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好人尹升,大孝如歌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3日 19:2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採訪尹升時,這位73歲的老人幾度痛苦失聲,記者也跟着掉眼淚。尹升的哭是懷念故去的老人,記者的哭是感動於人間真情,誰能想到這位古稀老人含辛茹苦39年來義務贍養了17位孤苦無依或流落街頭的老人。

  走進天津市文史館館員尹升的家,記者不禁驚呆了。誰能想到這位身為國務院辦公廳特聘老幹部書畫指導教師的書畫家尹升住在一間不到38平米的老房子裏。房子是1985年建的,室內沒有任何裝修也沒有廁所,全部傢具是幾張老桌子和老櫃子。屋裏最顯眼的擺設是當選“2007感動河北十大年度人物”和2008年第二屆“滄州好人”典型代表時獲得的獎盃。尹升説,自己的錢都花在贍養老人身上了。

  “放心吧,只要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

  尹升今年73歲,河北青縣人,1954年起定居天津。尹升收養老人始於39年前。

  1971年,34歲的尹升是天津感光膠片廠工人。一次在城郊,尹升偶然發現一個70多歲的老人昏倒在路邊。他看著可憐,上前把老人救起。尹升給老人買藥送飯,康復後的老人和尹升熟起來,對尹升吐露了身世。老人叫趙永貴,河北滄縣人,年輕時曾當過東北軍武術團團長,後來部隊打散了,家人也相繼離世,無依無靠的老人流落到天津,在天津城郊城防口一個水坑邊用棺材板搭了6平方米小屋居住,以拾草打糞為生。昏倒是因為喝了坑裏不潔的水,拉肚子虛脫了。

  趙永貴老人生活艱難。他每天走10里地打回蘆草芽,一斤能賣一分錢,老人起草摸黑一天能打四十斤。加上拾糞的收入,一個月不到30元,難以溫飽。尹升敬重老人正直剛強,也同情他一生坎坷無依無靠。此後尹升像兒子一樣照顧老人,他每天五點起來幫老人打蘆草芽,到七點再騎自行車去上班,周末還帶着家人幫老人打草,挑水做飯。那時候尹升每月工資40多塊錢,要養活父母和三個孩子,日子過得很緊巴。但老人口糧不夠,尹升把自己的口糧送給老人,自己從乞丐手裏買餑餑吃。他帶着兒子們不分日夜和泥脫坯,整整用了三年時間幫老人蓋了兩間土房。

  1976年唐山大地震,天津也受到波及。余震未消時,尹升抱起趙永貴老人準備出屋,老人死死抓住門框不肯出去:“你快跑吧,為了我苦了你了,讓我死吧,省得再連累你們全家!”尹升拼命將老人抱出屋,對他説:“放心吧,只要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

  1978年,趙永貴老人以82歲高齡謝世。臨終前,老人拉着尹升的手説:“遇上你是我的福分,我啥也沒有,最後只能留給你一句話:你的心就是金子,可別丟了。我下輩子做牛馬來報答你吧!”尹升的妻子劉俊英一針一線為老人做了壽衣。尹升全家把所有的錢湊齊只有18元,但火化費需40元,一家人急得掉淚。殯儀館一位好心人説如果自己把屍體送過來,可以省22元,於是,尹升和兩個兒子用大板車拉着老人走了20多裏路來到火葬場。

  “親兒女都做不到”

  從趙永貴開始,尹升收養孤老漢就再沒有停止過,前後17位風燭殘年的老人,在尹升的照料下平靜、幸福地度過了人生中最後一段歲月。

  俗話説,久病床前無孝子。一個“苦”字表達不了尹升贍養老人的艱難歷程。1980年尹升的父母兄姐相繼離世,讓他的精神遭受極大打擊。1981年他從廠裏病退,每月只有31元的工資,三個兒子要上學,又要贍養老人,生活可想而知。

  尹升師從著名書畫家吳玉如、梁崎等學習古文、書畫近20年,書畫功底深厚。他給外貿公司畫過8分錢一張的標籤,給北京榮寶齋畫過20塊一張的畫,零星的收入勉強貼補家用。一度,尹升三個兒子兒媳全部失業,妻子七百多塊的工資要養活15口人。直到今天尹升每月工資只有1182元,一雙襪子補了幾十次都捨不得丟,但他從來沒有放棄自己贍養的老人。

