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視頻]【走基層 在崗位】地鐵“空姐”:十米高臺“起降人生”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30日 16: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c9bc97cb5b86436097c8a861df4e5d60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湖北省武漢市在建的地鐵2號線,是我國第一條穿越長江的地鐵線路,經過近五年的建設,這條線路已經進入最後一公里的鋪軌階段。勞動節前夕,本台記者來到了武漢地鐵2號線廣埠屯鋪軌基地,帶大家一起認識這裡的龍門吊女司機,因為在十米高的駕駛室裏工作,她們被工友們親切地稱作“空姐”。

  范萍就是鋪軌基地裏四名“空姐”之一,第一次見到她時,她正開著龍門吊,一點點的往下放著軌排。

  龍門吊的駕駛室懸在10米高的半空中,面積不到兩平米,只能容得下一個人坐下。站在范萍的身後,我突然發現,軌排進入井口後,竟然消失在我們的視線中,完全看不見了,難道這就是“盲吊”?想著井下的工人,看著范萍嚴肅的表情,軌排還在往下放,我的心一下子懸了起來。

  10分鐘後,軌排穩穩地落在了地下20多米深處的軌道車上,我懸著的心也跟著放了下來。我很好奇,整整20多米的距離,一點都看不見,這“盲吊”的本事怎麼練成的呢?

  中鐵十一局吊車司機 范萍:聽清口令,口令如果不清楚的話就不能吊,不能有動作。但是我們因為長期溝通,有的時候有默契。

  當班班長 張化平:就是指望我們在下面指揮,下面不指揮都不行,那她怎麼看得見。

  原來,這需要井下的調度員和龍門吊司機特別默契的配合,稍有閃失,就可能砸著井下的工人。范萍告訴我,“盲吊”時間長了,自己也總結了一些小經驗,除了精神高度集中,仔細聽口令外,她還經常會去尋找參照物,這能讓自己心裏更有底。

  中鐵十一局吊車司機 范萍:那上面有一個“新”,然後旁邊有一個焊接點,有個焊縫,就放在這個位置,就是在這個平板的正中央。

  原來,在龍門吊橫樑上的大字,給了范萍啟示。“新”字下面就是地下施工現場右線的中央,正好可以對應軌道車的位置。

  中鐵十一局吊車司機 范萍:剛開始我不知道中途起勾不能停頓,然後我們一個老師傅,他就説這個吊鉤就不能停頓,要一次起到位。然後他教了我,我就覺得好像是這麼一回事。你看鋼絲繩在晃動啊(這意思是什麼?)意思是快到底了。

  因為廣埠屯鋪軌基地位於武漢市的主幹道上,為了儘量少的佔用城市路面,工地的寬度就剛剛夠兩台龍門吊正常運行。這樣一來,工人們在地面上架鋼筋、建軌排,范萍就開著龍門吊在工人們頭頂上方吊軌排;范萍手上的8個按鈕,一個方向盤,不僅指引著吊鉤上10噸重軌排的起降,也肩負著龍門吊下工友的安全。

  中鐵十一局吊車司機 范萍:還是有點緊張,有一點點緊張。因為這個豎井很高,要落很半天,然後,不知道,你心裏面沒個譜嘛,看不見。下班的時候,跑到那個井口看一下,底下是怎麼個設施,是怎麼佈置的。

  現在,范萍的技術是四個姐妹當中最好的。由於“盲吊”這活尤其需要耐心細緻,所以在地鐵工地上,龍門吊司機大多都是女性。目前,在范萍所在的地鐵2號線上,12名龍門吊司機全是女的。范萍説,開龍門吊就像繡花一樣,一針一線,一起一降,都不能亂。

  中鐵十一局吊車司機 范萍:那如果光我們在上面幹活,底下沒人,也幹不了;如果底下好多人,上面一個人沒有,也幹不了,是不是,是吧,互相配合嘛。我還經常跟他們開玩笑呢,他説他餓了,一上午沒吃啥呀,餓暈了。我説給你們空投一點食品呀,要不要啊。

