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高考4年間報名人數降105萬 棄考人數超過300萬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3日 05: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數據來源:教育部

  製圖:宋 嵩

  閱讀提示

  在剛結束的高考中,除了報考人數連續4年下降,棄考也成為另一個關鍵詞。據統計,自2009年至2012年,我國應屆高中畢業生放棄高考的人數累計已經超過300萬,接近4年報考總人數的一成。

  報名人數和棄考人數的此消彼長,令一些學校生源枯竭,面臨生死存亡。有人説,生源危機能夠促進高校的優勝劣汰;有人擔憂,高校會不會如同多米諾骨牌般倒下。眾説紛紜中,到底哪些高校出現了生源危機?生源危機會帶來什麼後果?有學校會倒閉嗎?又該如何應對?

  

  生源減少讓部分高職院校難以為繼,低層次、無特色學校首當其衝

  “從2008年開始,伴隨著高考報名人數持續下降,高校的生源危機也在持續發酵。”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説。

  生源減少,讓不少高職院校頗為苦惱。地處湖南嶽陽的湖南民族職業學校,早在2010年就遭遇到了此類尷尬,經管系主任姜宗福用“心寒”兩字形容學院的招生情況:一個係5個專業僅招了97名學生,最少的一個專業只招了十幾個人。“地市一級的高職院校除了深圳、義烏等少數政府支持力度大、經濟活躍地區的狀況比較樂觀外,大部分高職都處在生死存亡的邊緣。”院長吳順發説。

  吳順發的判斷,並非基於個人感受。據中國教育在線《2012年高招調查報告》顯示,即使專科分數線一降再降,還是出現了大面積高職計劃未完成的情況。以山東為例,專科二批分數線從2002年的350分逐漸下滑至2011年的180分,但其專科招生計劃仍無法完成。2011年,山西1.2萬高職計劃作廢、陜西7.6萬上線考生放棄填報高職院校。

  除了高職高專,第三批本科學校的招生情況同樣不容樂觀,一些名氣不大的學校也出現了招生計劃完不成、報到率低等情況。專家估計,全國三本學校中將近一半學校面臨生源危機。

  “教育部要求獨立學院脫離母體校後,在三本學校中他們對學生和家長的吸引力越來越低。”陳志文説。

  生源危機會影響一類本科,甚至更好的學校嗎?專家指出,生源危機目前主要衝擊的是一些低層次的、沒有特色的學校。

  

  人口出生率降低成生源危機主因,出國留學加劇棄考現象

  來自重慶市巴蜀中學理科重點班的楊雨婷,今年高三畢業,她放棄高考,選擇了出國。“如果我留在國內高考,壓力很大,就算努力考上清華北大,它們的世界排名也不夠高。出國壓力會小不少,同時能獲得更多的東西。”楊雨婷如是説。

  另一位巴蜀理科“清北班”的同學康喬也曾準備報名高考,獲得美國名校的錄取通知書後,她沒有報名高考。據她介紹,她所在的班級中就有3個同學選擇出國留學。

  的確,留學是很多棄考生的選擇。據統計,4年間,近年出國留學人數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2011年出國留學人數近34萬,2012年預計超40萬。

  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高考生棄考跟保送生增加等因素有關。

  “棄考學生中,有人選擇直接到社會闖蕩,也有人在家‘啃老'的。”吳順發説。

  專家指出,現在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很大,有些家長和考生就乾脆放棄參加高考了。有學生一語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如果上了大學還找不到好工作,我為什麼要上大學呢?

  但這些並非構成生源危機的主要原因,在陳志文看來,這是計劃生育政策的聯動效應,人口出生率的下降,自然會導致高中生數量的減少,從2008年開始的大學考生減少現象將一直持續到2017至2020年左右。

  面對持續加劇的生源危機,到底會給學校和社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會有學校倒閉嗎?

  “中國高職高專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即學生學費佔了學校經費很大的比重,即使是公辦高職對學生學費的依賴程度也很高,有的學校都達到了40%左右,招不到學生,倒閉成為必然。”陳志文説。

  據預測,2018年我國高中生數量將減少到1677萬人,按照均分的原則設定高三人數為559萬,已經低於今年685萬的招生規模。即便未來招生規模也相應減少,招考計劃數與報考數的剪刀差也將越來越小,甚至可能出現“招多於報”的局面。因此,有專家認為如果結構調整不到位,學校倒閉將不會是零星現象。

  

  建立高校退出機制,提高國際化程度、參與全球生源競爭

  高校倒閉,在不少人聽來是個新鮮的提法。的確,我國的高校還沒有建立退出機制。吳順發坦陳,高職高專中即使有倒閉的學校,通常的做法是,倒閉後由大校、企業兼併,兼併以後再倒閉就由政府買單、安置,並沒有制度化。

  有教育專家指出,學校一旦倒閉,學生的學籍如何安排,學業如何延續,受教育權益如何保障、資産如何結算、老師如何安排都成問題。

  儘管倒閉未形成氣候,但未雨綢繆已經是許多人的共識,陳志文介紹,日本、韓國、台灣等地在歷史上都遭遇過生源危機。面對生源危機,政府要做好預案,做好宏觀調控。

  國內學校也可學習國外高校,積極拓展國際生源,以彌補本國生源的不足。“國外學校已經在爭搶國內生源,比如會給優秀者全額獎學金,以此來吸引國內的考生。”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曾天山介紹,招收一個國外學生的經濟收益是國內學生的三倍。

  另一方面,調整高校辦學方向與定位、分層次辦學也被提上議程。湖南民族職業學院出臺了一項“本科能力學位制度”,不過度看重理論成績,而是結合實習單位的考評,給符合條件的學生頒發能力證書。“高職教育不同於學歷教育,而是一種就業能力教育,培養的是操作層次的人才。”吳順發説。

  曾天山認為,從過去高等教育資源缺乏到高等教育均衡甚至是部分地區過剩,無論高校還是政府需要認可並適應這樣的變化。“生源危機也是一件好事,能促使中國高校質量的提高。”

熱詞:

  • 專科二批
  • 高職院校
  • 上線考生
  • 高職高專
  • 高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