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對外投資九年來首降 中國FDI面臨流入流出雙向挑戰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6日 16: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貿發組織預計2012全球FDI增速將放緩

  日內瓦時間7月5日,聯合國貿易和發展組織(UNTAD)發佈《2012年世界投資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今年以來全球FDI流入量有所下降,預計全年FDI增長速度將放緩。貿發組織最新的世界投資前景年度調查報告顯示,中國仍然是對FDI最具吸引力的經濟體。

  但報告同時指出,當前世界經濟的困難和不確定性為中國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帶來了挑戰。2011年中國FDI流入量增速低於全球水平和發展中國家整體水平。今年1至5月,中國非金融領域FDI流入量下降了約2%。2011年中國FDI流出量減少5%,這是2003年以來的首次下降;中國的全球排名也從2010年的第6位降到2011年的第9位。

  預計 今年全球FDI增速放緩

  《報告》指出,2011年,儘管世界經濟出現動蕩,全球FDI流量依然超過了金融危機前的平均值,達到1.5萬億美元,但仍比2007年最高水平低約23%。

  “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以及主要新興市場出現低增長率可能性再次抬頭,將有可能影響到2012年的FDI。”《報告》指出,從主要的指標中可以看出這一趨勢,跨國並購和綠地投資金額在2012年前5個月首次下滑,2012年第一季度FDI流入量也有所下降。因此貿發組織預測,在2012年全球FDI增長速度將放緩,流量約在1.6萬億美元的水平上下浮動。與此同時,長期展望則顯示全球FDI增勢穩健,“如果不發生宏觀經濟動蕩,全球外資流量將在2013年達到1.8萬億美元,2014年達到1.9萬億美元”。

  從投資流向的區域來看,《報告》指出,2011年發展中經濟體的FDI流入量仍然接近全球FDI流入總量的一半(45%),增長11%,達到6840億美元,再創新的紀錄。2011年,流入轉型經濟體的FDI另佔全球流入總量的6%,增長了25%。

  值得關注的是,流入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FDI增長了14%,達到3360億美元。該區域佔全球流入總量的比例已經從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的12%提高到22%。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東南亞的FDI發展勢頭日益強勁:流入東盟的FDI達到1170億美元,增長了26%,增長速度遠高於東亞的9%。

  在投資政策方面,2011年許多國家繼續對各行業的外國投資實行寬鬆化政策和促進政策,以刺激經濟增長。同時,新的規制和限制性措施繼續出臺,包括以産業政策方面的理由出臺的措施。

  報告還指出,跨國公司的現金儲備達到新高,但是對外投資的意願似乎並不強烈。報告顯示,跨國公司的現金持有總額預計為5萬億美元,但最近的數據顯示,這些公司持有的額外現金儲備仍然沒有完全調動起來。當前這種現金“過度”儲備的現象有可能會在未來推動FDI大幅飆升。

  除此之外,2011年全球FDI還呈現以下主要趨勢:就價值而言,已經連續兩年呈下滑趨勢的綠地投資項目在2011年穩定在9040億美元水平;流入基礎産業和服務業的FDI在下滑兩年後開始止跌回升,與此同時,製造業的FDI有所減少;所有主要的國際生産指標均顯示,外國子公司的經濟活動愈發活躍。

  壓力 中國FDI面臨流入流出雙向挑戰

  據貿發組織統計,2011年中國FDI流入量增長8%,達到1240億美元,世界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2269億美元);FDI流出量降低5%,至651億美元,世界排名第九,居於美國、日本、英國、法國、中國香港、比利時、瑞士和俄羅斯之後。截至2011年底,中國內向FDI存量估計約為7120億美元,外向FDI存量約為3660億美元。

  此外,中國吸引FDI的結構開始向服務業傾斜。由於流入服務領域的FDI增加,流入製造業的FDI減緩,進入服務業的FDI首次超過了製造業。在服務業中,房地産、貿易和商業服務一直是吸引外資的重要行業。報告指出,隨著中國繼續開放金融市場,外國金融機構通過並購和內生增長擴大市場份額,流入中國金融業的FDI有望增長。

  “當前世界經濟的困難和不確定性為中國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帶來了挑戰。”聯合國貿發組織投資和企業司司長詹曉寧指出,2011年中國FDI流入量雖然保持增長,但增速(8%)低於全球水平(16%)和發展中國家整體水平(11%)。今年1至5月,中國非金融領域FDI流入量下降了約2%。

