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視頻]“神舟九號”飛船于六月中旬擇機發射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0日 05: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23c721abf86742ef95e660af6713d1be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9日,神舟九號完成轉運至發射區任務。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執行中國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神舟飛船、“長征”火箭組合體,昨天(9號)上午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技術區垂直轉運至發射區。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同時宣佈,神舟九號飛船將於六月中旬擇機發射。

  上午10時許,承載著神舟九號飛船和長征二F遙九火箭組合體的活動發射平臺,在驅動車的牽引下,緩緩駛出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在完成各項技術狀態確認後,沿著1500米的無縫鋼軌,以每分鐘不超過20米的速度,向發射塔緩緩移動。

  船箭組合體的活動發射平臺有60多米高,處在火箭頂端的神舟九號飛船已經完成推進前的加注,轉運期間組合體頭重腳輕,為確保安全,科研人員嚴密組織,精心操作,持續監測風速和天氣情況,1個多小時候組合體安全平穩地停靠在發射塔架旁。根據任務安排,未來幾天發射場將陸續進行飛船、火箭功能測試和人船箭地聯合測試等工作。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 牛紅光:神舟九號飛船、長征二F遙九火箭等飛行産品自4月初陸續進場後,按照發射場測試發射流程,已完成總裝、測試等技術區的主要工作,發射場、測控通信、著陸長等地面參試系統已基本完成任務實施的各項準備。航天員飛行乘組已按計劃完成了飛行任務理論、專業技術等訓練項目,有針對性地開展了手控交會對接模擬演練,各項操作技能熟練,身體和心理狀態良好。

  據了解,目前在軌運行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一切正常,已于6月初降軌至對接軌道,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的各項準備工作進展順利。

       新聞特寫:1.5公里轉運路的背後

  9日上午,神舟九號飛船和長征二號f火箭的組合體垂直轉運到發射塔架,短短1.5公里的轉運路,對於神舟九號的發射非常重要。因為 這時的火箭還沒有加注燃料,而它頭頂上坐著的神舟九號飛船已經加注了燃料,火箭頭重腳輕,為了保證轉運萬無一失,科技人員早在幾天前就開始準備,我們的記者也是提前記錄了整個準備的過程。

  本台記者 陳常偉:現在在我身後的就是承擔本次神舟九號飛船發射任務的長征2號F火箭,為了保證垂直轉運工作的順利進行,科研人員將對各相關系統進行大量細緻的檢測工作。現在,他們首先進行的就是對火箭活動發 射平臺供電系統的安全檢測。

  這個發射平臺不僅是火箭騰飛時的座駕,而且也是火箭轉運時的寶座。

  航天科技集團長征二號F火箭副總設計師 傅偉:我們的移動發射臺本身它的自重比較重,發射臺700多噸,火箭才50多噸,重心比較低,第二呢,軌道的建設要求比較平直,這樣運行起來只要控制好加減速,加速度,起步、停車、剎車,它的穩定這塊沒什麼問題。

  為了保證這個重達50噸,高達58.3米的火箭走得穩,對平臺動力系統的檢查就要非常精細。

  航天科技集團長征二號F火箭試驗隊員 賈永濤:這動力系統、信號反饋、對控制的執行單元的這些檢查,還有一些電纜的連接情況,關係到(火箭)是否走得好,走得平穩。

  記者:初步的檢查結果怎麼樣呢?

  賈永濤:非常好。

  本台記者 翟壯:檢測完活動發射臺,它就將載著神舟九號飛船抵達發射塔架,那麼神舟九號飛船將要經過的第一關就是我身後的這個大門,那麼這個大門又有什麼説道呢?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地面站站長 孫耀東:這個大門是咱們測試廠房的垂直升降推拉大門,高度達到74米,目前是亞洲第一門,由六塊升降門和兩塊推拉門扇組成。我們看這一塊升降門,它自身的重量就能達到20噸,內外全是由鋼板焊接,開門的時候 ,通過兩台捲揚機把這個大門提上去。

  本台記者 翟壯:走出大門,神舟九號飛船就將踏上它的轉運路。眼前的這兩條鐵軌將總裝測試廠房和發射塔架連在了一起,沿著這條鐵路,神舟九號飛船就將走到它登天的起點。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地面站站長 孫耀東:這個轉運軌道長是1.5公里,寬是20米,也是咱們中國最寬的軌道。為了保持軌道的良好,我們平常也是對這個固定螺栓進行防松檢查,再加上咱們戈壁灘的風沙比較大,前一段風沙把這個軌道掩埋到這個位置了 ,我們安排工作人員剛剛進行了清掃和維護。

