政策等十個方面對流通産業發展提出了要求。

  作為流通産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農民生産和市民消費的中間區域,我國農産品流通行業亟須重大變革。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一直行駛在快速發展軌道上,並成長為世界第二大經體,農産品生産、消費、外貿都獲得了長足發展。但是,農産品流通行業問題頻出,跟不上急劇變革,滯後於關聯行業的發展。

  農産品流通産業增值空間巨大

  國民經濟的統計數據對於農産品生産領域和消費領域的數據頗為完備,但是對於農産品流通領域沒有專門的數據。我們以德國與美國農産品流通産業的增值空間作為參考。近年來德國種植及畜牧業産值約為220億歐元,全國食品銷售額為1400億歐元。美國從事農業生産領域的人口只佔總人口的2%,但為農業生産、流通服務的人口至少佔到了總人口的17%以上,這為農業服務的體系創造了更大的增值空間。例如1991年,美國消費者在食品上的花費高達4860億美元,而農民所創造出來的價值只有1010億美元。

  這個為農業服務的體系絕大部分歸屬農産品流通産業。通過實證分析流通活動的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四要素,流通産業主體、客體、載體三組成部分,我們估算農産品流通産業大體規模10萬億元,相對於4.7萬億元的農業規模(第一産業)而言,産品流通産業增值空間更大。

  目前我國農産品流通理論總體上處於理論分析工具缺失、實踐工作隨意性大的發展階段。西方經濟學中沒有系統的流通理論體系。在“市場的均衡性”這一基本假設前提下,産品從供應到需求的協調被視為市場機制自發的功能,因而沒有考慮生産者與需求者中間的流通環節。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國建立起五大流通組織系統,並與之對應地形成五大部分流通經濟學,具有濃厚的政策解釋學學術傳統,形成了“重生産、輕流通”的宏觀經濟政策基調,影響直至今日。

  改革開放以來,農産品流通從計劃經濟體制的國家五大流通部門承擔,逐漸向社會化、民間化、微觀化和市場化轉變。流通基礎設施投資主要靠民間資本商業化投資。農産品流通基礎設施所佔公共財政投資比例非常小。根據2011年10月國家發改委發佈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報告》指出,“十一五”期間,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支出總量累計達2.95萬億元,在農産品倉儲物流方面,累計安排中央投資110多億元。商務部也實施了“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雙百市場工程”“農家店建設與改造”“農超對接”“農産品現代流通綜合試點”等工程,投資農産品流通基礎設施。但是,總體上公共財政投資規模非常有限。

  農産品流通産業發展框架

  農産品流通可以概括為:以千家萬戶農民賣菜為起點,以千家萬戶市民買菜為終點,中間是千家萬戶流通個體戶之間的“黑箱”。“黑箱”包涵了流通主體、商品特性、流通要素、市場節點、物流節點、零售網點、運輸線路、業態、業種等,共同形成一張巨大的流通網絡體系。提高農産品流通運行的效率,就需要分析網絡體系主體之間關係,行業內各環節的結構,節點網點線路之間的佈局。我國農産品流通産業的發展框架是“生産性服務業主導包裝場、配送中心、零售店三節點模式”。

  首先,我國農産品流通需要三個流通節點。當前我國農産品流通需要三個中間商,分別是面對生産者的採購商,面對消費者的零售商和溝通二者的配送商。在流通網絡體系中,中間商承擔流通節點功能,三個中間商就變成了包裝場、配送中心、零售店這三個流通節點。通俗地説,流通節點就是供需雙方直接見面的地方,通常表現為具體的交易場所,同時具有物流、商流、資金流、信息流等功能。