  就這樣,不知是哪位工友先起的頭,給十米高臺上的龍門吊女司機們,起了個美麗的代號——“空姐”。

  中鐵十一局吊車司機 范萍:我説我們哪是空姐啊,學歷不夠,個子不夠,身高氣質都不夠,怎麼也跟空姐搭不上邊啊。

  范萍吊下的軌排,由軌道車運到位於長江隧道裏的鋪軌現場,再經過焊接、粗調、精調、澆混凝土等許多道工序後,才可算初步打通。地下的鋪軌工作是24小時不停歇的,這就意味著地面上龍門吊的工作也不能停。在廣埠屯鋪軌基地,4名龍門吊司機輪流倒班,每個班要連續工作12個小時。在當班的12個小時當中,除了上廁所,范萍是不能離開駕駛室的。初夏的武漢,我站在小小的駕駛室裏,不一會,就覺得悶熱難熬。駕駛室右邊玻璃上的泡沫板,擋住了大部分直射的陽光。

  中鐵十一局吊車司機 范萍:泡沫板是我自己弄的,曬得臉上都疼,遮一下,適當的遮一下,不能全遮,影響工作。

  12個小時裏,等待下一個吊裝任務的時候,只能一個人坐在小小的駕駛室裏,看著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唱自己喜歡的歌,打發時間。范萍説,在這樣的時候,她時常會想起在老家的女兒。

  中鐵十一局吊車司機 范萍:不能給她一個健康完整的童年。我現在沒有想到她會不會理解我,只要她還認識我,知道我是她媽媽,我就覺得很滿足了。

  10多年前,技校畢業的范萍分配到中鐵十一局,當起了龍門吊司機。西藏、雲南、陜西、遼寧,范萍參與建設的鐵路遍佈全國各地。常年漂泊的生活,讓她和4歲女兒見面的時間特別少。從去年遼寧盤錦疏港工地到今年武漢地鐵2號線鋪軌基地,2年多的時間,范萍只在家呆了一個晚上。

  中鐵十一局吊車司機 范萍:我説,歆怡,媽媽回來了。她不理我,然後我説那我是誰媽媽呀,她拍拍胸脯。我説你還知道我是你媽媽呀!我好高興啊!

  這一次是她第一次回到湖北老家,參與家鄉的地鐵建設。雖然離家近了,可繁忙的工作讓她還是很少能夠回家,我原以為范萍會隨身帶著女兒的照片,想的時候能拿出來看一看,可她身上卻一張也沒有。

  中鐵十一局吊車司機 范萍:我覺得我看了心裏會更難受,我不願意拿出來看。因為你想也回不去嘛,我就覺得乾脆最好不要有這些影像。想更痛苦,痛苦就受折磨。

  和范萍在一起時,我們發現她特別愛笑。工友們説,她是整個工地上的“開心果”。

  中鐵十一局吊車司機 范萍:高興也是一天,不高興也是一天;痛苦也是一天,快樂也是一天,笑比哭好。

  范萍説,在工地上修路架橋已經快要15年,可她從來都沒有走過自己修好的路,自己鋪成的橋。她希望等到武漢地鐵通車的時候,能夠帶著自己的女兒坐一坐自己在家門口參與修建的武漢地鐵。

  中鐵十一局吊車司機 范萍:原來修的那幾條鐵路,就是沒等它通車,我就到別的新的工地去了,就再也沒有機會坐自己修的鐵路。然後這個武漢地鐵,我想以後應該還是有機會來乘坐,因為它離家很近嘛,我想如果可能的話,我會帶上我的家人,一起來乘坐2號線地鐵。告訴他們,我參與了修建2號線,我是其中勞動者的一份子。我覺得我會心裏很高興,有那麼一點點小小的成就感。

       編輯:鄧喜婷

熱詞:

  • 央視網
  • 視頻
  • 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