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視頻]走基層在崗位上:再訪“門巴將軍”李素芝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5日 15:0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40e415d73c234ce1ba78af91248642d2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西藏軍區副司令員兼西藏軍區總醫院院長李素芝。

    圖為李素芝與一位邊遠農牧區的藏族小姑娘格珍。格珍曾患有心臟病,被李素芝治好。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在西藏,幾乎人人都認識一位佩戴著少將軍銜的醫生,他就是西藏軍區副司令員兼總醫院院長李素芝。他紮根西藏36年,以精湛的醫療技術造福西藏各族人民、服務部隊官兵,為推動西藏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做出了突出貢獻,被親切稱為“門巴將軍”。

    見到李素芝,是在醫院的外科病房,儘管是週末,他依然很早趕來做術前準備。今天他要主刀第2709例先天性心臟病手術。患兒叫達娃拉姆,心臟“巨大室間隔缺損”,是幾天前流動醫院到海拔4900米的那曲地區巡診時發現並帶回醫院的。

    記者:您當院長以後,出差、開會的行政事務已經很多,你現在每週還要做幾臺手術?

    李素芝:四到五台手術。

    在西藏,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先天性心臟病發病率是內地的兩三倍,越早手術療效越好。但世界醫學界曾斷言,在海拔3500米的高原根本就不能實施心臟手術。李素芝不信邪,帶領課題組攻關20年。2000年,經過1000多次動物實驗後,手術條件成熟,李素芝在自己患先心病的外甥女瑩瑩身上動了第一刀,世界上第一例高海拔體外循環淺低溫心內不停跳直視手術,獲得成功。

    西藏軍區總醫院麻醉科護士長 唐華蕊:平時首長工作很忙,很多時候剛開會回來,如果有重大手術需要做的話,他馬上來到手術室,到臺上一站就是六七個小時,我們看了也很心疼他。

    3個小時後,達娃拉姆順利完成手術。

    記者:在這裡治療先心病,您的目標是什麼?

    李素芝:我們的目標是一年為我們西藏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免費手術200多例以上。

    為儘早解除藏族群眾的病痛,李素芝帶領醫療隊到學校、進牧區,進行先心病的普查。

    西藏軍區副司令員兼總醫院院長 李素芝:到現在已經做了2700多例了,而且成功率達到了98%,免費金額已經達到了8000多萬元。

    每做一例先心病手術,李素芝都想方設法對患者回訪,措姆是去年7月做的手術,現在已經完全康復。

    李素芝和他的團隊以高超的醫術和真摯的情感贏得了各族群眾的信任,也改變了僧俗群眾信神不信醫的習俗。74歲的老僧人措增群培患有冠心病、痛風等多種疾病,長期臥床不起,李素芝主動把他請到醫院,免費為他手術治療,併為他制定了詳細的康復計劃。

    色拉寺僧人 措增群培 :我在看病的過程中與李院長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現在都是老朋友了。特別是他醫術那麼高明,我們色拉寺僧人的許多重病,都是他給看好的,我們大家都信服他。

    10多年來,李素芝為西藏寺廟僧尼和藏區牧民建立健康檔案18000多份,發放免費醫療卡24000多張。

    李素芝對每一個前來就診的病人,就像親人般的對待,只要不出差,每晚八點他都要到病房轉一轉。

    西藏軍區總醫院胸心外科護士 顏曉麗:有時候晚上他來查房時,看到病人不穩定,他就會在旁邊的床躺著去休息,怕萬一齣現什麼意外,就一直守在病人旁邊,直到病情很穩定了他才會離開。

    為了西藏各族群眾的生命健康,李素芝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醫學奇跡。他先後開展了高海拔地區肝、腎移植、介入治療等新業務新技術150多項,其中20項世界領先,36項國內首創,獲得國家科技獎35項。特別是高山病防治系列成果使急性高原病的發病率從上世紀80年代的50%-60%下降到目前的2%-3%,高原腦水腫死亡率由8-15%下降到0.7%以下。

    西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 德吉:我對他的評價是,一個雷鋒式的好戰士,像白求恩一樣的一個好醫生,像焦裕祿式的一個好幹部,確實在我們西藏人民的心目當中是樹立了一個非常優秀的共産黨人的形象。

    受到西藏各族群眾的廣泛讚譽和衷心愛戴李素芝,為推動藏區醫療事業發展,把服務範圍從拉薩輻射到全西藏,常年堅持為藏區群眾送醫送藥、救死扶傷。

    記者:李院長,您這是第幾次到藏區帶隊來巡診了?