  其次,從流通節點到流通網絡體系依靠生産性服務業。流通節點之間需要集貨運輸、幹線運輸和城市配送等三個線路連接成一個網絡體系,流通網絡體系所需的場所設施、設備需要大額投資。由於個體戶為主的流通主體沒有足夠投資能力,於是産生了包括包裝場、配送中心、零售店、培訓服務業等在內的大量中間服務業需求。所有從事這些服務業的企業總體構成了農産品流通生産性服務業。生産性服務業在理論內涵上是指市場化的中間投入服務,即可用於商品和服務的進一步生産的非最終消費服務。生産性服務業是社會分工發展到企業內部的結果,具有由“內部化”或“非市場化”職能部門向“外部化”或“市場化”獨立企業演進的規律。我國當前農産品流通生産性服務以集群的形式存在,主要採取農産品批發市場的方式。有條件的農産品批發市場可以發展成為大型生産性服務業集團。

  最後,生産性服務業在農産品流通産業內部居於主導地位。我國農産品流通産業屬於現代服務業,包括生産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生産性服務業本身能夠形成持續高速增長的增長率,而且具有極強的擴散效應,對各個流通節點、企業的增長具有決定性影響,這就是“主導部門綜合體”具有的“結構”效益。

  生産性服務業引領現代農業發展

  隨著農産品流通産業的發展,生産、加工、流通三者的邊界日趨模糊,它們共同組成統一的産業有機體。現代農業是以消費需求為起點、現代生産性服務業和加工業發達的、農産品生産和流通融合一體的産業。要推進農業現代化,需要大力發展生産性服務業。

  與提供最終消費品的服務業相比,生産性服務業以現代設施設備、先進科技、專業人才為主要生産要素,資本、技術和知識含量較高,而且具有很強的融合性。從事農産品流通生産性服務業的企業不會局限于流通部門,而是貫穿于農産品生産的産後、産中和産前的各環節中。它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不僅體現在其自身作為利潤源泉的價值,更體現在其作為農業産業鏈各環節的紐帶而産生的“黏合劑”功能。

  但是,我國農産品流通生産性服務業的很多行業更是在改革開放後才得到發展,市場發育程度還很不夠,存在供需失衡,基礎設施設備投入不足,企業、合作經濟組織和個體戶投資能力不足,市場化、産業化、社會化發展滯後等問題。農産品流通産業現代化的需求與生産性服務業落後的矛盾,已經成為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矛盾。而改革開放以來對農産品流通行業基礎設施投資不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當前發展生産性服務業的決定性條件就是擴大公共基礎設施、設備投資,提高資本積累率。

  政府是農産品流通基礎設施的重要投資主體

  發達國家政府對農産品流通基礎設施投資巨大。在經營性基礎設施方面,法國政府每年用財政撥款對改善農産品運輸、儲備、市場、加工及銷售的設施建設項目進行補貼,此項補貼佔農業補貼的25%,設施較差地區可以達到30%—50%。在社會性基礎設施方面,德國制定了對流通職業訓練提供財政援助的《職業訓練促進法》。法國政府對流通從業人員的社會保障政策包括疾病、養老金、家屬補貼等,使流通從業人員的社會保障水平與社會上工薪階層的水平相同。在制度性基礎設施方面,美國設立流通産業的獨立管制機構,在經濟社會中發揮重要作用。

  目前我國農産品流通産業公共基礎設施缺乏,落後於國民經濟各關聯産業。同時它又是國民經濟系統中最重要的基礎産業、主導産業和戰略産業,所以應該採取趕超型的戰略産業扶持政策。通過政府強有力的介入,來增強對生産性服務業的生産要素投入,通過生産性服務業的超常規發展來帶動整個農産品流通産業結構的高度化和合理化,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具體建議如下:

  1.按照農産品流通産業發展框架,政府主導進行的三個流通節點經營性基礎設施群投資,重點投資作為生産性服務業存在方式的批發市場基礎設施群。

  2.加強立法和執法的投資,建設法制法規基礎設施。

  3.加大財政、金融投資力度,明確農産品流通設施佔國家財政支農資金的比例。創新農産品流通産業引導基金等新型産業金融方式,將市場機制引入到基礎設施的投融資領域。

  4.加大流通主體扶持,對流通主體開展流通職業訓練,促進個體戶企業化和大企業的國際化。對流通從業人員實施基本社會保障政策。

  5.強化理論研究與産業佈局規劃。

  (作者單位: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城)

熱詞:

  • 生産性
  • 服務業
  • 現代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