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新聞臺 > 中國視頻 >

[每週質量報告]誰洩露了我的個人信息(20120429)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9日 13: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網絡電視臺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cb9b13847f9945e9837d6a40b81ebaf4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今日話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視頻資料

視頻資料

視頻資料

視頻資料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每週質量報告):共同打造高質量的生活,歡迎收看《每週質量報告》。不知道您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手機響了,接通卻發現是各種推銷産品或者服務的騷擾電話。有的來電不僅知道您的姓名住址工作單位,甚至知道您的房産、股票等私人財産信息。那麼很多人都會問,對方是怎麼知道我的電話號碼的,我的個人信息到底是如何洩露的呢?針對公眾關心的個人信息洩露問題,日前在公安部統一部署指揮下,四川、北京、河北、山西等20個省市公安機關開展了“打擊侵害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的專項行動。來看今天的記者調查。

  據公安部門介紹,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最基本的形式,就是各種以“私家偵探”、“討債公司”等招牌出現的所謂的“調查公司”。在四川警方前期的調查中,一家名為四川火眼精睛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的企業引起了警方的注意。記者注意到,這家企業工商營業執照核準的經營範圍為商務服務業,然而該公司的網站上不僅將公司名稱改為四川火眼金睛商業調查公司,業務範圍也擅自“擴容”到商業投資風險調查、僱員忠誠度調查、競爭對手調查,甚至還涉及法律訴訟方面的內容。據公司的負責人胡某交代,四川火眼精睛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實質上就是通常被稱為“私家偵探”的非法調查公司。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像胡某這樣打著商務服務的幌子,實際上從事“私家偵探”的公司非常多。記者在百度上輸入“私家偵探”四個字,搜到的相關結果竟然達746萬個。這些所謂的“私家偵探”社,註冊時都以“商務諮詢”或者“事務調查所”等模糊詞語為名,開展的業務卻以“婚外情調查”、“討債”等具體事宜為主。

  就在四川警方查獲火眼精睛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的同時,北京警方也對一家叫作華博天信的商務調查公司展開調查。記者注意到,這家公司一方面號稱“依法執業、規範保密、嚴謹務實”,同時卻又宣傳自己的主要經營項目是“婚姻不忠調查、債務清欠追討、財産背景調查、手機信息調查”。

  經過充分的調查取證後,北京警方當場抓獲犯罪嫌疑人劉某和王某。

  在這家公司,警方發現了大量的調查取證授權委託合同等。而據犯罪嫌疑人交代,就在被公安機關抓獲之前,自己剛剛還外出接了一單“生意”。

  隨後,警方在犯罪嫌疑人的相機中發現了劉某在首都機場偷拍的照片。除了單反相機、長焦鏡頭等設備外,警方還發現了一些密拍偷拍及竊聽設備。

  據犯罪嫌疑人王某交代,這些設備都是他們在受到委託進行追債或者調查時,用來秘密監視目標用的。就在警方們搜查證據的同時,犯罪嫌疑人的手機依然在不停地響

  據業內人士介紹,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私家偵探”,收集掌握大量的公民個人信息是先決條件,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千里眼”、“順風耳”,工作開展起來才能遊刃有餘。因此全國數以萬計的調查公司,無論規模大小,都會掌握一定量的公民個人信息,這個公民個人信息包括手機號碼、房産收入、車輛信息甚至婚姻狀況。那麼,這些調查公司又是從什麼渠道獲得如此大量的公民個人信息呢?

  在北京,就在警方查處華博天信商務調查公司時,犯罪嫌疑人王某使用的QQ上,還不時收到各種消息。記者注意到,這些信息除了普通的個人諮詢業務,還有不少名稱如“私人偵探聯盟”、“債務調查聯盟”等的QQ群發來的。在這些群消息中,對提供“銀行開戶資料”、“個人信用報告”、“犯罪記錄”等公民個人信息竟然明碼標價。

  犯罪嫌疑人王某介紹,這些所謂的“私人偵探聯盟”、“債務調查聯盟”,在業內被稱為“數據平臺”,這些“數據平臺”專門收集公民個人信息,然後或單條,或批量賣給“私家偵探”。目前絕大多數非法調查公司,都是通過這些“數據平臺”,來取得自己所需要的公民個人信息。而這些“數據平臺”,也已經在網絡上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公民個人信息買賣市場。

  據警方調查,這些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並拿來買賣的“數據平臺”,主要分佈的北京、四川成都、湖南長沙等城市。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這些“數據平臺”掌握的公民個人信息數量非常龐大,少則數百萬幾千萬條,多的竟然上億。在湖南長沙,就有一個專門從事數據倒賣的團夥,由於掌握的公民個人信息數量龐大,公然在網上打出招牌,號稱是“中國資源部”,大肆倒賣工商註冊、車主、富豪等各種信息。湖南警方得知這一線索後,迅速抽調精幹警力,對這個犯罪窩點進行秘密布控,並以最快速度對“中國資源部”的成員實施抓捕。

