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兒童節不應變成“消費節”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7日 03: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兒童節日消費的高檔化、奢侈化,不僅加重了家庭經濟負擔,也不利於孩子健康心理的培養,更助長了拜金等不良的社會風氣

  剛剛過去的“六一”兒童節,幾乎每個家庭都為孩子破費不菲。一項調查顯示,45.5%的受訪家庭在兒童節期間的消費超過1000元,兒童手機、蘋果平板電腦、各種千元以上玩具都是熱銷産品。節日開銷在近20年內漲了500倍,兒童節已經儼然成了“消費節”。

  很多人認為,兒童高消費是家庭溺愛造成的。誠然,絕大多數夫妻只能生一個孩子,不少家庭甚至是“6個大人一個孩子”的格局,孩子身上凝聚了幾個家庭的愛,孩子就是大家庭的中心,孩子的成長必然受到更多的關注,他們的需求難免會“一呼百應”。

  從家長角度來看,平時工作忙,沒時間陪孩子,孩子過節了,買點禮物彌補一下缺失的關愛,是人之常情,也是大多數父母的淳樸想法。但是更多的時候,家長是在無形中“被高消費”。

  首先,被商家推著消費。一方面商家抓住家長的心理,只做貴的産品,不做廉價商品,因為“只要是孩子的東西,再貴他們也會買”。另一方面,“只有價格貴的、進口的、甚至是大品牌,才安全適用”的看法已經在家長中形成共識。比如,大部分父母認為,買玩具要國外的大品牌才可靠,尤其是給低齡兒童買玩具,雖然價格高,但玩具設計得比較適合兒童特點,而且禁得住摔、拆、磨,不含對兒童有害的甲醛等物質,比較讓人放心。而一些價格較低的國産玩具,往往只重外觀,不太注重適用性和安全性,有的玩不了幾天,就摔壞了,散架了,有的有刺鼻氣味,有的缺乏創意,只能吸引孩子玩一兩天。所以,“只有貴的才是對的”在兒童消費品上表現得異常突出,從奶粉到服裝、玩具,無不如此。

  其次,被社會推著選擇。消費攀比心理在孩子們身上顯露無遺。在中小學,雖然都要求孩子穿校服,但是鞋沒統一要求,於是,很多孩子都要求父母買“耐克”、“阿迪達斯”等名牌鞋,理由是“同學都穿名牌鞋,我沒有,大家會瞧不起我”。兒童手機也是這個道理,蘋果、黑莓等能隨時上網的高檔手機,幾乎人手一部。普通收入家庭為此不堪重負,但家長不買似乎對不起孩子,不得不勒緊褲腰帶滿足孩子。

  幼兒園的小朋友雖然還不太懂攀比,但是細心的父母會發現,那些每天穿得光鮮亮麗的孩子會得到老師更多的關注。比如,做遊戲、回答問題的時候,老師會有意無意地多讓這些孩子參與。老師的關注對於幼兒期的兒童來説,至關重要,甚至影響幼兒的心理髮展,有些敏感的孩子如果長期得不到關注,就容易産生自卑心理,較難樹立對學習和生活的自信心。

  兒童節的本意是提醒社會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讓他們健康成長,如今卻異化成了“消費節”。兒童節日消費的高檔化、奢侈化,不僅加重了家庭經濟負擔,也不利於孩子健康心理的培養,更助長了拜金等不良的社會風氣。兒童是國家未來的棟樑,不論家長還是學校,乃至整個社會都應該提倡並營造簡樸、豐富的生活環境,教育引導孩子注重知識的吸收,健康體魄的鍛鍊,讓他們體會勞動創造的艱辛,懂得珍惜勞動成果,逐步培養起健全的心理和品格,在成長中學會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本領,而不是從小養成享樂的習慣,只能大手大腳花錢,不懂珍惜,不會創造,那將是整個社會的悲哀。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也是未來社會的縮影。因此,讓兒童節充滿童趣,充滿親情,用愛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才能讓社會更有活力,更具朝氣,充滿希望。

熱詞:

  • 兒童手機
  • 消費攀比
  • 民聲
  • 兒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