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小語種分數線男低女高含制度善意 補償男性弱勢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1日 02:2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今年人大首次在提前批次小語種錄取時,區別男女劃分數線。文科的男生分數線601分,女生分數線614分。理科男女線均為644分,比去年降低8分。

  隨著社會的進步,“性別分析”的理念逐漸被公眾所接受。不論是廁位比例的改善,還是公共場所母嬰室的設立,尊重女性利益訴求、維護女性合法權益逐步成為社會共識。“性別分析”,説到底就是對性別差異引起的獨特的生理需求和社會需要進行關注和滿足。

  科學研究表明,男性具有一定的語言弱勢。這一點,在實踐層面也得到印證。在高等院校,語言相關專業“陰盛陽衰”早已成為不爭的現實。以華中師範大學為例,外國語學院男女比例為1比8,有的班級20多名學生中只有一名“男代表”。高校從社會需求和自身實際出發,實行招生分數線“男女有別”,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解決性別結構嚴重失衡的問題。

  也許有人會説,教育作為社會流動的重要渠道,必須堅持“一視同仁”的公平立場,不能“男女有別”,認為招生分數線“男低女高”是對女性權利的一種侵犯。然而,對於教育弱勢群體來説,僅僅強調平等對待、機會均等並不能完全實現教育公平,必須額外地進行一些“弱勢補償”。

  正如哲學家約翰羅爾斯所言,“為了平等地對待所有的人,提供真正同等的機會,社會必須更多地關注那些天賦較低或者處於不利社會地位的人們。”這個觀念就是要按平等的方向補償由偶然因素造成的傾斜,實行對弱勢群體的“優先扶持”,用對待強勢群體和弱勢群體的差異化手段達到教育平等的目標。因此,農民工子女也好,單親家庭兒童也罷,作為教育弱勢人群,理應得到更多的社會支持。

  從這個意義上來説,招生分數線“男女有別”飽含制度善意。堅持“性別分析”,踐行弱勢補償原則,和教育公平的價值追求並不矛盾。一方面,招生機構要進一步提高“男女有別”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堅持程序正義;另一方面,公眾應摘掉“有色眼鏡”,對分數線“男低女高”進行理性解讀。

熱詞:

  • 分數線
  • 小語種
  • 教育公平
  • 男女有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