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林伯渠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8日 16:0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本文摘自:中國共産黨新聞網,作者:佚名,原題:《林伯渠》

    林伯渠,原名祖涵,號伯渠,字邃園,1886年出生於臨澧縣修梅鎮涼水井村一個普通的鄉村家庭,著名的無産階級革命家、教育家。16歲投考湖南公立西路師範學校,在那裏肄業兩年半,得到了學校創始人熊希玲的指引,並開始接受進步思想,立志為振興中華而獻身,為日後從事革命工作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1904年春,經選拔考試,被師範學校選送留學到日本弘文學校。

    1905年8月在東京加入中國革命者同盟會。1905年11月,日本文部省頒布《取締清韓留學生規則》,他在極為憤慨之下,毅然回國。回國後,1906年春天,在長沙振楚學堂教學並在西路公學任職約1年,1907年被派往東三省聯絡綠林,從事起秘密的反清活動,黃花崗起義失敗後,才回湘參加反袁獨立活動,後被袁通緝,于1913年5月逃亡日本,並加入到孫中山重新組織的中華革命黨,受命回國後,曾任湖南省署秘書兼總務科長、政務廳長等職。

    1917年段祺瑞非法解散國會,伯渠與湘軍旅長林修梅退至衡陽起義,參加了護法之役,擔任湖南護法軍總司令部參議。1920年,林伯渠出任孫中山大元帥府參議。1921年1月,經李大釗、陳獨秀介紹,加入上海共産主義小組,繼續留在國民黨內工作,在幫助孫中山改組國民黨的整個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參加國民黨一、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兩任農民部長和武漢國民政府軍委會秘書長。在發動和領導農運工作時,他認真執行孫中山扶助農工的政策,吸收中央從事農運和對農民問題有深刻見解的同志參加,盡力爭取國民黨左派的支持與合作,把國共兩黨對農運的領導有機的統一起來,為推動當時農運的發展建立起卓著的功勳。1926年3月20日,蔣介石製造“中山艦事件”後,他逃出國民黨中央,出任第六軍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把一支內部矛盾重重、戰鬥力弱的雜牌軍,建設成北伐中的一支勁旅。1927年7月15日,寧漢合流後,他參加“八一”南昌起義,起義失敗後,受黨中央派遣,去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

    1932年冬,林伯渠由海參崴學成回國。翌年三月,進入江西中央蘇區,出任蘇維埃中央政府國民經濟部長,後任財政部長調任沒委會主任及總供給部長。這期間,他注重發展農業生産,廣泛開展節約儲糧,保障了紅軍和蘇區人民的供給。為解決蘇區的財政困難,他一面成立沒收徵收局,向地富籌款借款;一面適當增發紙幣,幫助各機關建立健全財政制度,開展節約運動,基本保證了革命戰爭的財政需要。

    在參加長征到達陜北後,林伯渠先任中央政府財政部長,繼任陜甘寧邊區政府主席,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他領導邊區軍民,積極貫徹中央的十大政策,建立三三制政權,實行精兵簡政,領導邊區開展大生産運動,進行經濟文化建設,把邊區建設成為模範抗日根據地。1937年8月,中共中央召開了洛川會議,通過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派他常駐西安,任八路軍駐陜辦事處黨代表,集中精力從事統一戰線和對外聯絡工作。他利用自己社會聯絡廣、資深望重的社會影響,廣泛團結各階層人士一致抗日,對推動第二次國共合作做出重大貢獻。1945年4月,在黨的七屆一中全會上,他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948年冬,人民解放戰爭勝利在望,急需林伯渠去中央工作,12月12日,他告別延安,抵達中共中央駐地西柏坡,後受黨中央委託,前往東北迎接李濟深、沈鈞儒、譚平山、郭沫若等30多位民主人士到北京。為籌備新政協,建立新中國,他雖是63歲高齡,仍不辭勞苦,有時竟連續工作達20小時,為勉勵自己,他在日記上寫下了“為人民服務,為世界工作”十個大字並鄭重蓋上自己的印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林伯渠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他和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一起,領導全國人民進行各項偉大鬥爭,在有關政權建設和統一戰線工作方面的貢獻尤為顯著。“十一”以後,他同各方面進行廣泛接觸,商談、討論政府機關的機構設置和各部門的主要領導人的人事安排,從速組成政府各機關,推行各項政府工作。同時,他對各地方政權建設也費出很大心血,為加強正副主席、各個委員、政府各部門及地方政府的聯絡,傳達貫徹各項指示決定,他批閱大量文件,籌備與組織各種會議,做出了卓越貢獻,在團結愛國民主人士,擴大國際統一戰線方面也做了不少工作。

    1954年9月,在第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上,他當選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他倡導把定期下去視察工作,了解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作為黨和國家機關聯絡群眾,調查研究的一種制度。翌年5~6年,他率先到湖南視察,先後下到益陽、常德、臨澧等縣許多單位,找基層幹部交談,了解到大量豐富而生動的第一手材料,取得發言權。他這種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的作風,及在調查中發現和提出的問題,有力地推動了湖南地方政府的工作。

    在黨的八屆一中全會上,他繼續當選中央委員和中央政治局委員。1957年到1959年的三年中,他先後去廣東、杭州、上海、南京、內蒙、山西、遼寧、寧夏、湖北、廣西、福建、江西、湖南等地視察,逐漸覺察出一些問題,在日記本中寫下“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留有餘地,力戒浮誇片面”等一些針砭時弊的見解。1959年7月參加廬山會議時,在自己準備的發言提綱中,記有“我們的不足”是“既忽視客觀規律又未能綜合(平衡)”,其不足之處,一部分是發展中的困難,是不可免的;一部分是我們的錯誤造成的,如“刮共産風”、“似乎一切都要翻一番”,這是“脫離群眾的”。7月13日寫成《廬山即景》一詩,詩中寫有“規律客觀不可忽,自有群眾作結論”之句。1959年8月,林伯渠率代表團赴蒙古訪問,受到蒙古人民的熱烈歡迎。1960年5月,他病情惡化,在大家的勸説下,才去北京醫院治療,29日病逝于醫院,享年74歲。

    來源:人民網

熱詞:

  • 林伯渠
  • 中央政治局委員
  • 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