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調查報告稱我國城市兒童發育水平接近發達國家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01日 06: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核心閱讀】

  5月31日,《中國0—6歲兒童營養發展報告(2012)》正式發佈。

  目前,顯著的城鄉和地區差異、2歲以下兒童貧血問題突出等情況依然對我國兒童營養改善提出了挑戰。

  為此,“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把兒童營養改善提升為國家戰略,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扶貧開發戰略;將改善兒童營養與健康作為重要內容,列入公共衛生重大專項。

  衛生部今天發佈《中國0—6歲兒童營養發展報告(2012)》,這是衛生部首次發佈關於兒童營養發展的報告。《報告》指出,我國農村兒童的身高增幅大於城市,城市兒童的體重增幅大於農村,城鄉兒童生長髮育差異正在逐漸縮小。

  城市兒童平均生長髮育水平不斷提高

  衛生部婦幼保健與社區衛生司司長秦懷金指出,我國兒童營養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兒童生存質量和健康水平得到顯著提高。

  一是生長髮育水平不斷提高。近20年來,我國兒童的生長髮育水平不斷提高。城鄉不同年齡組的兒童身高和體重均有增長,增幅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大。目前,我國城市兒童的平均生長髮育水平已達到甚至超過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兒童生長標準,接近西方發達國家同齡兒童的平均水平。

  二是營養不良狀況持續減少。2010年,我國5歲以下兒童低體重率為3.6%,比1990年下降了74%,已提前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生長遲緩率為9.9%,比1990年下降了70%;消瘦率為2.3%,長期保持在低水平。中國5歲以下兒童的低體重率和生長遲緩率低於多數發展中國家,明顯低於東南亞國家,在金磚國家中處於中等水平,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差距逐漸縮小。兒童常見微量營養素缺乏狀況也有所改善。5歲以下兒童貧血患病率自2005年開始持續下降,從19.3%下降到2010年的12.6%;2011年在全國水平上實現消除碘缺乏病目標;臨床上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已不多見。

  三是兒童生存質量和健康水平因營養改善而顯著提高。我國5歲以下兒童死亡歸因于兒童營養不良的比例由2000年的22%降為2010年的13%;兒童營養狀況的改善促進了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的下降,2010年全國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16.4%。,比1990年下降了73%,提前實現了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

  2歲以下農村兒童貧血問題突出

  秦懷金指出,我國兒童營養改善在取得顯著成就的同時,也面臨一些問題與挑戰。

  一是兒童營養狀況存在顯著的城鄉和地區差異,農村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農村兒童營養問題更為突出。農村地區兒童低體重率和生長遲緩率約為城市地區的3—4倍,而貧困地區農村又為一般農村的2倍,2010年貧困地區尚有20%的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二是農村地區兒童營養改善基礎尚不穩定,呈現脆弱性,容易受到經濟條件和突發事件的影響;三是2歲以下兒童貧血問題突出。2010年,6—12月齡農村兒童貧血患病率高達28.2%,13—24月齡兒童貧血患病率為20.5%;四是流動、留守兒童營養狀況亟待改善;五是超重和肥胖問題逐步顯現,不僅城市地區兒童肥胖問題日益突出,農村地區兒童肥胖問題也逐漸呈現。

  據悉,我國從1959年就開展了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0—6歲兒童是重點人群。此外,還開展了一些專門針對兒童的營養和健康調查與監測,包括中國九市7歲以下兒童體格發育調查、全國食物營養監測系統和全國兒童營養與健康監測等。通過加強兒童營養監測,掌握了我國兒童營養狀況及變化趨勢,為制定相關衛生政策提供了依據。2011年,衛生部與全國婦聯、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合作啟動了西部地區消除嬰幼兒貧血行動,目前西部地區已有11個省份的23萬兒童受益。

  2歲以內兒童為營養與健康干預重點

  “十二五”時期,我國將兒童營養改善提升為國家戰略,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納入扶貧開發戰略,完善相關保障制度和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穩定的兒童營養改善經費保障機制。

  在衛生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我國將改善兒童營養與健康作為重要內容,列入公共衛生重大專項。突出重點,優先干預。以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農村為重點,以6歲以下兒童特別是2歲以內兒童為重點,以流動和留守兒童等弱勢兒童群體為重點,實施兒童營養與健康干預項目。

  “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加強孕産婦的營養指導,合理補充營養素,預防和治療孕産婦貧血等疾病。倡導6個月內嬰兒純母乳喂養,開展嬰幼兒科學喂養與營養素補充指導,促進合理添加輔食,預防和治療營養不良、貧血、肥胖等兒童營養性疾病。

  同時,逐步完善兒童營養監測系統,將兒童營養狀況作為評價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及時分析兒童營養狀況與變化趨勢,制定針對性更強的改善兒童營養策略措施。

  【延伸閱讀】

  早期營養狀況

  影響一生健康

  兒童早期的生理、心理變化快,因此,醫學上又將兒童期細分為多個階段,如1歲以內為嬰兒期,1—3歲為幼兒期,3—6歲為學齡前期,我國將兒童營養監測範圍覆蓋到0—6歲。

  有研究表明,生命最初的1000天,即從懷孕到2歲期間的母嬰營養影響人一生的健康。這一時期良好的營養,可以保障和促進兒童體格和腦發育,降低出生缺陷的發生率,降低對疾病的易感性,增強對感染的免疫力。

  這一時期營養不良給兒童帶來的近期和遠期危害是不可逆轉的,也是不可彌補的。近期危害表現為體格和智力發育遲緩,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遠期危害表現為智力發育滯後,學習和工作能力下降,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風險增加。

  因此,改善兒童營養和健康狀況關係到我國未來人口素質、經濟社會發展進程和國際競爭實力。

  【小貼士】

  2歲以下兒童

  為何容易貧血

  2歲以下兒童貧血嚴重,這與兒童在這個時期生長髮育快、對營養需求量大有關係。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婦幼營養室主任蔭士安認為,6個月之內提倡純母乳喂養,6個月之後要逐漸添加輔食。添加輔食的質量和數量是否能夠充足、裏面含鐵豐富的食物是否足夠,成為是否貧血的重要因素。

  如果在孕中晚期,孕婦的鐵攝入量不夠,會導致胎兒體內鐵的儲備不夠,生下來的嬰幼兒體內鐵的儲備就不夠,很快會耗空體內的鐵,這些因素加起來,就容易導致發生缺鐵性貧血。

  北京協和醫院新生兒科主任醫師王丹華則認為,6個月以上、2歲以下的孩子貧血發病率比較高。孩子除了吃奶以外,還要逐漸添加各種輔助食品,輔食中要含有動物性的食物,因為動物性食物裏含鐵比較多,還有其他的造血原料。如果輔食中只吃穀類食物或者蔬菜、水果,而動物性的食物少,容易造成貧血發生。

熱詞:

  • 兒童營養
  • 城市兒童
  •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 留守兒童
  • 兒童生長
  • 兒童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