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新聞中心 >

12歲兒子被確診絕症 為延續愛父母將獻出其器官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1日 15: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照片為張思成(前排中)一家(視頻截圖)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兒子死後,我們願意把他的遺體和器官捐出來去幫助別人,讓孩子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説下這句話的,是江西上饒的一對農村夫婦——張吉林和張細花。不久前,他們12歲的兒子張思成被確診患上了"腦幹膠質瘤",當孩子即將走到生命的盡頭,樸實的夫婦倆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我們見到張思成的時候,他剛剛被轉到廣東省江門市條件最好的中心醫院,目前小思成已經無法説話,每天只能少量進食。

  這幾年,張吉林一直在江門打工,小思成一直跟著在浙江打工的母親張細花。直到小學四年級時,思成才跟著媽媽回到了江西老家,而就在小思成剛剛回到家鄉一年多,今年年初,他被查出得了”腦幹膠質瘤“。此後,張吉林和妻子便開始四處求醫,得到的答案都是手術風險非常大,即便手術成功了,生命也只能延緩一兩年。最終,夫妻倆決定放棄手術,將小思成接到江門,一邊打工一邊照顧他。他們希望讓兒子在自己的身旁走完人生的這最後一段路。

  起初,一家三口就租住在這間狹小潮濕的房間裏。幾個月後,小思成的病情迅速惡化,每天只能靜靜地躺在床上。直到最後無法説話。在兒子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時候。張吉林和妻子在痛苦的煎熬中含淚做出了一個決定。

  用孩子的器官去幫助別人讓他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延續。張吉林與妻子用這種特殊的約定寄託著心底對兒子那份難以割捨的愛。

  對於兒子的反應,夫妻兩並不意外。因為在他們眼裏,小思成從小就是一個懂事,愛幫助別人的孩子。

  在別人的幫助下,張吉林找到了當地紅十字會的電話。

  廣東省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和有關醫療專家專程來到思成一家租住的地方,那一天,張吉林和妻子在器官捐獻志願書上簽了字。

  張吉林夫妻兩每個月的打工收入加起來只有3000塊錢,在江西老家,他們還有一對雙胞胎女兒。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十分艱難。儘管如此,夫妻兩卻沒有提出任何的補償要求。

  張吉林一家的故事,感動著越來越多的人們。江門市第二人民醫院專程把小思成接到醫院,對他進行免費的救治。在愛心的守護中,堅強的小思成也努力地配合著醫生的治療。

  因為小思成的病情越來越危重 ,他又被轉到了全市醫療條件最好的中心醫院接受進一步的救治

  江門市中心醫院承擔下了小思成在醫院所需開銷的全部費用,專家們還組織了會診,希望盡最大努力延長他的生命。

  為了儘量減輕小思成的痛苦,醫生決定先實施一次腦部積液的引流手術。

  小思成的故事經當地媒體報道後。越來越多的人為之牽掛,許多市民專程趕到醫院為他加油鼓勁.

  第二天一早,小思成將接受腦部內引流手術。這天晚上當我們再次來到醫院時,剃了頭髮的小思成已經早早睡著了,也許在他的夢裏,依然能感受到爸爸媽媽的守候還有我們每個人發自心底的祝福。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

熱詞:

  • 思成
  • 確診
  • 器官捐獻
  • 絕症
  • 兒子
  • 腦幹膠質瘤
  • 手術風險
  • 父母
  • 陽光連線
  • 內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