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北大教授:中國高校嚴重受制金錢權力 獨立性倒退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6日 04:2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青年報訊 辦大學,借鑒國外容易,堅守自家特點反而更難。去年春天,清華大學轟轟烈烈地慶祝百年華誕,我未能免俗,應邀撰寫了一則小文,不過,唱的基本上是反調。此文大意是:“走向國際”,並不一定就是“邁向一流”。二者之間,確實有某種聯絡,但絕非同步,有時甚至是風馬牛不相及。改革開放三十多年,若講獨立性與自信心,中國學界不但沒有進步,還在倒退。

  我們是否過於委曲求全,乃至喪失了自家立場與根基?

  依我淺見,大學的一大特點,在於需要“接地氣”,無法像工廠那樣,引進整套設備;即便順利引進,組裝起來後,也很容易隔三差五齣毛病。有感於此,對眼下鋪天蓋地、不容置疑的“國際化”論述,我頗為擔憂。比如,以下幾個口號,在我看來屬於認識上的“誤區”,有澄清的必要。

  第一個誤區:辦大學就是要“與國際接軌”。可國外著名的大學並非只有一個模式,那麼到底要用哪個“軌”,怎麼“接”?認真學習當然可以,也很應該;但“接軌説”誤盡蒼生。某大學校長主持漢學家大會,説“我們也要辦一流的漢學系”。初聽此言,啼笑皆非——本國語言文學研究和外國語言文學研究,豈能同日而語!不過,這位校長並不美麗的“誤會”,倒是説出了一個可怕的事實:今天的中國大學,正亦步亦趨地複製美國大學的模樣。舉個例子,幾乎所有中國大學都在獎勵用英文發表論文,理科迷信SCI,文科推崇SSCI或A&HCI;聘任教授時,格外看好歐美名牌大學出身的;至於教育行政官員,更是開口哈佛,閉口耶魯。

  第二個誤區:辦大學就是要“強強聯手”。據説要建“世界一流大學”,最佳途徑就是強強聯手;因為,各種數字一下子就上去了。幸虧還沒把北大、清華合起來。大學合併,有好有壞,但“強強”很難“聯手”;一定要“合”,必定留下很多後遺症。過多的內耗,導致合併後的“大大學”需要10年、20年的時間來調整、消化。需要的話,強弱合併還可行。因為,大學需要有主導風格,若強強合併,凡事都爭搶固然不好,凡事都謙讓也不行。

  第三個誤區:辦大學就是要“取長補短”。辦大學,確實不能關起門來稱大王,要努力開拓視野,多方取經,既借鑒國外著名大學,也學習國內兄弟院校。只是因為有各種評估及排名,這個“取長補短”的過程,不知不覺中演變成缺什麼(專業)補什麼(專業),最終導致自家特色的泯滅。不要説異彩紛呈的國外名校,比起上世紀30年代的北大、師大、清華、燕京、輔仁、協和(僅以北京地區為例),今天的中國大學,大都過於“面目模糊”——各校之間的差別,僅僅在於“級別”、“規模”及“經費”。讓人擔憂的是,這個“整合”的大趨勢還在繼續。

  第四個誤區:辦大學就是要努力“適應市場需要”。學生選擇專業,有其盲目性,這可以理解;更可怕的是政府缺乏遠見。在我看來,無論請進來還是送出去,都應該考慮國家需要——凡市場能解決的,不要再錦上添花。每年都有留學生拿中國政府的獎學金,進就業前景好的商學院或法學院。這實在不應該。歐美也是這樣,政府或大學的獎學金,不是獎勵選擇熱門專業,而是用來調節社會需求的。你學古希臘的哲學或文學,就業前景不太好,但又是整個人類文明必不可少的,那我獎勵你。同樣道理,用國家經費送出去的留學生,也應該有專業方面的要求。

  第五個誤區:辦大學就是要多跟國外名校簽合作協議。恕我直言,很多協議屬於空頭支票,簽了一大堆,很快束之高閣。所有的“合作”,必須落實到院係才比較可靠;而其中最為實惠的是“互派學生”。但這有個前提,得有經濟實力支撐。北大中文系頗為“矜持”,不輕易簽此類雙邊協議:一是有自信,願意保守自家根基,很不喜歡那些故意自貶以討好外國教授的説法;二是若無獎學金,讓學生自費到國外遊學一年半載,貧窮子弟做不到,很容易引起同學間的攀比。

  作為中文系教授,面對浩浩蕩蕩的留學大潮,這些年,我不得不再三辯解:不同學科的“國際化”,其方向、途徑及有效性,不可同日而語。自然科學全世界的評價標準接近,學者們都在追求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社會科學次一等,但學術趣味、理論模型以及研究方法等,也都比較趨同。最麻煩的是人文學,各有自己的一套,所有的論述都跟自家的歷史文化傳統,甚至“一方水土”有密切的聯絡,很難截然割捨。而人文學裏面的文學專業,因對各自所使用的“語言”有很深的依賴性,應該是最難“接軌”的了。

  所以,文學研究者的“不接軌”、“有隔閡”,不一定就是我們的問題。非要向美國大學看齊,用人家的語言及評價標準來規範自家行為,即便經過一番勵精圖治,收穫若干掌聲,也得捫心自問:我們是否過於委曲求全,乃至喪失了自家立場與根基?

熱詞:

  • 中國大學
  • 教授
  • 教育
  • 金錢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