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從悲壯走向豪邁的制勝法寶——寫在汶川特大地震4週年之際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1日 05: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今年2月,四川省政府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上宣佈,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已經勝利完成。4年來,四川人民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書寫了在廢墟上崛起的輝煌篇章。災後恢復重建的實踐證明,科學發展觀是指導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全面勝利的強大思想武器,以人為本是引領災區人民從悲壯走向豪邁的制勝法寶。

  尊重生命:奏響以人為本的時代強音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回顧抗震救災的生死考驗、恢復重建的艱辛歷程,尊重生命、關注民生、順應民意、依靠群眾,就像一個環環相扣的鏈條,勾勒出以人為本從理念到行動的實踐軌跡。其中,尊重人的生命、關心人的價值和權益貫穿始終,奏響了以人為本的時代強音。

  把搶險救人作為抗震救災的第一要事。突如其來的特大地震震不垮英雄的中國人民!震後不到半小時,胡錦濤總書記就作出救人的重要指示,“搶救人民群眾生命是首要任務”;不到2小時,溫家寶總理緊急飛赴災區,靠前指揮救人。災區各級黨委、政府第一時間迅速組織群眾奮起自救,各路救援大軍第一時間趕赴救災一線搜救群眾,從一座座廢墟中救出8萬多名群眾,從一個個與世隔絕的“孤島”山村中轉移出上百萬名受災群眾。“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用百倍努力,搶救每一條生命”。

  把確保群眾安危和健康作為第一要求。震後1小時四面八方就緊急向災區派出了醫療隊,在“黃金72小時”內實現了重災縣醫療救援的全覆蓋,同時安全有序地向全國20個省市轉送上萬名傷員;震後迅速建立省、市(州)、縣、鄉、村五級聯動衛生防疫機制,投入防疫人員1.6萬多人,確保了大災之後無大疫。針對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滑坡等衍生危機,及時組織數千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大規模排查、除險,對近2000座震損水庫、700多處震損堤防和上百座堰塞湖險情進行緊急排險,確保了災區群眾的生命安全。

  把安置好群眾生活作為第一任務。面對從災難中脫險的成千上萬的災區民眾,黨和政府關懷備至。破解臨時住所難題,發放帳篷126萬頂,搭建活動板房70多萬套,農村災區群眾的過渡安置不到3個月就提前完成;幫助災區群眾度過艱難期,對災區700多萬名受災群眾實行3個月臨時生活救助;給特困群體重點幫扶,20多萬名因地震災害失地的災區群眾,數千名因災造成的孤老、孤兒、孤殘人員,數萬個主要勞動力遇難或傷殘的特困家庭等,都得到了適當安置和關懷;為保證災民安全過冬,開展“暖冬”行動,為災區群眾送去棉被700多萬床、棉衣褲640多萬套、取暖用品80余萬件。

  實踐證明,高高奏響“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時代強音,就會産生強大的感召力、向心力,進而形成攻堅克難、奪取勝利的強大力量。

  關注民生:展現以人為本的時代風采

  民生優先、民生為重、民生重建,是四川災後恢復重建的最大亮點,其以貼近時代和群眾的特有意蘊,展現了以人為本的時代風采。

  把民生優先作為恢復重建的第一理念。堅持民生優先理念,就是堅持一切從群眾利益出發,一切為了讓群眾滿意,團結帶領災區人民儘快走出災害陰影,朝著美好的明天奮進。4年來,四川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直接領導下制定的“家家有房住、戶戶有就業、人人有保障、設施有提高、經濟有發展、生態有改善”的重建目標,成功解決了540多萬戶、1200多萬名城鄉居民的住房修建問題;妥善解決了20多萬名失地農民的異地安置問題,幫助170多萬名受災群眾實現就業;對因災導致的9524戶困難家庭,1449名孤老、孤兒、孤殘人員,2.7萬餘名地震傷殘人員從政策、制度和工作上給予了幫扶和救助;在142個受災縣高標準高質量地維修加固和重建了各類學校8283所、醫療衛生機構2292個,公路、水利、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超過災前水平。以民生為重的災後重建目標基本實現。

  把民生重建作為恢復重建的第一抓手。四川災後恢復重建創造了世界災後重建史上的奇跡,因而有發展型重建的“四川模式”美譽。其中,重視民生是恢復重建的“牛鼻子”。以民生重建為第一抓手,根據未來生産生活的長遠需要,把恢復重建與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與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結合起來,走全面提升和跨越發展之路,順利實現了“經濟有發展”的目標。2011年6個重災市(州)的地區生産總值、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震前2007年的1.95倍、2.39倍、1.7倍和1.75倍,災區基本生活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全面超過災前水平。

