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公款消費禁令下高檔白酒降價 部分直供避風險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9日 06: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晨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28日,上海市武寧路上一家茅臺酒專賣店的營業員展示降價後的茅臺酒。新華社發

  在公款消費禁令的壓力下,多年來“牛氣沖天”“只漲不跌”的國內高端白酒價格終於“退燒”。白酒“標桿”的飛天茅臺酒,市場價大跌500元以上,其他白酒大跌一兩百元的也不少見。近年來,高端白酒的酒價如“脫韁野馬”。成倍飆升背後,公款消費甚至涉及腐敗的暗流涌動,幾乎成了“公開的秘密”。本次酒價下挫的直接因素正是中央明確表態公款禁購高檔煙酒。專家表示,治理“三公”消費,不妨從天價白酒開刀。

  “避風頭”還是“瀉虛火”?

  近年來,高端白酒上漲堪稱眼花繚亂。短短幾年間,一瓶53度飛天茅臺零售價從600多元瘋漲到2000多元。五糧液、水井坊、國窖1573、洋河夢之藍等一批白酒身價也“騰雲駕霧”,迅速進入“千元俱樂部”。

  然而,今年3月國務院召開的第五次廉政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要嚴格控制“三公”經費,禁止用公款購買香煙、高檔酒和禮品。短短兩個月,市場上多年來“只漲不跌”的高端白酒應聲跌價。記者向幾家茅臺專賣店主動詢問,得到的答覆告知現在有酒,而且價格“好商量”,就是要買一兩箱也可以,這在以前是不能想象的。

  “老客戶我們都發短信通知他們來買酒,以前有酒也不會賣的。今年春節過後,市場上酒價跌了,零售還是可以賣到1700多元,現在上面要求漲到1519元,也就是説跌不下去了。”上海一家茅臺專賣店負責人説。

  “一些著名白酒,通過團購形式向機關、國企供應的比例不低,因為‘風頭正緊',很多公務招待已經刻意回避茅臺、五糧液等名酒,市場供求關係迅速出現了變化。”白酒專家鐵犁説。

  專家分析指出,酒價跌固然有季節性因素和整體經濟下滑等因素影響,但相比去年出現的白酒淡季狂漲,本輪酒價下跌,一是目前公款成高端酒類消費重要力量,禁令將直接衝擊這些高檔白酒銷量;二是近年來高端白酒瘋狂漲價,吸引了大量社會資本進入這個市場炒作,公款禁止消費高檔白酒,導致這些投機資本外逃,這讓“虛高”的酒價回落。

  酒價虛高 公款撐腰?

  長期以來,公款消費高價白酒一直是“三公”消費亂象中,社會最為詬病的現象之一。而國內白酒原料、技術不見實質性提高,而價格卻成倍飆漲。

  記者接觸到的一位大型國企人士透露,實際上公款消費屬於“價格不敏感”型消費,不會因為酒價漲了幾百元而改換白酒品牌消費,這也是國內高端白酒越長越高的因素之一。

  上海經商的瞿先生説,現在一些商務宴請動輒都用茅臺、五糧液,否則顯得沒有檔次。“這種不言自明的流行,帶動了高檔白酒想漲就漲,也造就了某種供不應求,我們都是被動接受漲價。酒放不壞,並且一直在漲,導致一些人乾脆囤酒。這樣市場上顯得供應更緊,酒價就再往上漲。”

  從今年一季報來看,酒企利潤率依舊“搶眼”:五糧液、山西汾酒、瀘州老窖、洋河股份等8家酒企平均毛利率均在50%以上,其中貴州茅臺毛利率更高達92%。這樣的數據,遠遠高於一般産業和絕大多數上市公司。

  今年以來,白酒行業最受關注的事件是茅臺、五糧液、洋河、汾酒等八大骨幹白酒企業承諾“兩公開”。即公開銷售渠道、網點和供應量,公開假冒産品産銷商名單和案件查處情況。

  國家質檢總局執法督查司有關負責人説,白酒市場大、網點多、銷售渠道複雜、獲利空間大,正因為如此,制假販假猖獗,“兩公開”能夠有效凈化市場,打擊制售假酒。

  打假酒廠都願意,但從4月21日“兩公開”承諾期至今,不少酒企卻依然顯得“猶抱琵琶半遮面”。除了五糧液等少數企業大方公開外,酒企官網上公開信息“並不好找”。

  專家指出,白酒是競爭性行業,成本、渠道、供應量等信息不透明,一直是國內白酒行業操作方式和獲取高額利潤的手段。“兩公開”有阻力,一些高檔白酒直接供應機關、國企,很難向社會公開。

  專家建議

  劃出“高檔”線

  毫無疑問,茅臺、五糧液都是國人喜愛的優秀民族品牌,但近年來的瘋狂漲價讓“酒香”變了味。飛天茅臺酒10年漲了10倍。長期研究社會問題的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余南平認為,高檔白酒不斷漲價,而且在國內喝酒文化備受追捧,表面上看像是“消費升級”,越漲還越受捧,但究其實質,依然還是中國社會所特有的一種“身份需求”引發的特殊消費現象,而且與公款消費結合在一起,是一種不健康的風氣。

  茅臺酒之類的奢侈消費不僅讓政府的親民形象越走越遠,還難免在“禮尚往來”中滋生更多的腐敗。今年兩會上,就有不少代表委員大聲疾呼,禁止公款消費茅臺,受到了社會普遍贊同。專家表示,近期“三公”經費中另一“大戶”公車消費的新規定,值得借鑒。如提出“雙18”的採購限制(即明確要求公車採購排量不超過1.8升,價格不超過18萬),還公佈了公車採購車型目錄。相應的,目前對於公款禁止購買高檔酒的規定也期待有關部門加緊細化工作,劃定“高檔”的價格水平線,把公款消費擋在這個“雷池”之外,讓公款接待消費標準有個“譜”。

  據新華社

熱詞:

  • 三公
  • 消費升級
  • 價跌
  • 價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