    李素芝:應該1000多次了吧。

    西藏高寒缺氧、氣候惡劣。有人曾説,能來西藏躺著也是奉獻,可李素芝卻邁開雙腿,在平均海拔4500多米的雪域高原巡診100多萬公里,足跡幾乎遍佈藏區每一個角落,光他乘坐汽車的輪胎就跑壞了100多條。

    記者:李素芝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藏族群眾(藏族大意):他經常給我們看病,是我們的救命恩人,是共産黨派來的"活菩薩"。

    李素芝利用雙休日率醫療隊到拉薩附近村莊、寺廟巡診,節假日則帶領“流動醫院”深入邊遠農牧區,成了他和同事雷打不動的例行工作。

    西藏軍區總醫院政委 唐明文:每次出去巡診,由於道路、氣候的原因,還是有一定危險的,李院長每天都要給我們報個平安,可是前些天去藏北高原,有好幾天突然跟我們失去了聯絡,可把我們在家的人給急壞了。

    那一次,“流動醫院”走到日喀則昂仁縣到薩嘎縣途中海拔4900米的庫比拉亞山時,氣溫驟降,一場特大的暴風雪不期而至,車輛掉進雪窩,最近的村莊也有80多公里,狂風夾著暴雪和冰雹越來越大,通信完全中斷,如果不趕快走出困境,後果不堪設想。危急時刻,年近6旬的李素芝一聲令下,帶領大家徒手刨雪開路。

    李素芝:沒事,沒事。

    駕駛員:您慢一點,您年紀大啊。

    李素芝:我沒事。

    駕駛員:我就怕您身體受不了,您慢一點。

    聞訊趕來的藏族群眾出手相助,醫療隊終於脫離了險情,7天后,李素芝才與醫院取得聯絡。
面對危險,李素芝淡然處之,面對危重病人,李素芝激情相救。在海拔4900米的多瑪鄉,一位叫德吉措姆的病人到達醫療點時呼吸、心臟驟停,危急時刻,李素芝衝上去口對口進行人工呼吸,終於把她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

    不久前,山南洛扎縣一位藏族孕婦難産,生命垂危,請求支援。李素芝組織婦産科、麻醉科專家連夜出發,翻越3座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跋涉6個小時,到達後隨即手術,最終産婦獲救,女嬰順利降生。

    李素芝:你看吧,睜開眼睛看你了。

    産婦丈夫的朋友:院長,他還有一個心願,他之前三個小孩都沒有倖存下來,這次院長過來後,特別的順利,然後他希望院長給小孩取一個名字。

    給孩子取名,是對尊貴長輩的信任。36年來,李素芝收到的數千面錦旗、數萬條哈達,飽含著西藏各族群眾對他的深情厚意。但李素芝虧欠家人的卻太多太多。父母臨終時,他因高原體外循環淺低溫不停跳心內直視手術動物實驗關鍵階段,沒有看上老人最後一眼。玉樹抗震,突然接到弟弟病逝的噩耗,他強忍悲痛投入救災。36年,李素芝沒有回家過過一個春節,妻子委屈得經常獨自落淚,女兒李楠18歲了還沒叫過一聲“爸爸”。然而,一次風雪巡診,讓家人改變了看法。

    李素芝的女兒 李楠:藏族同胞對他深深的愛戴都離不開他,我現在越來越理解他了,真的很辛苦,我有這麼一個爸爸,我真的感覺很驕傲。

    去年妻子郭淑琴退休之後,再上高原,成為醫院一名不拿工資的“編外”醫生;女兒李楠從第三軍醫大學畢業後也主動申請進藏,今年春節還動員新婚丈夫來西藏一起參加巡診,一家人終於在平均海拔4500米的巡診路上過了一個團圓年。

    李素芝:平時不管是我們免費民族醫療,還是我們的重大節日到農牧區去給群眾防病治病,接近了群眾,密切了關係,更重要的是,把黨的溫暖送到群眾的心坎上。

    編輯:楊書傑

熱詞:

  • 李素芝
  • 門巴將軍
  • 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