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圖文 >

梁光烈抵美訪問 強調中美不是零和博弈競爭對手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5日 09: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5ce3024c6188406392ec240875eaf55e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梁光烈上將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梁光烈4日抵達美國西部城市舊金山,開始對美國進行為期一週的正式訪問。這是中國國防部長時隔9年後再次訪美。

  梁光烈在機場發表書面講話,表示奧巴馬政府執政以來,中美關係總體呈現良好發展勢頭,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先後訪美,今年3月胡錦濤主席和奧巴馬總統在首爾核安全峰會再次會晤,達成重要共識,為中美關係發展注入新活力。

  梁光烈強調,中美關係過去40年的發展歷史表明,中美不是零和博弈的競爭對手,而是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兩國共同利益遠遠大於分歧。在當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下,中美擁有更廣泛的共同利益,兩國關係具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梁光烈同時指出,在兩國關係積極發展的背景下,中美兩軍關係總體也不斷向前發展。他此次訪美,目的就是進一步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進一步增進了解、加強互信、促進合作,推動中美兩國兩軍關係健康穩定地向前發展。

  據中國國防部通報,梁光烈在美期間將會晤美國政府領導人,與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舉行會談,並會訪問美國海軍聖迭戈基地、南方司令部總部、陸軍本寧堡、空軍第四戰鬥機聯隊、海軍陸戰隊第二特遣部隊和西點軍校,並將與美國“飛虎隊”老兵及家屬見面。

  早前中國國防部官員表示,梁光烈此次訪美,將就兩軍關係、國際和地區局勢等重大問題與美方進行戰略溝通。還將與美方就兩軍在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合作進行深入探討。

  梁光烈的主要隨行人員有瀋陽軍區司令員張又俠、海軍副司令員蘇士亮、空軍參謀長楊國海、第二炮兵參謀長高津、新疆軍區司令員彭勇等。

       【新聞觀察】中國防長九年首訪美

      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剛剛結束,中國防長又踏上訪美行程,媒體分析,梁光烈訪美,可被視做中國試圖將戰略與經濟對話舉行帶來的良好氣氛,繼續拓展到軍事交流領域,使中美關係真正踏上全方位、多領域、高層次的健康發展軌道上。

  梁光烈訪美:三個“之旅”

  中國國防部官員用三個“之旅”概括梁光烈訪美的目的:落實共識之旅;增進互信之旅;促進合作之旅。去年1月,胡錦濤主席訪美,與奧巴馬總統就推動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係達成共識。今年2月,習近平副主席訪美,中美合作夥伴關係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而梁光烈此次訪美,就是為了落實兩國元首重要共識和習近平訪美成果,推動兩軍關係健康穩定向前發展。

  中美軍事交流雖有起伏總體向前

  然而,作為中美關係中最為特殊和敏感的部分,中美軍事交流一直以來起伏不斷。2009年,中美高層軍事交流因美對臺軍售等問題中斷。2011年1月,時任美防長蓋茨訪華,對於經歷2010年低谷中徘徊的中美軍事交流起到改善作用。2011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訪美。推動建立21世紀第二個十年中美新型軍事關係。2011年7月,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邁克馬倫訪華,中美軍方達成五項共識,雙方將繼續致力於推進兩軍關係發展,並一致同意,中美兩軍將加強合作,以應對地區及全球性安全挑戰。

  中美軍事交流存“暗礁”

  中美兩軍要真正發展新型軍事關係,仍然面臨三大障礙:一是美售臺武器問題;二是美國艦機對中國近海實行大範圍、高強度的偵察;三是美國內歧視性法律問題,如一些法律限制對華高技術出口,限制兩軍交往領域等。現在,又面臨南海問題。

  梁光烈訪美:增互信 減誤判

  專家表示,目前中美兩軍關係發展滯後於兩國關係,梁光烈此次訪美可以在諸多問題上與美方進行溝通交流,有助於增加互信,消除雙方可能出現的誤解,進一步促進兩軍合作。

  美國防部:帕內塔將在梁光烈訪美後訪華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也透露,美國防部長帕內塔將在梁光烈訪美不久之後訪問中國。

       【媒體焦點】梁光烈訪美:中美展開軍事互動 

       梁光烈此行釋放了什麼信號?繼戰略與經濟對話後,又進行軍事互動,近期中美關係如此親近説明什麼?

  1、香港 中評社 正是時候 或談南海問題

  梁光烈此訪來得正是時候,因為中美之間最近發生的一系列事情,需要雙方高層及時溝通,以避免誤解、誤會和誤判。尤其軍事關係是中美總體關係的“短板”,中美關係有什麼風吹草動,最先受影響、最後恢復的往往是軍事關係。近期大國在亞太地區的安全戰略博弈令人關注,這使兩國軍方有必要進行某種“戰略再保證”。

  2、美國 《華盛頓郵報》 意義重大

  梁光烈訪美表明中美兩國軍事交流進入了恢復和緩和期。雖然中美之間在意識形態領域、政治經濟領域存在一定分歧,但這並不影響兩國的軍事交流。此前中國和美國因為南海問題、對臺軍售等問題産生了分歧,這並不利於兩國的長遠發展。美國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發達國家,而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美兩國如果能友好協商、互信互助,將有利於世界的穩定和地區的和平。

  3、國際在線 兩軍高層著意彌合分歧補齊“短板”

  專家分析認為,中國國防部長訪美意在化解疑慮。目前中菲黃岩島對峙仍在繼續,美國一直插手南海事務,還稱要以多邊方式解決爭端。而南海問題事關中國海洋權益與尊嚴,在此背景下,中美兩軍如何正確理性地看待對方,繼而推進彼此關係,是兩軍高層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此,有分析認為,審慎處理在西太平洋地區的關係是當前發展中美兩軍關係的關鍵。

  4、中國新聞社 中美軍方釋放友好信號

  有分析認為,梁光烈此訪是對去年初美國防長羅伯特•蓋茨訪華的回訪。去年1月,時任美國防長的蓋茨訪問中國,並參觀了解放軍第二炮兵司令部等一些重要軍事設施。不過,隨後美國宣佈對臺軍售,引發中方強烈反彈,兩軍關係也受到影響。此次梁光烈應邀訪美,顯示中美軍方發出試圖緩解這一趨勢的信號。

     中美近年軍事交流回顧:

       2009年 中美軍事交流因美對臺軍售中斷

  2011年1月 時任美防長蓋茨訪華

  2011年5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訪美

  2011年7月 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邁克馬倫訪華

熱詞:

  • 梁光烈
  • 零和博弈
  • 中美兩國
  • 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