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本報訊見習記者張日報道聯合國亞洲和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近日發佈《2012年亞洲及太平洋經濟和社會概覽:在動蕩和商品價格攀升時期尋求共同繁榮》。報告預計,與2011年7%的增長水平相比,今年亞太地區的經濟增長將有所下降,為6.5%。
亞太經社會紐約辦事處負責人諾爾指出,儘管亞太地區經濟出現進一步下滑,但該地區仍將繼續帶動全球經濟增長,仍然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
在分析了亞太地區經濟增速減緩的原因後,諾爾指出,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出口大量減少對亞太地區的經濟産生了負面影響。歐美仍然是亞太地區的主要出口市場,歐洲經濟危機和美國經濟波動降低了其出口需求,這給以出口為主導的亞太地區的經濟帶來了影響。另外,一些先進經濟體資本成本攀升和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也導致了亞太經濟增長放緩。
諾爾還指出,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亞太地區發展中經濟體的收入差距增加了15%,亞太地區國家今後的一個重點應放在使增長更具包容性。另外,該地區有10億人處於脆弱就業困境,發展中國家在正規行業裏未能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該地區青年失業率在2012年將保持10.2%的水平。
報告預計,今年中國的經濟增長將達到8.6%,比2011年的9.2%有所下降;印度的經濟增長將比去年的6.9%有所提高,達到7.5%。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黃燕芬認為,中國作為趕超型經濟體,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震蕩會給其帶來挑戰,如加大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壓力,輸入型通貨膨脹風險依然存在,貿易條件可能繼續惡化,食品價格上漲影響低收入群體等。她認為,中國在本輪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震蕩期所遇到的挑戰大大超過19世紀的西歐國家,中國必須採取加快經濟結構轉型,在經濟增長和通貨膨脹之間尋求政策平衡,重視社會領域改革,實現包容性增長,以及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和對話等策略來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