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北京市新聞辦主任:新聞發佈不能“繞行”熱點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8日 05:4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核心閱讀】

  近年來,黨委、政府以及企事業單位,都在建立完善新聞發言人制度。新聞發言人這一職業群體也因為經常出現在公眾面前,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在一些事件當中,發言人本身甚至成了焦點。

  王惠,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新聞辦主任。早在北京市申辦和舉辦奧運會期間,王惠就被中外記者熟知。她至今已主持過上千場新聞發佈會,一直參與組織北京市近年來重大活動的新聞發佈和重大突發事件的媒體溝通工作。

  新聞發言人如何看待信息公開、回應關切工作?説話要掌握什麼策略技巧?記者與王惠展開對話。

  公眾質疑,正好給了説話的機會

  記者:您長期擔任新聞發言人,就個人的感受而言,這些年公眾對政府信息公開的需求有哪些變化?

  王惠:變化很大。從“知情權”到“話語權”,公眾的“在場意識”在不斷強化。除“知道”之外,公眾還要“説話”,還要質疑、跟進。

  記者:當前,政府部門的一些工作遭受質疑似乎成了一種“常態”,您怎麼看待這種現象?這對新聞發言人自身的定位有什麼影響?

  王惠:要以平常心對待。其實,公眾質疑也沒有什麼。一方面,政府做了什麼,要主動説出去。你不説,別人自然會質疑。被質疑不能光自己委屈,應該把掌握的信息説出去,告知公眾。説了之後,公眾的反應肯定會不一樣。另一方面,公眾質疑正好給了我們説話的時機。

  站在這兩個角度上看,受到質疑也不是壞事。質疑説明受到關切。包括在微博上罵你的人,罵你説明他先關注了你,關注了這事情,也就給了你對他説話、進行解釋、化解質疑的機會。政府對公共事件採取“繞行”的態度不可取。

  “核心信息”模糊,其他説的多也沒用

  記者:隨著新聞發言人制度的建立,政府的主動新聞發佈已填補了“回應空白”,但空話、套話卻填補不了“信息空白”。有人總結出政府信息發佈中“零信息”回應的説法,您怎麼看?

  王惠:要和公眾、媒體把話説好,首先要了解事件真相,準備好可以發佈的信息。然後要認真研究説話的方式,把真話説真、好話説好,避免真話説成了假話,好話説成了壞話。最關鍵的是避免準備不足、研究不夠的風險,如果公眾、媒體掌握的信息比你掌握得充分,你還自認為是“權威發言人”,怎麼可能權威?在公眾關切的核心信息上模糊了,其他方面説得再多也無濟於事。

  我們的新聞發佈會有100多個工作流程,每個流程都打了鉤,確定無誤後我們才敢開新聞發佈會。要引導好輿論就必須主動發佈,主動設置議程,研究公眾對什麼感興趣、媒體需要什麼,提供核心信息,提供事實。

  記者:一些地方的信息公開與回應關切出現了問題,如何改變這種現狀?有人提出將“回應”納入政績考核,您怎麼看?

  王惠:首先還是要重視,重視公眾的知情權,重視媒體的傳播價值和不可或缺的作用。政府部門和工作人員應該把信息的公開、傳播看作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轉變與媒體打交道“可有可無”、“不是我的事”的觀念。其次還需要在機制上保障,如果新聞發言人説話的權力還受到限制,所能了解的情況有限,重要的事情沒有授權,他自然不敢説。

  在機制上,應該讓新聞發言人第一時間得到信息,在重要問題上,讓新聞發言人參與口徑制訂,提前考慮如何發佈信息。

  發言人的話要成為媒體報道的標題

  記者:作為新聞發言人,您對如何説話把握什麼原則?如果有些不能説的東西,但人家問到了,該怎麼辦?

  王惠:作為新聞發言人,要知道哪些能説,哪些不能説。隨著時代發展,我們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越來越開放、透明。但確實有些時候情況還不明朗、原因還不清楚,我的原則是,跟媒體永遠説真話,實話實説,但不是全説。能説的就趕緊告訴大家,確實不能説的也沒辦法。

  記者:作為一個合格的新聞發言人,最重要的是什麼?

  王惠:我認為,發言技巧並不佔很大分量。新聞發言人首先要明白自己是代表誰,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新聞發言人的職責就是要把政府的信息準確無誤地傳達給媒體和公眾。首先要用真誠取信于公眾,準確地表達比技巧更重要。一個新聞事件,你可能不是發言的第一人,甚至在最初的時間裏,能説的東西也是非常有限的,但你説的應該是最準確的,是負責任的。

  在此基礎上,我們看重新聞發言人發佈的信息是不是公眾關心的,是不是有效地進行了傳播。我認為,一個發言人是不是出色,要看他發佈的信息,是不是上了媒體報道的標題,是不是成為了新聞的導語,是不是新聞的主體。效果最差的是,他想發佈的內容媒體沒有報道,出現的錯誤和缺憾卻報道出來了。

  打開微博,就把自己當作一個普通網友

  記者:2011年11月,“北京微博發佈大廳”在新浪上線運行,成為我國首個省級政務微博群。您認為政務微博帶來怎樣的挑戰?

  王惠:現在中國在互聯網上開微博的人已有數億,網民在用微博獲取信息。政府為什麼不用這種方式發佈信息呢?

  很多網友在網上表達困惑,也許會對政府的工作有所質疑甚至誤解,那麼如何解疑釋惑、消除誤會就變得十分重要。對此,作為新聞發言人,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把身段放低。我只要一打開微博,就把自己當作一個普通的網友。其次,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第三,真誠交流,不要承諾做不到的事。最後,一定站好自己的立場,準確傳播政府信息。

  記者:在新聞發佈特別是應對突發事件方面,北京有什麼工作經驗可以分享?

  王惠:經過奧運會鍛鍊,北京有了一支整齊的新聞發言人隊伍,北京黨委、政府設立了三級新聞發言人,目前有局級發言人200多人,有很多成為媒體熟知的“明星發言人”。對新聞發言人的培訓很重要,我們堅持不間斷地培訓,本著“上崗必先培訓,不培訓不得上崗”的原則,從2002年舉辦第一期新聞發言人培訓班開始,到現在已經10年了。

  北京市已經形成了很好的機制,所有重大的活動,“兵馬未動,媒體先行”,市委、市政府的領導都很重視支持,市領導&&接受新聞採訪,凡有重大活動必有新聞中心,各單位必有新聞發言人,突發事件必有媒體溝通機制。

  發生突發事件,市委、市政府要求媒體服務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到現場、第一時間了解情況、第一時間制訂口徑、第一時間發佈信息、第一時間跟蹤輿情”,做到“不缺位、不失語”。我們要求大的突發事件及時成立新聞中心,設立熱線電話,提供媒體採訪需求表,協助聯絡採訪等。這套工作流程,我們在2003年的“非典”、2004年密雲踩踏事故時就已形成了有效的機制。從這些年的運行情況看,這套機制是管用的。

熱詞:

  • 王惠
  • 微博
  • 知情權
  • 非典
  • 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