  詹曉寧在回答《經濟參考報》記者提問時指出,從去年年底以來中國吸收外資的連續下降,是多重因素造成的。首先從外部因素來看,2011年全球FDI在第二、三季度大幅增長,四季度開始下降,今年前五個月全球FDI也仍然是下降的,因此這不僅僅是中國的問題而是全球的趨勢。其次,從中國國內來看,效率導向型的吸收外資在減少,即一些勞動密集型的外資在向東南亞轉移,因為東南亞低要素價格對外資的吸引力在上升。此外,前幾年中國吸收外資一直大幅增長,基數比較高,這也是造成當前下降的原因。

  研判全年中國吸收外資形勢,業內普遍認為總體上比較嚴峻。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分析説,國際和國內雙重壓力使得今年吸收外資形勢嚴峻。從國際來看,歐洲債務危機還沒有妥善的解決方案,歐洲企業對外投資的能力下降。美國政府倡導“製造業振興”、推出“選擇美國”等計劃,鼓勵資金回流。與此同時,美國的企業還借歐債危機之時加大了對歐洲的投資。另一方面,印度、巴西、俄羅斯等新興經濟體國家也成為跨國公司戰略佈局的新熱點。所有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全球直接投資流向發生變化。從國內來看,勞動力成本上升,土地等資源供應趨緊,融資困難等多重壓力仍然並存,外國企業擴大在華投資的意願受到了一些影響。

  對外投資方面的情況也值得關注。貿發組織報告指出,2011年中國FDI流出量減少5%,這是2003年以來的首次下降;中國的全球排名也從2010年的第6位降到2011年的第9位。“中國對外投資的下降是沒有料到的”,詹曉寧説,在鼓勵企業走出去的政策背景下,這樣的下降值得重視和思考。

  他進一步分析指出,造成中國對外投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外部投資環境的變化,一方面部分國家地區政治動亂,使得企業海外投資會遭受損失,另一方面,投資保護主義的興起尤其是部分針對中國的投資保護,是阻礙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原因之一。

  轉型 吸收外資重點應從“量”到“質”

  無論是在總量方面還是結構方面,中國吸收外資近年來都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面對這樣的變化,來自聯合國貿發組織的專家和國內的專家均認為,中國吸收外資的相關政策應該做出適當調整。

  貿發組織經濟事務官員梁國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外部資金流入放緩對中國經濟的短期影響主要表現在對增長和就業方面的負面影響,特別是在全球經濟危機的背景下。從這一點上講,外資的數量仍然重要。因此,保持相對穩定的外資流入水平仍然是合理的政策目標。從長期來看,必須看到FDI流入帶來的資本之外的效應,特別是在研發、技術轉讓、競爭、示範效應、關聯及溢出效應等方面的影響,而這些對中國經濟的轉型和升級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就這一點而言,應更多地強調外資的質量,而不是數量。

  梁國勇認為,外資政策應實現從以數量為主到以質量為主的根本轉變。高科技行業、跨國公司總部職能、研發、品牌管理等都值得特別重視。另一方面,也必須認識到服務業發展對中國經濟下一階段升級和增長的重要性,在服務業領域外資方面形成完善的政策體系,與國家推動企業海外投資和服務貿易出口的戰略相輔相成。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王晉斌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FDI流入減緩加大了中國經濟短期下行的壓力,但長期中的影響不會太大,但持續性的減少會帶來負面影響。政策著力點應該在給出優惠的辦法吸引技術更高的企業進入沿海地區,或吸引FDI轉移到中西部地區。

  詹曉寧指出,中國目前採取的産業政策導向的吸收外資政策是正確的,拉美一些國家也開始紛紛效倣中國的政策。需要注意的是,要注重全球産業鏈發展的趨勢和活動的形式,要注意區分産業內的高低端環節,不要將産業的高端和低端一概而論,因為即使是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的産業,其産業內也是有高端環節的。

  而在對外投資方面,詹曉寧表示,歐美經濟的困境也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機遇。中國企業應抓住歐美經濟和債務危機的機會擴大海外投資的力度。與此同時,在海外投資過程中,中國企業應特別注意實施嚴格的社會責任標準,在投資東道國樹立良好的“企業公民”形象,從而為企業國際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面臨來自新興經濟體競爭和發達國家資金回流的挑戰,但中國仍然是對FDI最具吸引力的經濟體。貿發組織2012年進行的世界投資前景年度調查報告顯示,在由跨國公司評選出來的最受歡迎的東道國排名中,中國排名第一,領先於排名第二的美國和排名第三的印度。中國在此項調查中一直排名首位,顯示中國仍然是對FDI最具吸引力的經濟體。

熱詞:

  • FDI
  • 報告
  • 經濟參考報
  • 吸收外資
  • 流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