  實踐證明,只要我們堅持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標準,堅持民生無小事,恢復重建就能夠獲得最深厚的群眾基礎和最廣泛的社會支持。

  順應民意:彰顯以人為本的時代品質

  順應民意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堅持以人為本的內在要求。在災後恢復重建中順應民意,就是順應災區群眾加快建設新家園的期待,著力解決災區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把重建與發展結合起來,不斷提高災區群眾生活水平。順應民意,體現在四川災後恢復重建的全過程,彰顯了以人為本的時代品質。

  體現在民生重建的科學規劃上。無論災害評估還是功能分區,無論科學選址還是規劃編制執行,都著眼于把災後恢復重建與加快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結合起來,與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結合起來,與充分利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機遇和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産業轉移趨勢結合起來,從一開始就把科學規劃作為恢復重建的重中之重,力爭使各項重建工程經得起歷史、人民和實踐的檢驗。

  體現在民生重建的內容選擇上。堅持以人為本,統籌考慮災區群眾現在生活和未來發展,從解決受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出發安排重建的內容和時間次序。比如,震後四川啟動的第一批六大類265項恢復重建項目就與民生密切相關,包括學校、醫療衛生機構、廣播電視等公共服務設施和交通、供水、供電等先導型基礎設施項目,從而使人民群眾在重建一開始就看到了希望。

  體現在民生重建的項目設計上。在項目設計上,始終將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時保證群眾生活方便、生産發展。堅持尊重自然、保留民俗。如,打破“夾皮溝”,提高村莊佈局水平;突破“軍營式”,提高村落規划水平;不建“火柴盒”,提高民居設計水平,體現山水田園風光,突出地域民族特色。

  體現在民生重建的具體實施上。災後恢復重建的主體是生活工作在災區的廣大幹部群眾。四川在重建過程中十分注重發揮災區幹部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通過互幫互助、生産自救,用自己的雙手建設未來美好生活的新家園。

  體現在民生重建的最終檢驗上。災後恢復重建堅持以災區群眾滿意不滿意為檢驗標準。3年恢復重建,佈局井然有序,城鄉面貌一新,群眾安居樂業,實現了生産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對於這樣的新變化,老百姓概括為:“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堅固的是學校,最現代的是醫院,最滿意的是群眾”。

  實踐證明,只要我們堅持做到謀劃重建思路向群眾問計,化解重建矛盾聽群眾意見,改進重建措施向群眾請教,落實重建任務靠群眾努力,衡量重建成效由群眾評判,就能集中全社會的智慧和力量,奪取恢復重建的全面勝利。

  依靠群眾:豐富以人為本的時代內涵

  抗震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堅持以人為本、緊緊依靠群眾,以生動的實踐對以人為本作出了深刻詮釋,豐富了以人為本的時代內涵。

  把發揮群眾主體作用貫穿災後恢復重建全過程。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一旦被充分激發出來,就會形成推動社會發展的強大力量。一方面災區黨委政府堅持群眾“自主、自願、自治”,通過機制創新,把知情權、選擇權、管理權、實施權和監督權交給群眾,引導群眾成為重建決策的參與者、家園恢復的建設者、産業發展的主導者、災後重建的受益者。另一方面,災區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頑強拼搏,在廢墟上重建家園,在困境中創造奇跡。

  把發揚基層民主作為維護群眾權益的重要保障機制。面對巨災帶來的生命逝去、物質損失、心理損傷、社會關係斷裂,群眾對於參與重建家園、重構生活的渴望更加強烈。在恢復重建過程中,積極發揚基層民主,充分發揮村組議事會、監事會的作用,讓廣大人民群眾參與資金髮放、農房評估、規劃建設、建材組織等過程,充分運用群眾智慧,化解重建中的矛盾,為災後恢復重建提供了動力和保障。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充分發揮,群眾的權益得到有效保障,不僅有力推動了災後恢復重建,還大大增進了基層黨群幹群關係,夯實了黨執政的社會基礎和群眾基礎。

  把對口支援作為依靠群眾的強大社會基礎。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全方位展示了新形勢下依靠群眾的強大社會基礎,拓展了以人為本的時代內涵。響應中央號召,全國18個省市參與四川災區對口援建,一場動員範圍最廣、投入力量最大、建設速度最快的災後恢復重建全面展開,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對口支援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轉化為全國人民的共同行動,進一步深化了人們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

  實踐證明,堅持以人為本、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眾,是我們解決難題、戰勝災難的制勝法寶。

  (執筆:王 素 裴澤慶 王駿飛)

熱詞:

  • 科學發展觀
  • 災後恢復
  • 制勝法寶
  • 災區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