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中國好人】張思成:讓我的器官延續別人的生命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2日 15: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綜合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3c33d0710caa4b88a7202993b8aba592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綜合消息:來到這世間不過12年,江西男孩張思成就要面對死亡,剩下的時間可能只有2個月。因為患上腦瘤,思成瘦成皮包骨、不能説話、吞咽艱難……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時候,張思成以點頭同意的方式,表達了辭世後捐獻全部器官的意願。

  如果器官配對成功,張思成的眼角膜可以讓六個人重現光明,他的腎臟可以挽救兩個尿毒症患者,他的心臟和肝臟都可以使人重獲生命。

  身患絕症只能再活2個月 減少用藥生命進入倒計時

  12歲的男孩張思成怎麼都沒有想到,他只是吃飯時拿筷子夾菜有些困難,走路時容易摔跤,向來乖巧的他,突然被查出腦袋里長出一個瘤,生命僅剩下2個月。

  身患腦幹膠質瘤的張思成,在其生命或僅有2個月的時候,以點頭同意的方式,表達了在辭世後捐獻全部器官以幫助其他小朋友的意願。

  突然被確診患絕症

  生命只剩2個月

  2012年4月25日,廣東省江門市中心醫院兒科重症病房,張思成躺在重症監護室內,全身插滿了管子,每一次呼吸對他來説都是很艱難的事情。

  張思成,今年12歲,家中長子,有一對雙胞胎妹妹。

  父親張吉林回憶,有一天,他發現張思成在家裏吃飯,右手怎麼都夾不起菜。而且,張思成放學回家,一到家就摔跤,甚至一個小時內摔兩次。

  母親張細花説,當時看到兒子這種狀態,還對他斥責,“你長這麼大了,連走路都不會走。”

  但漸漸地,思成的症狀越來越嚴重,精神狀態也變得越來越差,老是疲憊地賴在床上不想動。這些引起了父母重視,於是聯絡了在上海仁濟醫院神經科工作的同鄉,連夜趕到上海進行檢查。

  經診斷,醫生説,張思成的腦部長了個瘤,是腦幹膠質瘤,非常嚴重,從頭部CT圖顯示,治愈的希望不大。

  一家人從上海回去後,張吉林的心始終不能平靜,睡不著覺。

  思成的病在上海確診後,父母帶著他輾轉治療,但依舊無濟於事。張吉林夫婦決定陪同孩子走完最後的路程。

  2012年春節後,他們帶著思成來到張吉林打工的城市廣東江門,邊工作邊給孩子治病。

  但思成的病情發展速度超出了父母的想像。“小孩子的病情每天都不一樣,基本他那肚子裏,就聽得到響啊,‘咣咣’的那樣響。”張吉林説。

  來到江門後第二天,張思成就被送往醫院搶救,而醫生的診斷,也將父母心中僅存的一絲希望擊個粉碎。

  醫院診治後,主任醫生稱,按照目前的病情,生存時間也就兩三個月。

  輾轉醫治仍無效

  同意捐獻全部器官

  面對已漸漸失去意識的張思成,父母決定,如果兒子醫治無效,他們將放棄治療,並將兒子的器官捐獻,挽救更多的病人。讓兒子的生命以另一種更為有意義的方式活下去。 

  在當地,張思成一家捐獻器官的事情感動了許多人,也引起了媒體和社會各界的關注,江門市中心醫院得知此事後,將思成接到了醫院,盡最大的可能來延長思成的生命。

  現在,躺在廣東省江門市中心醫院兒科重症病床上的張思成,生命只能靠呼吸機維持,醫生説,死神隨時可能奪走他的生命。

  “我想知道現在放棄治療,器官捐獻會成功嗎?”張細花不斷地詢問專家,怎樣才能達到捐獻要求?是不是現在就必須把藥斷掉,讓他停止呼吸心跳?

