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中國經濟受外力影響有限 經濟向上週期將延續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9日 13: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7月5日晚間7點,中國央行在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議息會議之前,率先宣佈不對稱降息,此次降息距離前一次降息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與歐洲央行、英國央行貨幣政策調整時間點與預期完全符合不同的是,中國央行此次降息較為突然。市場對三個央行貨幣政策的不同預期表明,中國經濟基本面與歐元區完全不同,中國經濟會受到國際大環境影響,同時也是影響全球經濟的重要因素,但中國受外力影響的程度可控,中國經濟仍然是全球經濟的火車頭之一。

  中國經濟增速從去年三季度開始一直呈現放緩跡象,幾乎所有的經濟數據都持續下行。很多人擔心,按照這個趨勢,二季度GDP很可能“破8”,甚至見到7.5%,三季度更可能見到7%。尤其是産能過剩和高庫存,已經嚴重地影響到企業産品售價。從全國看,二季度國有企業利潤率和地方財政收入都出現斷崖式下跌,銀行業也出現壞賬率上升的跡象,做空中國的聲音又一次響起。

  但筆者認為,中國經濟的低迷走勢與歐元區完全不同,與其他新興市場國家也不同。歐元區經濟主要受到歐債危機影響,而歐債危機之所以爆發,本質是不少歐元區國家出現勞動力價值高估,這種歷史性高估一旦被市場發現,歐元長達十年的大牛市將逆轉,實體經濟也會衰退,單靠積極的貨幣政策和緊縮財政拯救經濟很難奏效。中國的情況則大不相同。中國仍屬於勞動力價值高速上升的國家,而中國的城市化和工業化包括商業化具有很多新興市場國家都不具備的比較優勢,這個歷史性大機遇是得天獨厚的。中國經濟仍處於重要的戰略發展機遇期,正因為如此,中國經濟長期向上的大週期至少還要延續二十年。

  當前中國經濟的諸多困難是如何造成的?應當承認,大週期也會有波動,也需要適度調整。中國的確存在巨大的城市化空間,但城市化和工業化不能走得太快,包括勞動力價值和勞動者收入也不能提高得太快,如果其他基本面因素不配合,就會出現失衡,例如人民幣升值預期強烈、外匯儲備巨幅增加、資産泡沫過大、房地産過熱、物價上漲過快等。

  大週期調整過程中會出現經濟小週期,但小週期不能改變大週期,更不能用過嚴的政策對衝經濟高增長。中國經濟之所以出現持續下行,甚至出現斷崖式下跌,很大程度是宏觀經濟環境過緊所致。政策面過緊,持續抑制終端需求,導致前期按照高增長預期配置的大量産能嚴重過剩,導致很多産業出現高庫存。

  6月第一次降息之後,市場反應不是很積極。此次央行突然降息打破了這種悲觀預期,未來中國經濟不僅需要將“穩增長”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甚至“穩增長”有可能向“保增長”轉向。

  既然要“保增長”,就要有更多的組合拳。從全球經濟來看,未來投入“保增長”戰鬥的大國央行將越來越多,已經開始“保增長”的央行將出臺更多的刺激政策,包括降低利率、購買國債(QE)等,全球貨幣政策走向寬鬆是一定的。當前丹麥央行已經將存款利率降至-0.25%。這預示著,未來歐洲央行還有兩次以上的降息空間,同時也表明中國央行還有繼續調整貨幣政策的空間,尤其是存款準備金率,如果從20%向下調整,還可以調整十次左右。本次中國央行突然降息已經不屬於微調貨幣政策,而是貨幣政策調整,很有可能是連續動作。通常情況下,貨幣政策調整時點往往不是經濟趨勢的末尾,慣性還會起作用。如果説,中國央行年內初次降息是為了抑制經濟下行,那麼本次降息則是為了刺激經濟上行,隨後的貨幣政策將有助於中國經濟回到長期上行的大趨勢中。

  當貨幣政策轉向略微寬鬆時,很多人擔心會不會再次引發高通脹和高房價。筆者認為,從當前大環境看,通脹上行壓力降低,尤其是國際大宗商品市場追隨風險貨幣的歷史性回調而出現調整走勢,對中國經濟來説,輸入型通脹壓力會在一段時間內緩解,此外農産品價格短期上漲壓力不大,將有效緩解物價上行壓力。

  何志成

熱詞:

  • 經濟基本面
  • 經濟數據
  • 經濟增速
  • 貨幣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