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胡錦濤G20講話:穩中求進落腳穩 強調共同責任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9日 23:4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新華網北京6月19日電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七次峰會18日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舉行。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會上發表了題為《穩中求進共促發展》的重要講話,全面闡述中國關於繼續致力於保增長、促穩定的政策主張。

  此間專家認為,胡錦濤主席的講話全面、平衡、務實,既傳遞了中國對全球經濟提升向好的信心,也為推動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提出實質性舉措。

  “穩”、“共”關鍵字體現核心主題

  當前,世界經濟發展正處在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關鍵階段。世界經濟總體保持復蘇態勢,但世界經濟復蘇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依然突出。胡錦濤在講話中強調,我們既要鞏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成果、保持經濟社會穩定和發展,又要穩中求進,探索新思路,採取新舉措,解決新問題,推動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

  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認為,“穩”、“共”二字是融匯胡錦濤主席講話精神的核心關鍵字。

  “"穩中求進"的落腳點在"穩"。只有實現穩定,才能謀求發展。當前歐債危機持續發酵,發達經濟體持續不振,在這個重要節點強調"穩",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有助於提振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信心。”張宇燕説。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認為,中國主張的“穩中求進”是一種穩健的政策,它避開了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維。這向全世界發出了一個強有力的信號,即中國經濟會朝著這一方向發展,成為全球經濟復蘇的重要推動力。

  胡錦濤主席講話的另一個關鍵字“共”強調了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張宇燕指出,推動全球經濟復蘇和發展、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是各國面臨的共同任務,需要各國共同做出努力。

  專家指出,胡錦濤主席在講話中闡述了保增長、促穩定的具體政策主張,體現了中國願為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做出積極貢獻的意願。

  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增資體現積極、負責任姿態

  胡錦濤主席在講話中表示,中方贊同增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資源,提高其應對危機和緊急救助能力,以更好履行維護全球經濟金融穩定職責。

  此次二十國集團峰會期間,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決定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大幅增資,其中中國提供430億美元,巴西、俄羅斯、印度、墨西哥各出資100億美元。

  中國前駐瑞典、新西蘭大使陳明明認為,這次新興經濟體對增資明確、積極的響應表明這些國家在推動國際經濟復蘇方面影響力、責任和地位的提升。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説,新興經濟體通過參與增資,不僅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收益、提升自身國際影響力,同時也是在承擔全球責任,體現出同舟共濟的精神。

  專家指出,這種增資承諾不是無償援助,在實際使用時,資金安全和收益都有保障。同時,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機構中份額的增加會對平衡機構內部表決權起到一定作用。

  “新興發展中國家經濟總體發展較好,經濟上有能力、政治上也有意願幫助世界經濟更快復蘇,這是新興國家在國際經濟中的作用進一步加強的表現。”曲星説。

  共營開放、公平的全球貿易環境

  由於當前世界主要經濟體增長乏力,國際貿易增速明顯回落,保護主義有所抬頭。對此,胡錦濤主席在講話中呼籲各國“共同營造自由開放、公平公正的全球貿易環境,消除貿易障礙,增強貿易發展動力。”

  “胡錦濤主席的建議切中目前國際經濟問題的時弊。如果能得到與會各國的響應,將推動世界經濟更快復蘇。”曲星説。

  世界貿易組織報告顯示,從2011年11月中旬至2012年5月底,二十國集團國家總共頒布124項包括增加關稅、收緊海關監管等在內的貿易限制措施,導致1.1%的二十國集團國家間商品貿易、0.9%的全球商品貿易受到影響。

  “這些貿易保護措施於人于己都不利,並且嚴重阻礙了全球經濟復蘇的進程。”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王逸舟説,“胡錦濤主席的講話提醒國際社會,想要真正擺脫危機,就要著眼長遠,避免狹隘的貿易保護主義。”

  近年來,中國積極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2008年以來,中國經常項目順差與GDP之比逐步降至國際公認的合理區間。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經常項目順差與國內生産總值之比為2.8%,為2005年以來最低水平。

  曲星指出,中國貿易的發展以及貿易趨向均衡對提振世界經濟效果明顯。中國的採購與銷售的差距縮小有助於世界其他國家拉動它們的出口市場。

  推動實現共同、可持續發展

  如何推動世界各國共同發展、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是胡錦濤主席講話關注的重要內容。

  “世界經濟不平衡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是發展的不平衡。要真正實現世界經濟持續、強勁、可持續發展,必須首先解決發展中國家的發展問題。”曲星説。

  陳明明認為,胡錦濤主席的講話反映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訴求。要解決發展問題,不僅要推動緩解歐債危機,而且要照顧到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權益。“發達國家有發達國家的問題,但這歸根結底是"富人病",是發達國家福利過度造成的,而在發展中國家還有千百萬人處於貧困之中,要使全球真正發展,就不能忽視這個問題。”

  關於可持續發展問題,張宇燕表示,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發展速度快,對資源、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面臨資源供應的可持續問題。“胡錦濤主席在講話中提出積極發展節能環保等綠色産業,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等主張,表明中國政府將選擇發展節能科技、尋找替代能源的道路,對全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推動全球範圍建立節能環保合作機制,共同推動綠色發展。”

  “可持續發展是全球性問題,是所有國家的共同責任。然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在資源、能力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需要秉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通過國際合作共同努力推動實現可持續發展。”陳鳳英説。(記者譚晶晶、白潔、侯麗軍、劉華)

熱詞:

  • 講話精神
  • 共同責任
  • 責任原則
  • G20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