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鄧小平的文化觀:我們的文藝屬於人民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2日 16:1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鄧小平文化工作思想從大的層面來説是毛澤東文化思想的一部分,其理論架構與毛澤東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的文化觀念是相通的,也與張聞天等人的文化工作思想有直接的聯絡。如鄧小平在1941年5月寫的《一二九師文化工作的方針任務及其努力方向》(以下簡稱《方向》)就直接引用張聞天《中華民族新文化的內容與性質》中的對於新民主主義文化的理論表述,同時也強調“應克服文化工作不大眾化的現象。要經常鼓勵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熱忱,使文化運動普及到連隊中去,深入到群眾中去,真正做到大眾化。”當時鄧小平的文化工作思想主要體現在對於毛澤東文化工作思想的細化與對革命文化建設的具體論述上。

  這一時期,最能反映鄧小平文化工作思想的代表作是《方向》一文。鄧小平從一個師的文化工作談起,對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文化工作的方針、政策、方向都作了精闢的論述。這些論述不僅對當時我黨我軍抓好對敵鬥爭的抗日文化工作起到了指導的作用,而且對今天我們貫徹黨的十五大、十六大關於文化工作的精神,抓好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工作,也有着極其重大的現實意義。

  鄧小平在《方向》一文中明確指出,文化工作服從於政治任務,並簡明地解釋這個命題説:“無論哪一種勢力或哪一種派別的文化工作,都是服從其政治任務的。”這一命題,也可以説是對毛澤東1940年1月發表的《新民主主義論》關於“一定的文化(當作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上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於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而經濟是基礎,政治則是經濟的集中的表現”這一理論的闡釋;另一方面強調部隊的文化工作是政治工作的一部分,把文化工作融入政治工作中,指出:“我們就是新民主主義文化的傳播者與實行者,我們堅決反對殖民地文化,反對買辦性的封建主義文化,而為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目的服務。”要求文化工作為提高軍隊的戰鬥力服務,求得官兵平等,軍民一體,團結友軍,瓦解敵軍,以爭取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另外,強化宣傳隊的工作,指出:“宣傳隊是部隊文化工作的基本隊伍。努力提高自己,努力追求深造,努力做文化普及工作,都是萬分必要的。要使宣傳員成為文化教育的得力幹部,使宣傳隊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鋒軍。”鄧小平由此制訂七項基本的文化工作細則,提出今後抓好文化工作的幾點意見:(一)要同一切輕視文化工作的傾向作鬥爭,並應克服文化工作不大眾化的現象;(二)要造就大批的青年文化工作者,同時要提高原有文化工作者的素養;(三)文化工作者要不斷增強自己在政治、文化方面的修養和實際工作的鍛煉,以提高自己,充實自己;(四)文化工作者要持有虛心學習、認真探討的態度。這四點文化工作意見都是不可缺少的,其中第一點要同一切輕視文化工作傾向作鬥爭,並應克服文化工作不大眾化的現象,是最關鍵最主要的努力方向。

  解放戰爭期間,由於當時戰爭環境惡劣,條件艱苦,有的同志曾一度忽視文化工作,立即受到了鄧小平的批評。鄧小平在《貫徹中共中央關於土改與整黨工作的指示》一文中指出:“歷來的經驗證明,展開充分的宣傳活動,擴大黨的全部正確政策的宣傳,揭露敵人的欺騙和罪惡,首先在群眾中建立和佔領思想陣地,這對新區戰勝敵人與發動群眾關係極為重大,而我們則相當普遍地忽視了宣傳工作,比如我們在大別山,不是加強宣傳隊、劇團、文化工作的組織領導,而是把這些機構的幹部分散去進行土改工作,以致失去或減少了他們的作用。”

  解放初期,鄧小平在做西南邊疆少數民族工作時,曾把文化工作與政治、經濟工作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鄧小平在《關於西南少數民族問題》一文中指出:“少數民族要經過一個長時間,通過事實,才能解除歷史上大漢族主義造成的他們同漢族的隔閡。我們要做長期的工作,達到消除這種隔閡的目的。要使他們相信,在政治上,中國境內各民族是真正平等的;在經濟上,他們的生活會得到改善;在文化上,也會得到提高。所謂文化,主要是指他們本民族的文化。如果我們不在這三方面取得成效,這種歷史的隔閡、歷史的裂痕就不可能消除。”並強調“在文化方面,也有許多工作要做,要儘快提高少數民族的文化文平。”

  鄧小平文化工作思想的發展

  1979年以後,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發生一系列重大變化,鄧小平的文化工作思想在新的歷史時期也具有新的時代氣息,從而使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的文化觀念向新的歷史時期解放的、開放的、發展的、整體的文化思路過渡,使鄧小平的文化工作思想回到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之間的關係的正統關繫上”,使其納入到政治、經濟、文化相互促進的整體思維,從而使其文化工作思想體現一種新的特徵。

  鄧小平新時期的文化工作思想是鄧小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一部分。其一強調思想解放,加強黨在意識形態方面的領導地位,提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支持了“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大討論,使其文化工作思想有了堅實的實踐基礎。1981年在《關於思想戰線上的問題的談話》、1983年《黨在組織戰線和思想戰線上的迫切任務》、1985年《搞資産階級自由化就是走資本主義道路》、1992年的《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都對解放思想,落實馬克思主義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的命題,對文化事業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指導和推動作用。其二強調“兩個文明”並重,尊重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律,使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互促進,這為黨的十六大報告“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具有重要的啟示。江澤民指出“社會生産力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是逐漸提高、永無止境的歷史過程,人的全面發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無止境的歷史過程。這兩個歷史過程應相互結合、相互促進地向前發展”。胡錦濤也指出:“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任務,就是要運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社會主義文化的指導思想,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規律和社會主義的本質,認識社會主義既是經濟迅速發展、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的社會,也是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的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歸根到底要體現在每個人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全面發展上;每個人都成為先進生産力的代表、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的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代表這樣全面發展的人。”這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觀念的最新成果和最高要求。其三,發展的開放的文化工作理論,把黨的文化建設放在一個動態的發展的位置上,強調“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地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我們決不能再長期閉關自守,把中國搞得貧窮落後,愚昧無知”,這對於江澤民的文化理念産生直接影響,江澤民指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它淵源於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它反映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和政治的基本特徵,又對經濟和政治的發展起巨大促進作用”。他將先進文化高度概括為三句話:“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黨和人民從五四運動以來形成的革命文化傳統,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先進文明成果”。其四,重視科教的發展,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口號,重視人才的培養,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這三個“面向”,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其五,尊重文藝規律,強調文學的人民性,提出“我們的文藝屬於人民”,“人民是文藝工作者的母親”,“人民需要藝術,藝術需要人民”,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構成了新時期我黨以人為本文藝觀的基本內容。

  鄧小平新時期的文化工作思想繼承了毛澤東的文化思想,同時又有很強的獨創性,有鮮明的時代性,顯示了極大的理論勇氣。胡錦濤同志《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上的講話》中,深刻地説明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之間的關係,認為它們是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科學體系,這個科學體系,既是理論繼承的創新,又是理論結合實踐的創新,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最新成果之一。■  (作者係中共廣西區委黨史研究史副主任)

  《信息導刊》 (2004年 第三十一期)

熱詞:

  • 三個代表
  •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 新民主主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