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焦點訪談]探礦人的“精神富礦”(20120513)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3日 20: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NTV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b867633b3d904951b2551268f38ce2b6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CCTV-1

    5月13日 19:38

    CCTV-新聞

    5月13日 19:38

    重播:

    CCTV-新聞

    5月14日 03:45

    CCTV-新聞

    5月14日 05:45

探礦人的“精神富礦”

浙江省第七地質大隊 施俊超

浙江省第七地質大隊一分隊分隊長 陳升立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焦點訪談):地質找礦,一個終日與高山深谷打交道的“冷門”行當。有一首順口溜是這樣描述找礦人的:“嫁人不嫁地質郎,一年四季守空房。有朝一日回家轉,帶回一堆爛衣裳。”在這樣的描述中,人們能了解到地質找礦人的那份不容易。在山高路險亂石多的浙西南,就有這麼一支地質找礦隊伍,今天我們就一起感受一下他們鮮為人知的工作和生活。

  用腳步喚醒沉睡的寶藏

  2012年3月29日,記者來到浙江建德市周家塢礦區,跟隨浙江省第七地質大隊的一支小分隊上山。他們這次的任務是路線踏勘,也就是按照設計路線,搜尋找礦線索。

  記者看到,隊員們一路走一路敲石頭,據第七地質大隊老隊員王敏耀介紹,這一路的石頭都要看,看到貌似含礦的石頭就一定要敲打。

  找礦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數據顯示,找一個大型礦床,平均需要19年的時間,每一百個找礦項目中,能找到大型礦床的概率低於1%。土壤測量是找礦中最基礎的工作,記者在周家塢礦區天井源礦段1:10000比例尺的土壤測量圖上看到,圖上有黑色的橫線,這是預先規定的測量路線,線上是密密麻麻的採樣點。據介紹,根據這個圖,樣品全部加起來有2800到3000個,如果堆在一起,有將近一噸重,這些都是他們跑遍每個山頭背回來的。

  在最困難的日子裏 依然堅守不放棄

  在浙江遂昌縣徐村礦區,記者遇到了陳升立,他負責的一個找礦項目最近有了突破。這段時間,他三天兩頭往礦區跑。

  陳升立是七隊的第二代地質人,20年前他大學畢業後,分配到這裡,從此就和浙西南這片崇山峻嶺結下了緣。一年裏,陳升立有10個多月在山上,十年裏,他帶領同事為國家找到了3個大中型礦床。這些年,有不少民營企業想重金聘他,但是都被他婉言謝絕了。

  其實找出價值上百億礦藏的陳升立,在七隊每年的收入不過10萬。對於這種堅守,陳升立覺得很自然。他到七隊時,是上世紀90年代初期,地質勘探正處於轉型期,全國地質行業陷入了低谷。那段時間,浙江省第七地質大隊70%左右的人員無事可幹,最困難時,隊裏連工資都發不出。

  現任七隊總工程師的王成良和陳升立是同班同學。他們之所以能堅持下來,緣于隊裏當時的一個決定:無論多困難,也要保留一支小分隊,繼續地質找礦工作。於是,即使沒有項目,包括他倆在內的14個人隊裏再困難,也會保證他們的工資。找礦需要資金,隊上幾百口人也要吃飯,為了走出困境,七大隊又組織人員,修公路、造水庫、打隧道,開始學著闖市場。他們堅信,國家要向工業化方向發展, 就必須要有資源,所以哪怕再難,也不能放棄找礦。

  就在這段最困難的日子裏,七隊保留下來的這支小分隊,探明了6噸黃金,15萬噸高品位鉛鋅礦,他們提交的螢石礦遠景資源量達2800多萬噸,可供浙江使用30年,他們查明稀土資源量1.8萬噸,氧化物資源量98萬噸,為國家提供了重要的稀土資源儲備。

  淡泊名利 以找到礦為榮 地勘精神星火相傳

  熱愛地質事業,堅守探礦職業,已經成為七隊成長歷程中的基因。王敏耀是七隊的第一代地質隊員,今年已經76歲了。雖然早已退休,但只要身體允許,他還是喜歡進山,幫著年輕人一起找礦。

  浙江省第七地質大隊成立於上世紀50年代後期,那時,全國上下正掀起勘探找礦的熱潮。當時,全隊五百多名地質隊員,一年只有12天的假期,常年駐紮在深山。一些老隊員回憶説,有時在野外遇到下雪天,給養都運不上去,沒有菜吃他們就用油炒炒鹽來當菜吃,而且一吃就是十天八天的。有時經過一個村莊,都會被村民們當成是討飯的。

  王敏耀説,這輩子他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找礦。

  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七隊為國家找到了10個大型礦床、11個中型礦床。其中,他們發現的遂昌金礦和青田鉬礦,從探明開採至今,20多年來一直是當地財政的主要來源。在這些找礦成果中,很多都是王敏耀第一個發現的關鍵線索,可是在最終的地質報告上,卻往往找不到他的名字。他對此很淡然,他説這個本來就是他份內的事情。

  在默默的堅守中,七隊中的一批批探礦人成長起來。2006年,國務院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地質工作迎來了“第二個春天”。堅守之後的重新出發,浙江省第七地質大隊已經站在先行者的跑道上。2006年以來,他們共找到了三個大型礦床,三個中型礦床,其中在麗水地區和遂昌縣找到的大型螢石礦,成為國家級氟化工原料基地。

  浙江省地質勘查局局長華宣奎説,正是因為當初保留了這支業務骨幹,所以才能在國家和浙江省重新恢復找礦之後立馬得以恢復,不僅如此,這些業務骨幹幾年來還陸續地培養出了大量的人才。

  現在,七隊的第三代、第四代地質人已經陸續成長起來,在這些80後、90後身上,同樣能感受到他們對地質事業的熱愛和堅守。他們説,搞地質是一件苦中有樂、樂中有苦的事情,他們現在感覺樂在其中。對於他們來説,最高的褒獎就是某某礦石是他們找出來的。

  一支隊伍,一種精神,一路傳承,在浙江省第七地質大隊幾代地質人身上,我們看到了他們對事業的忠誠和堅守。54年來,這個地質隊在“資源小省”浙江,共發現礦種57個,查明了13個大型礦床、20多個中型礦床,潛在經濟價值超過800億元。在為國家找大礦的同時,他們也我們奉獻了一座精神的富礦。

熱詞:

  • 央視網
  • 視頻
  • 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