  本台記者 翟壯:從總裝車間出發,沿著這條鐵軌走上1.5公里,我們就來到了神舟九號即將登天的起點,發射塔架。那麼現在這裡的工作人員都在忙些什麼 呢?跟隨我們的鏡頭一起去看一看。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地面站站長 孫耀東:這個閥門間是咱們火箭點火的時候對導流槽進行消防,對發射臺進行冷卻降溫的。火箭發射過程中要産生1300多度的高溫,在點火前的6秒鐘,我們消防系統要進行噴水,對地面設備進行保護,目前工作人員正 在對咱們設備進行認真細緻檢查。

  大量檢查工作就緒後,還有一項至關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天氣。

  氣象臺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火箭轉運對風速有著嚴格的要求,每秒不能大於10米。這兩天,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7個觀測點已經開始了24小時的實時監測。

  跨越千年的“長征”路

  人類飛向太空的天梯是“火箭”,這一偉大的發明來自於古老的中國。而當中國人真正乘坐自己的火箭飛向太空時,我們管這枚火箭叫“長征”。今天,當“神九”即將飛天時,就讓我們來細細品味這跨越千年的“長征”。

  1621年在中國出版的《武備志》中記載了這樣一件東西:礬紙為筒,內入火藥,望敵燃火,能射百步,水陸戰皆可用。這就是中國人利用火箭技術發明的“神機箭”。那時,火箭技術在中國已經發展了五百餘年,然而古代火箭並沒能把中國人帶向太空。

  航天科技集團長征二號F火箭首任總設計師 中科院院士 劉竹生:黑火藥的能量比現代的固體發動機的火藥小得多。所以説火箭的一種能源是我們老祖宗的,但是真正要想造現代火箭我們遠遠還不夠。

  時針轉向19九世紀,古老的發明真正開啟了人類的航天時代,1957年前蘇聯用火箭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伴侶號”衛星。中國人也不甘浪費老祖宗的發明,在1970年,用名叫“長征1號”的火箭發射了自己的衛星“東方紅一號”,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把衛星送入太空的國家。而如今,人丁興旺的“長征”家族已經組成了我們飛向太空的“箭隊”。

  航天科技集團長征二號F火箭首任總設計師 中科院院士 劉竹生:比方説低軌道有長二丙火箭,還有長二F火箭都是低軌道。還有發射同步軌道,地球同步軌道,這個是長三系列(火箭),(包括)長三甲、長三乙、長三丙(火箭)等等。那麼還有長二丁,長四B(火箭)都可以發射太陽同步軌道。

  “長征”火箭從載衛星到載人,整整用了33年,從神一到神八,“長征二號f”火箭也已發射了九發,“神九”的發射正向十全十美的目標挺進,人們對“長征”的喜愛,對“長征”每次完美的發射由衷讚譽。

  航天科技集團長征二號F火箭首任總設計師 中科院院士 劉竹生:它是我們試驗隊的一名隊員。

  記者:為什麼是一名隊員?

  劉竹生:是一個特殊的隊員,大家把所有的精力,心願都寄託在了它的身上。

  本台記者 崔霞:大家看到的這個就是即將出征的長征二號F火箭,雖然現在火箭被操作平臺整個包裹起來了,但是我們同樣能夠感受到火箭的壯觀。高達58米的火箭相當於20層樓的高度,接下來火箭就要通過垂直轉運的方式平移到1.5公里之外的發射塔架,開啟神九新征程。

  站在火箭的面前,我們不由的讚嘆祖先的發明,千年的演變,小小“神機箭”已經成為探索太空的重要運輸工具,而更讓我們讚嘆的是,控制這個大傢伙飛向太空的裝置,卻是一張小小的光盤。

  航天科技集團長征二號F火箭副總設計師 宋徵宇:在發射前4小時會收到總體的一些技術參數,比如説我們瞄準的參數,高空風的一些參數。飛行程序刻在這張光盤上,我們在(發)射前通過地面的測發控制系統把它裝訂到火箭上的計算機裏面,於是(火箭飛行)所有的指令都是由這個軟體發出的。

  中國人古有“萬戶飛天”的夢想,今有“長征”圓夢。就像“長征”的名字一樣,我們對航天的探索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長征”火箭會讓我們不斷超越夢想。

    神九發射4大亮點

  1、3名航天員將首次在太空進行手動交會對接。“手動對接成功率比自動對接要高,但對航天員考驗更大。”北大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焦維新説。

  2、我國將首次有女航天員進入太空。“沒有女航天員參加的太空載人航天是不完整的。”焦維新説。

  3、航天員將在太空停留更長時間。焦維新預計,3名航天員將在太空停留10~20天,這是神舟系列飛船停留時間最長的。

  4、此次神九與“天宮一號”對接後,航天員將在“天宮一號”內進行實驗操作,這在我國航天史上是頭一回。

熱詞:

  • 神九
  • 神舟九號
  • 天宮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