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人民日報:穿越時空的掌聲為誰響起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4日 04: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連續3天,場內響起陣陣掌聲、歡笑聲,上萬名觀眾的激情一再被點燃。日前,大型情景音舞詩畫《天安門》首輪演出在國家體育館落下帷幕。對這樣的掌聲,人們並不陌生。在悠揚的音樂會、炫動的演唱會、精彩的戲曲演出、熱鬧的電影下鄉放映現場,掌聲不時響起來,已經成為今天文化生活的生動寫照。

  如果回望近70年前的陜北大地,當時的掌聲也很動人。秧歌劇《兄妹開荒》、《牛永貴挂彩》等的演出,常常萬人空巷、掌聲如雷。感此盛況,身在重慶的郭沫若也不禁開懷放歌:光明今夕天官府,聽罷秧歌醉拍欄。

  儘管時光流轉、情境變幻,但今天的掌聲,與半個多世紀前的掌聲一樣,都讓人感受到民眾對文化的強烈需求,人們沉浸于文化的巨大歡樂。穿越時空的掌聲中,蘊藏著深刻的文化思索。

  掌聲為誰響起來?當年的《兄妹開荒》之所以引起轟動,在於將陜北秧歌的鮮活靈動、黃土高原的泥土氣息、農民熟悉的詼諧風趣熔為一爐,使得演出變成了軍民的狂歡節。今天的《天安門》之所以讓人感動,在於真誠講述百姓自己的故事,從83歲的“遛早兒”老大爺,到4歲正在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在舞臺上樹起了一個“人民的天安門”。兩部作品,激蕩著共同的畫外音——人民,涌動著共同的文化潮流——為人民書寫、為人民放歌。

  從《兄妹開荒》到《天安門》,一部文化史的脈絡清晰可見。70年前,在延安窯洞裏舉行的文藝座談會上,毛澤東用濃重的湖南口音發表長篇講話,“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70年來,中國共産黨人的文化強音始終鏗鏘。“二為”方向、“雙百”方針,“人民需要藝術,藝術更需要人民”的論斷,“在人民的歷史創造中進行藝術的創造”的創作要求,“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與無數精品力作交相輝映,不斷書寫著文化發展的中國故事。

  恩格斯説過,文化植根于“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在民族危亡、物質匱乏的年代,秧歌劇等文藝作品猶如在白紙上作畫,一掃“象牙塔”和“亭子間”對現實生活的“不熟、不懂”,前所未有的“為人民寫,寫人民,請人民評判”創作贏得了熱烈掌聲。

  在物質極大豐富、奔向全面小康的當代,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遠不止于讀書聽戲,文化生産需要考慮投資回報,科技力量成為文化創新的一大引擎,新興文化産業和文化業態不斷涌現。社會圖景五光十色,今天的文化發展,只有與多樣化需求對接、與市場接軌、與科技融合、與産業共生,才能贏得更響亮的掌聲。近年來,從“三貼近”原則到“走轉改”精神,從免費開放的博物館,到新聞出版、文藝院團轉企改制,從中國人漫步世界各地的身影到3D影像技術帶來的奇幻意境,文化工作者們一直在為“掌聲”求解,我們的社會和文化在探索中前進。

  “掌聲響起來,我心更明白”。70年前延安黃土地上的喧天鑼鼓消逝于歷史深處,今天聲、光、電、舞、詩、畫合力呈現的演出正在激活觀眾的藝術細胞。時代打磨下,一個樸素的真理浮現出來:一切進步文藝,都源於人民、為了人民、屬於人民。

熱詞:

  • 延安
  • 講話
  • 文藝
  • 轉企改制
  • 兄妹開荒
  • 雙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