  記者注意到,這個所謂的“中國資源部”,辦公環境十分簡陋,僅有20幾平米。讓警方想不到的是,曾某使用的這臺電腦,儲存的公民個人信息數量非常龐大,竟然達400多G,1億五千萬條。其中僅湖南省移動機主信息就達3500萬條,而湖南省的常住人口近七千萬,平均兩個人中就有一人信息被盜。

  在這些販賣的數據庫中,一個名叫“二十萬浙江富豪信息數據”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打開這個文件夾,表格裏不僅清楚詳細的寫著富豪的名字,手機號碼,車牌信息,甚至還有身價財産,身價財産按照兩千萬,三千萬,一億以上幾個等級,標注的清清楚楚。

  據犯罪嫌疑人曾某交待,他的所謂“中國資源部”,不僅可以獲取普通車主、手機用戶、會所會員等數據信息,甚至連包括公安局、醫院、企業集團等單位的用戶數據,他也能拿到。

  那麼,像曾某這樣的“數據平臺”手中掌握的各類公民個人信息,流出的源頭又在哪呢?在這次公安部“打擊侵害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的專項行動中,四川警方就成功破獲了一起電信部門“內鬼”向外洩露客戶基本信息的案件。

  據四川警方調查,非法洩露公民個人信息的向某,是成都市金堂縣福興鎮中國移動營銷中心的工作人員。2011年以來,向某利用工作之便,私自先後至少10次向網名為“小熊諾亞”的陳某洩露客戶的手機和身份證號碼信息。

   據向某交代,陳某向他承諾,每從他這獲取一個手機機主信息,就可以給他50元費用。

  就在成都查獲身為電信部門工作人員的向某向外洩露公民個人信息的同時,北京、河北等省市警方也查獲一批非法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源頭,源頭“內鬼”涉及金融、電信、教育、醫療、國土、工商、民航等部門的內部工作人員。

  調查至此,侵害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的完整利益鏈條還原出來:一些國家機關、事業單位或企業內部工作人員,將在本單位登記的公民個人信息,竊取並販賣給專門收集信息的“數據平臺”;數據平臺又將收集來的公民個人信息,以單條或整體打包的形式,賣給所謂的“私家偵探”等商務調查公司;而那些掌握了公民個人信息的商務調查公司,或將信息以高價出售給客戶,或根據客人的需求,利用手中掌握的信息,從事非法調查,並賺取更大的利益。在這一過程中,大量的公民個人信息被當做商品進行流通,産業鏈的每一個環節都獲得了鉅額的利潤,而最終的受害者,則是每一個信息遭到洩露的普通公民。

  據公安部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公安機關共抓獲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1936人,挖出非法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源頭”44個,摧毀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的數據平臺和“資源大戶”161個,打掉從事非法討債、非法調查等的“調查公司”611個。

  警方調查中發現,目前在侵害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的利益鏈條上,各個環節的分工越來越細,交易越來越隱蔽,對於我們每個人的個人信息安全威脅則越來越大,損害也越來越嚴重。

  為了加大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力度,2009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七,在第253條中專門新增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其中規定: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將本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然而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近兩年,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的情況並沒有因此好轉。公安部門介紹,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侵害公民個人信息違法犯罪整個過程都是在互聯網上進行,隱蔽性強,且産業鏈長,因此打擊難度非常大。

  除了打擊難度大,法學專家認為,目前我國刑法儘管對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有了立法,但這項罪名的設計過於籠統,在實際操作中執行起來非常難,真正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並不多,難以達到震懾作用。

  專家認為,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僅靠公安部門嚴厲打擊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想徹底杜絕公民個人信息洩露,最根本的還是要控制好源頭。

  各種騷擾電話和垃圾短信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除了是一件煩心事之外,背後更為嚴重的是,我們的身份資料、甚至財産狀況等個人信息可能已經被盜取了,我們的個人信息安全已經受到了威脅。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已經新增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這無疑加大了對侵害個人信息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但是專家指出,目前的難點是對於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的取證工作有相當的難度,法律規定過於籠統,給執法尤其是定罪量刑造成了一定的困難,那麼,只有解決好這些問題,才能更為有效地打擊侵害個人信息的違法犯罪行為,更好地保護我們的個人信息安全。好,感謝收看《每週質量報告》,下周同一時間再見。

 

熱詞:

  • 央視網
  • 視頻
  • 點播