  尹升的老鄰居齊仁良説,“老尹對待收養的老人,親兒女都做不到。”尹升照顧的17位老人享壽全部超過84歲,其中6位活過了90歲。收養之初的老人都有些疾病,尹升照料後不僅恢復健康,連感冒都沒有過。尹升的經驗就兩個字:“精心”。

  最多時候尹升贍養了四個老人。老人少食多餐,尹升一天要做五頓飯,以稀爛的粥面為主。尹升熬粥都要放三種雜糧,加牛奶,保證營養均衡;煮麵則加雞蛋,味道好。如果老人們早飯多吃一點,尹升就把午飯延一小時,午飯少吃一點,晚飯則提前一小時。

  由於腸道功能退化,老人們解大便很困難。尹升也總結了疏通辦法:下手掏,不能碰傷腸道;溫水灌,水溫要在42度左右。掏一次大便要兩個多小時,尹升累得一身大汗。為了老人心情舒暢,尹升每天陪老人聊天,帶老人散步,半夜還要起來數次看老人是不是踢了被子,有沒有不舒服。

  尹升贍養的第13位老人宮金鳳是一位抗日戰爭時期我黨的老特工,尹升不僅把他當親生父親一樣照顧,還經過多年尋訪,找到老人的入黨見證人,延續了老人中斷10年的黨齡。87歲的宮金鳳老人在生命的最後一天,緊緊握着尹升的手,留下一句話“老尹,你是個好人吶!”。

  “養其可養,敬其可敬”

  尹升贍養的老人大部分都來自農村,一般是偶然相遇,尹升在幫助對方的過程中了解對方,時時上門看望、助養,最後直接奉養。

  尹升三十餘年義務贍養老人的事跡慢慢傳開了,麻煩也隨之而來。有人説尹升贍養老人時治好了老人的牛皮癬,每天幾十個電話打來尋求“治癬秘方”;也有人“登門拜訪”給尹升送來失去自理能力或生命垂危的老人。尹升耐心一個個給人解釋:自己的贍養準則是“養其可養,敬其可敬”。

  尹升説,“他們每一個人都很善良,都是一本大書,這也是我收養他們的原因。”

  92歲的張玉峰是與尹升生活十六年,是尹升贍養時間最長的一位老人。張玉峰也是一名抗日地下工作者。尹升在北京街頭偶遇被家人遺棄的張玉峰,帶回天津家中贍養。2007年張玉峰病危,70高齡的尹升晝夜侍奉床頭半年多,喂飯擦身,端屎端尿,半夜冒雨買藥,自己累得心臟病幾次發作。為了給老人治病,尹升忍痛將恩師梁崎贈與自己的一副畫賣了700塊,這幅畫現在不知翻了多少倍,但尹升覺得只要能讓老人多活一天,花多少錢都願意。

  在尹升看來,做抗日地工很難,暴露了敵人要殺頭,既不能投親靠友,還不能回家。他們為了什麼?為了祖國。老年了孤苦伶仃,自己養他們既不屈也不冤,因為敬佩他們,真正從心底裏愛他們。

  贍養老人的過程中,尹升已經獲得了心靈上的平靜和充實,“每送走一位老人,看著他們安詳地走完一生,心裏就感覺十分蹋實和滿足。”

  尹升的善舉得到了家人的支持。老伴劉俊英是個善良的人,家裏揭不開鍋借錢養老人,她也沒有一句怨言。尹升經常教育兒子: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世代傳承下去。泱泱中華,五千年文明。我們注入其中的應是一滴清泉。老人生病,尹升實在忙不過來時,3個兒子就輪流幫忙。

  91歲的宮樹震是尹升收養的第十七位老人,2002年他被尹升接回家的時候,尹升的小屋裏已住了三位老漢,尹升自己睡在大書桌上。如今尹升與包括宮樹震在內的兩位90多高齡老人生活在一起。他也不是沒有擔心,自己已經老了,萬一哪天不能動了,怎麼照顧老人呢?他希望能多賣些畫,在河北青縣的家鄉買幾間房,蓋一所免費養老院,可以雇些人幫忙照顧老人。(來源:人民網記者朱虹)

熱詞:

  • 中國好人
  • 天津
  • 尹升
  • 贍養陌生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