  在父母住的地方有一張全家福,照片拍攝于2009年,張思成是家裏唯一的男孩,他還有一對雙胞胎妹妹。

  張細花記得那天,她跟思成説:“假如有一天,你和媽媽要分開了,以後不能幫助別人了,你就剩下最後一點點力量能幫助別人,你願不願意?”“他(思成)一直在點頭。”張細花説,現在她正經歷的苦和痛,不想讓另一位母親再承受,思成一直是一個樂於助人的好孩子,他一定願意去挽救他人的生命。

  決定做好後,張吉林給當地紅十字會打了電話,還寫了一份器官捐獻申請書。

  艱難的抉擇:

  停止用藥還是繼續治療

  江門市中心醫院副院長廖勇彬説,從開始做手術到現在,治療的藥量有所增大,總體來説,張思成的呼吸、心跳、血壓、生命體徵還是處於一個比較平穩的狀態。但是如果病情反反復復,藥量越加越大,對他的腎、肝還是有一定影響的。

  張思成的父母面臨一個艱難的抉擇。

  現在,張思成只能依靠藥物和機器維持生命,停藥就意味著生命隨時可能終止,但繼續用藥,捐獻可能就不能成功。 

  4月25日下午,江門市紅十字會與院方向張吉林夫婦説明了專家評估後的情況。初步評估結果是,張思成現在的器官對於捐獻不太樂觀。

  當天會議結束後,張吉林夫婦久久沒有言語。在場的每一個人都能切身體會到他們內心的煎熬。作為一位母親,就算孩子不能言語,不能活動,也希望他能活著,哪怕多活一天,一個小時;但另一方面,捐獻器官的初衷始終未改變,而思成在病床上無法表達的痛苦,做母親的最能體會。

  第二天一大早,張細花來到江門市商業中心。因為家庭的貧困和思成的懂事,父母很少給思成添置新衣,今天,她想給思成買一些他最喜歡的東西。

  “他從不挑穿著,都是我買好他就穿。”在張細花印象裏,思成小時候特別乖。記得有次帶他去逛超市,他本來很喜歡玩具車,開始挑了一個最大的,但當張細花問他想不想要時,思成卻不説話,捧著看了下,又放回去了。他説太貴了要很多錢。

  4月26日下午,父母提著買好的衣物,帶進張思成的病房。一進病房,張細花就趴在兒子耳邊,輕輕呼喚他的名字。

  “給你買了玩具,最喜歡的奧特曼拼圖,還有好多你想要的東西。”張細花將新買的鞋子、褲子、上衣,一件件地放到思成眼前,希望他能看見,希望他能從床上起來穿上新衣服,蹦蹦跳跳地就像一個健康的孩子,就像以前一樣。

  從重症監護室出來,父母找到院方,告知了他們的決定:器官捐獻照常進行,減少小思成藥物的使用,直至生命走到終點。

  減少甚至停止用藥

  直到生命最後一刻

  在廣東江門紅十字會與江西上饒萬年縣紅十字會的共同努力下,張思成的雙胞胎妹妹從江西老家來到江門,父母為了保護孩子,從未細説哥哥的病情。

  為了見哥哥,一對雙胞胎妹妹專門折了一個很大的千紙鶴,在重症病房內,妹妹將紙鶴放到哥哥身上,上下襬動著紙鶴的翅膀,希望哥哥可以看見。

  思成的父母説,今後,他們會努力將雙胞胎女兒從老家接到身邊。是思成讓他們懂得,物質的匱乏掩蓋不了親情,對於孩子來説,沒有什麼比在父母的陪伴下成長更為重要。之前對思成的虧欠,可能永遠也無法彌補了。

  據衛生部統計,器官移植的等待者和器官捐獻者的比例是150:1,現在,面向公眾的器官捐獻體系尚未完全建立,還是有很多人並不願意捐獻遺體,其中超過半數是擔心流程不規範、不透明。

  張思成現在已經開始減少甚至停藥,直到生命走到最後一刻。

  如果器官配對成功,思成的眼角膜可以讓六個人重現光明,他的腎臟可以挽救兩個尿毒症患者,而他的心臟和肝臟都可以使病人重獲生命。

  生命並不是只有活著才有意義,如果一個隕落的生命能夠讓其他人重生,那就是生命的另一種意義。

熱詞:

  • 張思成
  • 器官
  • 生命
  • 中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