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台灣文化人士尋訪山東 留下感懷帶走風光學識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3日 13:2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台灣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我本生西南,為學慕齊魯”,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宋代散文家蘇轍以此句明求學齊魯之志。誠然,孔子在這裡誕生,泰山在這裡崛起,黃河在這裡入海,無怪乎後人紛紛心嚮往之。7月1日到10日,來自台灣的近百位文化界人士在齊魯大地留下印跡,留下感懷;帶走了風光,帶走了學識。

  默罕默德説過:山不來我去。意思就是:山不會親自走到我們面前,而要我們親自去攀爬。來自台北故宮的夏紅女士動情地對記者説:“所以我們跨海而來了”,置身在泰山之巔,黃海之濱,追尋歷史的足跡,細覽博物館中的珍藏,她道:“滿滿都是收穫,滿心都是感動”。

  台灣《旺報》副總編孫瑋芒説:“一都要回歸本源”。台灣是中華文化傳統的分支,山東,這個孔孟之鄉、齊文化發祥地、中華民族聖山泰山的所在,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發源地,“只有回到本源,我們才能汲取新生的力量”。

  懷古

  “你們知道我為什麼要攜夫人一起跪在孔子墓前?”台灣德簡書院主持人王鎮華在最後一天的兩岸文化交流座談會上向在座嘉賓發問。

  將時光拉回到7月5日,兩岸文化界嘉賓行至聖人故里曲阜,到孔子墓前舉行祭拜儀式時正逢天降大雨。這座芳草清幽、古木參天的聖地,是孔子及其子孫後代的家族墓地,內有墳冢10萬餘座,亦是世界上延時最久、規模最大的家族墓地。

  祭拜儀式結束之後,人群慢慢散去。兩位老人顯現在擁擠的人群之後,神情肅穆地走向孔子墓碑前,不顧洼地中的泥水,不顧頭頂滂沱的大雨,匍匐跪地,恭敬行叩首大禮。待禮畢之時,眼中已噙著淚水。

  這兩位即是王鎮華與夫人林怡玎。他在會上告訴大家:“在文化上我們應當認祖歸宗”。每天讀《論語》,每天教授儒學,當親身走到聖人墓前,面對一尊活的“精神體”,他坦誠難掩心中激動地心情。“我在先師墓前起誓,要做‘謀道不謀食'的君子,即便應者寥寥,也要致力把中華文化傳下去。”

  無論前人曾有過多麼輝煌的文明,都無一例外地將被歷史的煙塵湮沒,人類在不斷地創造著文明,文明卻無法永生。好在我們仍然可以通過“博物館”這樣一種途徑完成中華文明的溯源儀式。

  以一個博物館同業的身份親臨山東博物館的夏紅,被山東博物館悠久又嶄新、古典又時尚的氣質所打動。館中陳列的陶瓷玉器,青銅器,石刻造像,書畫,工藝品等,無不令她感喟祖先留下的珍貴遺産值得驕傲。

  更令夏紅感到驚喜的是,在魯繡工作坊她親眼看到了正在繡制中的“鵲華秋色圖”絹本手卷。出自元代趙孟頫的這幅中國古畫現被台北故宮所收藏,身為台北故宮編纂的夏紅再熟悉不過。畫中的“華不注山”位於山東濟南,尖聳的華山和半橢圓的“鵲山”隔著平緩水岸遙遙相對,青綠設色溫潤舒朗。

  看著繡師一針一線將畫中的山水躍然絹上,滿布繡線的手卷卻依然清逸薄透,秀雅的絲線光澤詮釋水墨畫竟如此的貼切,夏紅大讚“繡工真是了得”。在她看來,如同魯繡的細膩,山東博物館也是細膩的;如同“鵲華秋色”,山東博物館也是巍峨聳立的。

  論今

  “‘情係齊魯'是一場有深度的文化之旅,幾乎囊括了山東省的文化重地。”台灣《旺報》副總編孫瑋芒告訴記者。

  整個山東的地理環境就是依山面海,依山,意味著根基穩固;面海,意味著向外拓展的冒險精神。此行孫瑋芒印象最深刻的是登泰山,一個平凡人,在海拔一千五百多米的玉皇頂上,能感到自己的不凡,個人生命被提升了高度,加持了神性。歷經五朝“封禪大典”的泰山,是君臨天下的聖山,是歷史長河中的頂峰。它高在文化義涵上,而不在於海拔高度。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是唐代詩人杜甫筆下的泰山,他曾走過,後人也來過。彼時的豪邁情懷,今朝還能被海峽對岸的台灣同胞所體悟、景仰,得益於薪火相傳、開枝散葉不斷根的中華文化的浸染。

  “異地同文,兩岸同種同情懷。” 7月2日,在濟南大明湖畔的奎虛樓舉辦了兩岸文化交流筆會。台灣知名書畫家、台中市政府參事兼主任陳志聲在揮毫寫下即興涌出的詩作後,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這樣表示。

  群賢畢至大明湖畔,文人醉墨揮仙筆,這正是當日筆會的景象。陳志聲認為,通過這種方式拉近了兩岸在文化上的交流,交換了雙方書畫發展的特色經驗。正所謂“異中求同”,這樣有利於互相激發未來兩岸之間書畫發展道路的新思路和新方向。

  “我的老師是山東人”,陳志聲告訴記者,也正因為此,登泰山、訪三孔、會文人等的齊魯遊歷行程可以説是他夢寐以求的朝聖之旅。書法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也是文化精神和文化修養的表徵,傳承著中華文化的血脈。兩岸同胞對於文化追根溯源的執著本能,非時間和空間距離能阻隔。

  一襲白衣、滿頭銀發的王鎮華每每發言都是擲地有聲,他外在的清瘦矍鑠和語言一樣散發著直指人心的力量。“22年來,我每天與經典為伴”,為了推廣“四書五經”等儒學經典,他創辦了德簡書院,冀希望于兩岸攜手弘揚儒家思想,借儒家思想沖淡資本主義的物欲。擁有海量信息的網絡時代,年輕人可能疏于閱讀經典。他因此而覺肩上使命重大,希望能憑藉微薄己力讓傳統的經典文化重回大眾視野。

  種子、細胞,都是極為渺小的事物,但卻是萌發生命的細微所在,蘊藏巨力。在創辦書院之前,王鎮華是一名建築學者。此行中他也留意了形形色色的建築,總體感覺一個字:“大”。因此他也發出警醒:人之大,非自然之大。“博大”應根植于精神內核,而應杜絕空洞的雄偉。師拜大自然,天道自衡,我們在今天依然要注意節儉,不可濫用自然資源。

  孔子曾曰:“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在這次的行程中,大陸主辦方巨細靡遺的貼心接待,也讓王鎮華感受到了兩岸同胞之間的親情厚愛。細解“忠”字,不僅在於對中華民族,對中華文化,也對兩岸同胞。如能體悟這背後的深意,也就已經完成了這場齊魯大地朝聖之旅最好的注腳。(中國台灣網記者 芮益芳)

熱詞:

  • 博物館
  • 感懷
  • 文化之旅
  • 台灣同胞
  • 台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